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試點工作專(zhuan) 題之九
上海交通大學以實施“活力團支部”工程為(wei) 載體(ti)
有效推進基層團建試點工作深入實施
為(wei) 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shu) 記提出的“兩(liang) 個(ge) 全體(ti) 青年”要求,上海交通大學正確把握青年學生的成長規律,以實施“活力團支部”工程為(wei) 主要載體(ti) ,充分運用新媒體(ti) 技術和手段,積極推進學校基層團建試點工作有效實施。
一、把握青年學生成長規律,實現基層團支部職能分層再設計
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需求,上海交大團委對各年級團支部的職能進行了明確分層定位,即:大一學生團支部以鞏固團員青年的思想建設為(wei) 主,重在增強團員意識,幫助他們(men) 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大二、大三學生團支部重在服務於(yu) 團員青年的能力培養(yang) 和素質提升;大四學生團支部重在構建服務學生就業(ye) 創業(ye) 平台,為(wei) 團員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二、依托“團組織生活改革基金”平台,凝練基層團支部活動品牌
創立於(yu) 1989年的“團組織生活改革基金”(簡稱“團改金”),是上海交大團委以主題團日為(wei) 基礎所創立的團組織生活品牌項目,校團委每年撥出十萬(wan) 元,麵向基層團支部的優(you) 秀項目給予資助獎勵。
1.堅持“明確流程,強化審議”的工作方式。建立完善校團委與(yu) 基層團支部直接對接的工作流程,由“校團委—基層團支部”兩(liang) 級聯動機製激活“校—院係—基層”三級架構;校團委設立審議中心,每個(ge) 基層團支部配備一名學生審議員,專(zhuan) 職負責團改金的審議、評估和考核工作。
2.堅持“我的組織生活我做主”的工作理念。設立團組織生活“時政、公益、文化”三類主題,供團支部自由選擇、自行設計規劃,形成“一團一品”的格局。
3.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工作方針。校團委搭建平台,鼓勵和支持團支部引入社會(hui) 化合作平台開展活動,拓展基層團支部視野,湧現出了“走進紫竹科技園區”、“與(yu) 瑞金醫院共建”、“知名校友返校交流”等一批高質量的團組織生活項目。
4.堅持“獎勵優(you) 秀,以評促建”的工作原則。根據《“團改金”評分細則》,每學期按主題類別、按活動開展時間分批次、分類別地舉(ju) 行“團改金”答辯會(hui) ,每年有將近300個(ge) 團支部獲得“團改金”獎勵,並通過“團改金”宣傳(chuan) 月、年度優(you) 秀“團改金”項目評選晚會(hui) 等平台,強化優(you) 秀團支部的榜樣引領作用。“團改金”活動有效地將團的組織生活與(yu) 團員自我發展的內(nei) 在需要相結合,創設出一個(ge) 鼓勵競爭(zheng) 和個(ge) 性發展的舞台,該活動現已覆蓋全校900多個(ge) 團支部、3萬(wan) 多名團員青年,每年都有400多個(ge) 團改金項目舉(ju) 辦,呈現出一大批優(you) 秀的團組織生活精品。
三、以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為(wei) 抓手,分層次培育青年學生骨幹
上海交通大學自2002年開始實施有規模、全方位的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程,構建了針對大學生骨幹的學生領袖精英培訓營、針對團幹部的青馬工程團幹部培訓班和針對新生團支書(shu) 的新生黨(dang) 團骨幹培訓班的學生骨幹培訓體(ti) 係。同時,依托“領袖精英培訓營”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通過理論學習(xi) 、體(ti) 驗式培訓、社會(hui) 實踐和誌願服務等環節,培養(yang) 具備學生領袖人格特質、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ang) 以及工作能力的傑出英才,至今已有800多名學生骨幹參加了貼身設計的精英課程培訓。
四、依托新媒體(ti) 技術和手段,提升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的有效影響力
立足於(yu) 打造多媒體(ti) 的校園文化傳(chuan) 播平台,為(wei) 青年學生提供豐(feng) 富的文化產(chan) 品和自主實踐的動感舞台,校團委成立了學生傳(chuan) 媒中心(Center of students’Network Media,簡稱CNM)。該中心不僅(jin) 開拓了網絡廣播電台、青年在線電視台,保持每周10小時的自辦廣播節目和每月5小時的網絡電視節目,內(nei) 容涵蓋校園生活、人物訪談、跨文化交流、高雅藝術等方麵,還編發了報刊《交大新視界》,中心網站成為(wei) 網絡電台、電視台和報紙三位一體(ti) 的綜合展示平台。CNM的校內(nei) 大型直播活動本著追逐第一時間、見證第一現場、呈現校園文化的使命,成為(wei) 交大校園文化速度和經典的風向標,至今已完成20餘(yu) 次重大活動的直播。
此外,CNM還配有傳(chuan) 媒領域的專(zhuan) 業(ye) 教師擔任指導老師,對每個(ge) 上崗學生進行專(zhuan) 業(ye) 培訓。自2003年創辦以來,CNM以其新穎的傳(chuan) 播手段、媒體(ti) 思想和節目風格,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交大學子通過這個(ge) 特殊的媒體(ti) 平台,用自己的專(zhuan) 業(ye) 和特長引領校園風尚,實現了團組織工作對團員青年的有效影響。
五、以擴大團組織的有效覆蓋為(wei) 抓手,優(you) 化基層團建格局
一是構建“多種模式,多元覆蓋”的組織網絡,在完善生活園區團組織、社團團組織的基礎上,建立延期畢業(ye) 生和未就業(ye) 學生團總支、研究生實驗室團組織等,並依托新型團支部開展主題攝影大賽、五星寢室風采大賽、大四告別“團改金”等活動。
二是積極搭建網絡互動平台,建設團旗飄飄、團幹部博客等網絡媒體(ti) 陣地,並在飲水思源BBS站開設SJTUyq(生活園區)版麵,實現服務學生“網上受理,網下處理”。
三是積極探索在“三區聯動”戰略背景下的區域性大團建格局,與(yu) 周邊街道社區、科技園區攜手開展基層團組織共建活動,並通過“思源計劃”、優(you) 秀學生掛職鍛煉等措施,延伸高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陣地。
四是製定完善《團改金手冊(ce) 》、《團支書(shu) 工作手冊(ce) 》等,形成條例清晰、有章可依的團支部工作規範管理體(ti) 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