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會(hui) 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hui) 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總結回顧2008年工作,研究部署2009年工作,努力推動青聯事業(ye) 實現新發展。
現在,我受主席會(hui) 議委托,向全國青聯十屆常委會(hui) 議作工作報告,請審議。
2008年工作回顧
2008年是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進程中很不尋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我們(men) 黨(dang) 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應對國際國內(nei) 多方麵嚴(yan) 峻挑戰,繼續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hui) 和諧穩定。在這一年裏,全國青聯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xi) 實踐科學發展觀,高舉(ju) 愛國主義(yi) 和社會(hui) 主義(yi) 旗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鞏固和壯大青年愛國統一戰線,團結引導各族各界和海內(nei) 外中華青年投身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各項工作實現了新的發展。
一、加強引導,團結教育青年取得紮實成效
一年來,我們(men) 把學習(xi) 黨(dang) 的十七大精神作為(wei) 首要政治任務,著力加強對青年的理論武裝、愛國主義(yi) 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進一步鞏固了各族各界青年共同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
1.舉(ju) 辦黨(dang) 的十七大精神係列學習(xi) 活動。抓住全國青聯常委會(hui) 、新增補委員見麵會(hui) 、紀念全國青聯成立59周年委員活動日、全國青聯委員國情考察活動、海外學人回國創業(ye) 周等契機,邀請中央有關(guan) 部委領導和專(zhuan) 家學者舉(ju) 行多場專(zhuan) 題報告會(hui) 、宏觀形勢報告會(hui) 、區域發展研討會(hui) 等,引導廣大青年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的認識,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nei) 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的認識,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理想信念。遼寧、黑龍江、山西、吉林、中央直屬機關(guan) 等青聯廣泛開展省情考察、座談會(hui) 、報告會(hui) 等形式多樣的學習(xi) 活動,把理論學習(xi) 不斷引向深入。
2.開展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各界青年認真學習(xi) 胡錦濤總書(shu) 記在紀念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3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舉(ju) 辦多場改革開放30年成就報告會(hui) ,引導廣大青年充分認識改革開放的偉(wei) 大成就,深刻領會(hui) 改革開放30年的寶貴經驗,堅定不移地擁護支持、踴躍投身改革開放偉(wei) 大事業(ye) 。組織青聯委員到廣東(dong) 、浙江等地開展國情考察,到中科院、航天五院開展科技考察。浙江、天津、貴州、青海青聯舉(ju) 辦的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青年群英會(hui) 、青年論壇等活動豐(feng) 富多彩,在廣大青年中樹立了“我與(yu) 祖國共奮進”的鮮明導向。
3.加強愛國主義(yi) 和民族團結教育。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yi) 祖國觀、民族觀和宗教觀教育,引導青年熱愛祖國,自覺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組織青聯委員、中青科協會(hui) 員參觀“西藏今昔”大型主題展覽,幫助大家了解西藏的曆史與(yu) 現狀、黨(dang) 的政策。西藏青聯啟動了“反對分裂、維護穩定,促進發展”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全區廣大青年深入揭批達賴集團,積極開展反分裂鬥爭(zheng) ,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新疆、內(nei) 蒙古、寧夏、廣西青聯大力開展民族團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唱響了各族青年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團結進步之歌。
