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少工委六屆三次全委會(hui) 經驗交流之五
加強活動設計 創新活動機製 努力增強少先隊活動課程的教育效果 山西省少工委
2011年,山西省少工委圍繞落實少先隊組織根本任務,灌輸培養(yang) 少年兒(er) 童對黨(dang) 和社會(hui) 主義(yi) 祖國的樸素感情,按照全隊的統一部署,抓活動創新,抓普遍動員,抓基礎建設,深入推進“紅領巾心向黨(dang) ”主題教育活動,以此推動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一、運用藝術時尚情感元素,創新少先隊活動設計
1.探索思想教育活動有形化、時尚化。針對青少年追隨和引領時尚的特點,以“紅領巾心向黨(dang) ”為(wei) 主題,設計推出“紅色傳(chuan) 遞”活動。采取實物、網絡、手機三種形式,通過現場傳(chuan) 遞國旗、黨(dang) 旗、團旗、隊旗儀(yi) 式,利用網絡動漫、手機彩鈴、短視頻等時尚元素,把黨(dang) 團隊相銜接的組織意識教育有形化。莊嚴(yan) 神聖的宏大場麵、手手傳(chuan) 遞的巨幅旗幟、鏗鏘有力的激昂音樂(le) 、激動人心的授旗寄語,少先隊員爭(zheng) 相跳躍觸摸旗幟,現場氛圍使老師和家長也深受感染。“紅色傳(chuan) 遞”簡便易行、感染力強,從(cong) 城市社區到邊遠山村,通過互聯網、手機、電視等媒介,吸引了廣大少年兒(er) 童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參與(yu) 和關(guan) 注,央視《新聞聯播》予以報道。
2.堅持思想教育活動生活化、大眾(zhong) 化。將“紅色傳(chuan) 遞”活動納入少先隊新隊員入隊儀(yi) 式議程,設計隊前教育標準化課程,統一在建隊紀念日集中舉(ju) 行入隊儀(yi) 式。運用情感元素,創新少先隊入隊儀(yi) 式,注重精神內(nei) 涵,形成一個(ge) 標準化儀(yi) 式教育的過程。同時,邀請新入隊兒(er) 童的家長全程參與(yu) 入隊儀(yi) 式,見證孩子成長的光榮時刻;組織新隊員與(yu) 家長在隊旗下拍攝全家福,記錄孩子成長的足跡。通過參加全省統一的少先隊入隊儀(yi) 式,增強了隊員的組織意識和榮譽感、神聖感,也增強了學校和家長對少先隊的價(jia) 值認同和重視程度。
3.推動思想教育活動兒(er) 童化、地方化。去年,落實全隊“紅領巾心向黨(dang) ”六個(ge) 一活動和“六一”“十一三”集中活動統一部署,根據山西實際,還設計開展了學、訪、傳(chuan) 、唱等一係列活動。圍繞學習(xi) 黨(dang) 史故事,開展“學黨(dang) 史、讀經典”活動,推廣閱讀紅色經典書(shu) 籍,舉(ju) 辦知識競賽;圍繞尋訪黨(dang) 史紀念地,開展“紅色山西大尋訪”,組織少先隊員尋訪武鄉(xiang) 八路軍(jun) 總部、陽泉中共第一城等省內(nei) 1200多處紅色遺跡;普遍開展國旗、黨(dang) 旗、團旗、隊旗傳(chuan) 遞活動,現場和網絡參與(yu) 的少年兒(er) 童達300餘(yu) 萬(wan) 人次;開展“唱支紅歌給黨(dang) 聽”活動。借鑒孩子們(men) 喜聞樂(le) 見的漂流瓶,設計製作600本精美的《少先隊漂流冊(ce) 》,沿119條漂流線路,在全省萬(wan) 餘(yu) 所中小學校的300萬(wan) 名少先隊員中接力傳(chuan) 遞,傳(chuan) 播“紅色傳(chuan) 遞”十個(ge) 一、爭(zheng) 當“四好少年”等內(nei) 容知識,傳(chuan) 遞少先隊組織積極向上、溫暖友愛的情感理念,聯係凝聚廣大少先隊員。
二、運用互聯網等新媒體(ti) 手段,推動活動普遍開展
1.建立全覆蓋的快速動員機製。以山西少先隊網站為(wei) 基礎,建立全省11189名學校大隊輔導員信息庫,開發少先隊工作者QQ群、輔導員QQ群、手機短信平台,形成了全省少先隊信息化快速動員機製,使重點工作部署能在10分鍾內(nei) 直達基層一線全體(ti) 萬(wan) 餘(yu) 名大隊輔導員和300多名市縣少工委幹部,推動各項重點工作和活動努力實現迅速行動、步調一致,全體(ti) 動員、全員參與(yu) 。
2.加強實時互動和過程指導。通過QQ群發動各級少先隊工作者、骨幹輔導員工作隊伍和基層一線輔導員實時互動,解答疑問,交流探討,指導工作,掌握進度。製作了“紅領巾心向黨(dang) ”專(zhuan) 題網頁,製作“紅色傳(chuan) 遞”、入隊儀(yi) 式的標準操作手冊(ce) 和視頻示範,提供基層下載使用。還建立了“紅領巾心向黨(dang) ”活動督查通報機製,督導各地普遍持續開展活動。
三、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探索隊會(hui) 課程化發展道路
1.規範學校少先隊基礎建設。編寫(xie) 了《學校少先隊標準操作手冊(ce) 》,對少先隊組織設置、陣地建設,文化禮儀(yi) 、標識標誌和中隊活動等,逐條逐項作出規範,已在全省1000所學校試行,進一步完善後將在全省推廣使用。
2.開展中小學隊會(hui) 課程化試點。在省會(hui) 開展試點,爭(zheng) 取太原市教育局支持,係統規劃中小學班、團、隊會(hui) ,落實中小學課程設置中至少兩(liang) 周1課時的少先隊活動時間,編寫(xie) 課程化手冊(ce) ,在全市600所學校推廣。下一步,將在太原市各區縣推進試點。
3.完善激勵保障機製。規範了市縣少工委全委會(hui) 製度,建立了縣級少工委每月召開輔導員例會(hui) 製度。建立了輔導員聯合聘任製度,每年由縣級團委、教育局、少工委聯合發文聘任學校少先隊輔導員。還聯合省勞動競賽委員會(hui) 為(wei) 全省十佳少先隊輔導員授予“五一勞動獎章”,為(wei) 100多名優(you) 秀輔導員記二等功。省少工委對11個(ge) 市的工作進行年度現場觀摩考評,考核排名文件報送各市黨(dang) 委分管領導,並對前5名的市級少工委給予工作經費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