二、發揮優(you) 勢,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一年來,我們(men) 圍繞黨(dang) 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注重發揮各族各界青年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青年為(wei) 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hui) 和諧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1.踴躍投身救災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發動青聯委員通過捐款捐物、誌願服務等方式,投身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鬥爭(zheng) 一線。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全國青聯動員委員向受災地區捐款4400餘(yu) 萬(wan) 元,捐贈各類物資近500萬(wan) 元;與(yu) 中組部共同選派20名特需急需的高層次專(zhuan) 業(ye) 人才奔赴受災前線;組織百餘(yu) 名委員赴四川災區開展“攜手心相連,共築新希望”主題活動,通過愛心結對、慰問演出、援建希望小學、提供就業(ye) 崗位、義(yi) 務擔任災區旅遊景點形象大使等形式,為(wei) 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作貢獻。四川、重慶、貴州、雲(yun) 南、陝西、甘肅、湖南青聯組織動員廣大青年踴躍捐款獻血、開展誌願服務;其他地方青聯通過捐款捐物、組派青年醫療衛生服務隊、義(yi) 演義(yi) 賣、無償(chang) 獻血等方式,積極參與(yu) 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
2.積極服務北京奧運會(hui) 、殘奧會(hui) 。受北京奧組委的委托,聯合有關(guan) 單位舉(ju) 辦奧林匹克青年營,來自世界各地的800餘(yu) 名青年開展了參觀考察、才藝展示、交流聯誼等活動,加深了相互了解,結下了深厚友誼。全國青聯有關(guan) 界別舉(ju) 辦了“北京奧運與(yu) 中國傳(chuan) 媒發展”主題論壇、“奧運遺產(chan) 與(yu) 中國教育”座談會(hui) 等活動,積極挖掘奧運精神對各項事業(ye) 發展的促進作用。北京青聯積極參與(yu) 體(ti) 育競賽、火炬傳(chuan) 遞、新聞宣傳(chuan) 和誌願服務等工作,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和青聯組織的風采。
3.不斷深化青年人才工作。舉(ju) 辦第18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頒獎活動,組織“十傑”青年做客央視國際、走進中學校園,進一步發揮青年榜樣示範引導作用。開展第19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青年科學家獎、軟件行業(ye) 傑出青年評選活動,樹立了一批青年典型。協同中組部選派115名博士服務團成員,引導高層次青年人才為(wei) 西部及革命老區發展獻計出力。紮實推進“培養(yang) 計劃”,選派西部地區、民族地區的青年幹部到東(dong) 部沿海地區掛職鍛煉。開展民族地區鄉(xiang) 鎮青年幹部學習(xi) 考察活動,幫助他們(men) 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上海、山東(dong) 、浙江、湖北、江西、中央國家機關(guan) 、民航等青聯廣泛開展了傑出青年評選表彰活動,重慶青聯還舉(ju) 辦了以“統籌城鄉(xiang) 發展與(yu) 擴大改革開放”為(wei) 主題的青年人才論壇,河北青聯成立了農(nong) 業(ye) 科技誌願服務團,青年人才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4.大力推進青年科技創新活動。以“創新創業(ye) 、報效祖國”為(wei) 主題,舉(ju) 辦2008海外學人回國創業(ye) 周活動,吸引了來自13個(ge) 國家的200餘(yu) 名高層次海外學人參加。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等重大戰略,舉(ju) 辦百名IT青年精英論壇、青年創新論壇等活動,組織青年科技人才建言獻策。舉(ju) 辦科技列車行活動,組織近百名科技工作者赴貴州開展科技服務。河南、海南、中央企業(ye) 青聯通過開展青年創新軟件設計大賽、創新論壇、焦點網談、科技創新活動月、技能創新大賽等形式,幫助青少年增強創新意識和能力。
5.積極開展促進社會(hui) 和諧活動。“服務青少年月”期間,組織醫藥衛生界委員和青年醫務工作者赴革命老區開展送醫、送藥、送知識活動,組織文藝界委員慰問孤殘兒(er) 童。組織全國青聯誌願者藝術團赴四川、浙江、寧夏、廣西慰問演出。組織全國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開展國情、民情考察活動。江蘇青聯的“愛心牽手成長”、安徽青聯的青年誌願服務團 “三下鄉(xiang) ”等活動,為(wei) 促進農(nong) 民工子女健康成長、幫助困難群眾(zhong) 改善生活貢獻了力量。
三、抓住契機,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工作邁上新台階
一年來,我們(men) 貫徹中央關(guan) 於(yu) 港澳台工作的一係列方針政策,抓住舉(ju) 辦北京奧運會(hui) 、殘奧會(hui) 和台灣局勢出現重大積極變化帶來的契機,推動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工作深入發展。
1.青年學生交流進一步活躍。以“心手相牽,振興(xing) 中華”為(wei) 主題,舉(ju) 辦第三屆兩(liang) 岸青年聯歡節,2002名台灣學生在湖北、福建、廣東(dong) 、湖南、海南、貴州參加了“荊楚文化之旅”、“海峽西岸行”、“粵湘文化之旅”專(zhuan) 列、“天涯攜手、青年同心”、“多彩貴州行”等活動。以迎接奧運為(wei) 主題,舉(ju) 辦同心同根萬(wan) 裏行、心係奧運青少年交流直通專(zhuan) 列、粵港青少年迎奧運倒數200天等活動,邀請港澳青少年來內(nei) 地觀看升旗儀(yi) 式、參觀奧運場館,組織內(nei) 地和台灣青年學生赴港參加火炬傳(chuan) 情匯香江、心係奧運中華青年大聯歡等活動。以民族情緣為(wei) 主題,舉(ju) 辦“京港同心——領會(hui) 之旅”、“紅色之旅”、“海外傑青匯中華”、“愛我中華”兩(liang) 岸四地青年大會(hui) 聚、兩(liang) 岸校園歌手邀請賽等活動,增強了港澳青年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增進了台灣青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對祖國的歸屬感。
2.青年代表人士培養(yang) 工作進一步深化。在福建舉(ju) 辦第六屆海峽青年論壇,來自兩(liang) 岸和港澳地區的200多名專(zhuan) 家學者、青年企業(ye) 家以“創意·創業(ye) ——區域經濟中的青年力量”為(wei) 主題開展了對話、交流。與(yu) 香港青年協會(hui) 合作舉(ju) 辦第三期《香港200》優(you) 秀中學生(領袖)培訓班, 200多名香港中學生在廣東(dong) 深圳、東(dong) 莞、廣州等地親(qin) 身感受了祖國悠久的曆史文化和改革開放的偉(wei) 大成就。在北京大學舉(ju) 辦第二期“兩(liang) 岸菁英總裁營”,40名台灣上市、上櫃公司總裁和全國青聯企業(ye) 界委員共同學習(xi) 生活,聽取知名學者講座,開展了企業(ye) 考察、項目洽談等活動。在廣東(dong) 東(dong) 莞舉(ju) 辦全國青聯港澳委員活動日,開展了學術報告會(hui) 和聯誼交流等活動。
3.青年社團合作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舉(ju) 辦“兩(liang) 岸青年社團負責人圓桌會(hui) 暨2008年兩(liang) 岸青少年交流項目推介會(hui) ”,50家兩(liang) 岸青年社團就重點交流項目進行推介和交流,初步建立了年度工作協調機製。啟動內(nei) 地青聯幹部赴港交流培訓項目,選拔40名基層青年幹部赴香港學習(xi) 培訓。接待香港青年聯會(hui) 、澳門青年聯合會(hui) 、台灣青商總會(hui) 等32個(ge) 青年社團的拜會(hui) 和來訪,進一步密切了與(yu) 港澳台青少年社團的聯係。
2008年,我們(men) 共接待港澳來訪團組68個(ge) ,港澳青少年8230人次;派出內(nei) 地團組52個(ge) ,青少年1405人次。共接待台灣來訪團組34個(ge) ,青少年2758人,其中在校學生2380人,青年代表人士378人;派出大陸訪問團組11個(ge) ,共158人。
四、夯實基礎,青聯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
一年來,我們(men) 著力加強組織建設和委員隊伍建設,青聯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1.切實加強委員隊伍建設。規範青聯常委、委員的遴選機製,加強新委員入會(hui) 教育。舉(ju) 辦新增補委員見麵會(hui) 暨青聯之友聯誼會(hui) 交流聯誼活動,促進新老委員交流,增進新委員對青聯組織的了解和認同。在紀念全國青聯成立59周年之際開展委員活動日,增強了青聯組織的凝聚力和委員的歸屬感。廣泛開展青年學習(xi) 講壇活動,幫助委員加深對基本國情、形勢政策的認識和了解。
2.大力開展青聯幹部教育培訓。深入開展學習(xi) 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引導青聯幹部自覺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與(yu) 中央統戰部聯合舉(ju) 辦培訓班,近200名青聯幹部參加了學習(xi) 培訓。
3.積極推進活躍界別工作。各界別按照界別工作製度要求,舉(ju) 辦了“金融海嘯·經濟發展·中國動向”學習(xi) 報告會(hui) 、“科技與(yu) 金融講座”、“金融危機下的中國企業(ye) 海外利益保護”等活動,參加活動的京內(nei) 外委員和有關(guan) 方麵人士有1400多人次,產(chan) 生了廣泛影響。
4.認真做好提案、建議工作。組織青聯委員圍繞國家發展的重大問題谘政建言,為(wei) 黨(dang) 政有關(guan) 部門決(jue) 策提供了依據和參考。開展金融危機形勢下青聯委員思想動態調研,及時反映他們(men) 的意見和建議。
2008年,青年國際交流工作實現了新的發展,呈現出層次高、規模大、領域廣、效果實的鮮明特點。一是配合國家總體(ti) 外交,以對外交流促進國家關(guan) 係發展。成功舉(ju) 辦“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動,組派大規模青年代表團訪問德國、韓國等。二是貫徹落實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有關(guan) 指示,開展大型交流活動。與(yu) 英方簽署“中英400青年交流計劃”諒解備忘錄,接待首批英國百名青年代表團訪華;開展中印、中巴百名青年互訪活動;邀請41個(ge) 非洲國家的青年代表來華訪問;繼續舉(ju) 辦東(dong) 盟青年幹部培訓班、“中越青年友好會(hui) 見”活動;深入實施對澳大利亞(ya) 、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的友好交流項目。三是積極參與(yu) 世界青年事務,紮實推進青年創業(ye) 、教育等領域的國際合作項目。派代表參加聯合國、APEC青年營、歐洲青年論壇等全球性和區域性國際組織舉(ju) 辦的有關(guan) 活動,不斷擴大中國青年組織的國際影響。一年來,我們(men) 共組派出訪團組81個(ge) ,2568人次,其中基層青年工作幹部360人;接待進國團組51個(ge) ,3618人次。
同時,我們(men) 也清醒地認識到,青聯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應對新形勢新挑戰的辦法不多,團結引導青年的有效性和維護廣大青少年合法權益等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服務、培養(yang) 青年人才的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青聯組織的覆蓋麵和凝聚力還有待提高等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men) 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研究並逐步加以解決(jue) 。
各位常委,同誌們(men)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men) 更加深切地感到,青聯事業(ye) 的發展,歸功於(yu) 黨(dang) 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離不開各會(hui) 員團體(ti) 的通力協助和廣大青聯委員的積極參與(yu) ,凝結著各級青聯幹部付出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們(men) 向各級黨(dang) 委政府、各會(hui) 員團體(ti) 和廣大青聯委員、青聯幹部表示衷心的感謝!
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全國青聯成立60周年。青聯事業(ye) 發展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men) 一定要繼承和發揚優(you) 良傳(chuan) 統,把青年愛國統一戰線鞏固好、發展好,把青聯的獨特優(you) 勢運用好、發揮好,不斷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凝聚人心、增添力量。
今年,全國青聯工作總的要求是:認真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hui) 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全麵落實團十六大和十六屆二中全會(hui) 的有關(guan) 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舉(ju) 愛國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旗幟,積極推動科學發展,努力促進社會(hui) 和諧,竭誠服務青年成長,著力加強自身建設,廣泛團結凝聚各族各界青年為(wei) 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新勝利作出新貢獻。
一、用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教育引導各族各界青年
各級青聯組織要按照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的要求,針對不同領域、不同界別的青年,積極探索有效的教育引導途徑和方式,堅定青年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理想信念。
1.加強理論武裝。引導青年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武裝頭腦,深入學習(xi) 、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yi) 、基本內(nei) 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引導青聯委員善於(yu) 用科學發展觀分析和判斷問題,把握發展機遇,應對各種挑戰。積極推進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努力在青年知識分子中培養(yang) 一批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
2.加強共同理想教育。圍繞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五四運動90周年,深入開展“我與(yu) 祖國共奮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青年深入了解新中國60年走過的光輝曆程,充分認識改革開放30年的偉(wei) 大成就和寶貴經驗,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成才報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
3.加強形勢政策教育。舉(ju) 辦形勢報告會(hui) 、政策宣講會(hui) 、國情考察等活動,引導青年正確看待改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困難和問題,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國際國內(nei) 形勢的正確分析判斷上來,把力量凝聚到貫徹落實中央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上來。充分發揮青年典型的示範導向作用,引導廣大青年認清形勢、堅定信心、艱苦創業(ye) 。
4.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以愛國主義(yi) 和民族團結為(wei) 重點,繼續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yi) 祖國觀、民族觀和宗教觀教育。做好“各族青年團結進步獎”評選表彰工作,引導各族青年更加珍惜和維護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麵。
二、動員青年為(wei) 保持經濟社會(hui) 平穩較快發展作貢獻
今年有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同時也是蘊含著重大機遇的一年。各級青聯組織要按照中央的決(jue) 策部署,凝聚青年共識,集中青年力量,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貢獻。
1.著力開發青年人才資源。要認識和把握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海外高層次人才資源重新配置帶來的機遇,把配合有關(guan) 部門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作為(wei) 青年人才工作的重點,加強與(yu) 高層次海外學人社團、海外人才和有關(guan) 部門的聯係,發揮好牽線搭橋的作用。深化海外學人回國創業(ye) 周活動。深入開展“博士服務團”和“科技之光”青年科技專(zhuan) 家服務活動,引導高層次青年人才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服務基層中發揮作用。深化“培養(yang) 計劃”和民族地區青年幹部學習(xi) 考察活動,加強對民族地區青年人才的教育培養(yang) 。
2.不斷深化青年科技工作。深入實施青年科技創新行動,舉(ju) 辦青年科學家進校園、青年創新論壇、百名IT青年精英論壇等活動。組織青年科技人才積極參與(yu) 企業(ye) 技術攻堅,引導企業(ye) 青年投身企業(ye) 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實踐。繼續舉(ju) 辦“十大傑出青年”、“青年科學家獎”、“軟件行業(ye) 傑出青年”等評選表彰活動,注重培養(yang) 、選拔和宣傳(chuan) 青年創新人才,努力營造尊重創造、鼓勵創新的社會(hui) 氛圍。
3.積極促進社會(hui) 和諧穩定。組織全國青聯誌願者藝術團赴老少邊貧地區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一線開展慰問演出活動。動員青聯委員履行社會(hui) 責任,積極參加扶貧濟困、醫療義(yi) 診、法律援助等活動。繼續舉(ju) 辦全國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學習(xi) 考察團。及時了解、準確把握青年思想動態,引導青年理性表達利益訴求,自覺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
三、竭誠為(wei) 青少年成長發展服務
各級青聯組織要強化服務理念,在就業(ye) 創業(ye) 、學習(xi) 成才、權益維護等方麵為(wei) 青年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
1.全力促進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把促進青年就業(ye) 創業(ye) 作為(wei) 當前服務青年的重中之重,動員廣大青聯委員為(wei) 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提供資金、信息、技術、項目等方麵的支持。號召有條件的青聯委員建立青年就業(ye) 創業(ye) 見習(xi) 基地,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青年農(nong) 民工等提供學習(xi) 實踐機會(hui) 。建立青年創業(ye) 導師隊伍,大力培養(yang) 青年創業(ye) 帶頭人。建立青年科技專(zhuan) 家服務團,為(wei) 青年學用科技提供幫助。
2.積極引導青少年成長成才。實施“青春導航”行動,組織青聯委員長期、定點聯係班級、生產(chan) 班組或社區等基層單位,與(yu) 青少年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幫助青少年進行職業(ye) 生涯設計。
3.代表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探索建立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製度性安排,注重發揮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青聯界別政協委員的作用,調動青聯委員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其他界別委員代表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積極性。組織青聯委員走進青年,掌握、反映青少年的利益訴求。完善青聯委員提案工作機製,為(wei) 黨(dang) 政部門決(jue) 策獻計出力。
4.熱忱服務困難青少年群體(ti) 。深化“伴你成長”青聯委員與(yu) 四川地震災區青少年愛心結對行動。動員青聯委員幫助困難青少年群體(ti) 解決(jue) 一些實際問題。
四、大力推進與(yu) 港澳台青少年交流
(略)
五、切實加強青聯組織自身建設
各級青聯組織要主動適應時代發展和青年變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自身建設提高到一個(ge) 新水平。
1.加強組織建設。加大對地方青聯的指導力度,完善組織體(ti) 係。加強對會(hui) 員團體(ti) 的規範管理和工作指導,推動會(hui) 員團體(ti) 之間的交流與(yu) 合作。加強對青年自組織的聯係和引導。擴大對新階層青年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加強青聯秘書(shu) 處建設、工作製度建設和陣地建設,強化青聯工作的基礎保障。
2.加強隊伍建設。優(you) 化委員隊伍結構,注重吸收在生產(chan) 生活中能夠聯係帶動大批普通青年的優(you) 秀青年,不斷增強委員的代表性。注重發揮常委的模範帶頭作用,引導青聯委員努力學習(xi) 、嚴(yan) 格要求,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ang) ,講操守、重品行、作表率。加強對青聯幹部的教育培養(yang) ,培養(yang) 造就一支政治堅定、素質過硬、作風紮實的青聯工作隊伍。
3.加強文化建設。繼承發揚“愛國、團結、進步”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進一步加強青聯組織文化建設。認真總結青聯發展曆程和曆史經驗,把握遵循青聯工作規律,推動新時期青聯事業(ye) 健康發展。
各位常委,同誌們(men) ,麵對機遇和挑戰的考驗,麵對事業(ye) 和使命的召喚,我們(men) 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誌為(wei) 總書(shu) 記的黨(dang) 中央周圍,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紮實奮鬥,共克時艱,以優(you) 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
(2009年3月25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