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才,朱之鑫主任為(wei) 我們(men) 做了一場精彩報告,並和委員們(men) 進行了互動交流。朱之鑫主任在報告中以權威的內(nei) 容、豐(feng) 富的信息和準確的判斷,為(wei) 我們(men) 清晰地勾劃出一幅中國經濟發展的“路線圖”。更重要的是,報告體(ti) 現了科學的方法論和思維方式,為(wei) 我們(men) 理性、客觀地觀察分析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樹立了榜樣,相信大家聽了以後大有收獲。
我完全讚同朱之鑫主任的觀點。我認為(wei) ,在經濟領域,方法比結論更重要。這是因為(wei) 麵對動態變化的經濟形勢,任何結論的正確性、時效性都是相對的,隻有科學的方法論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換句話說,對我們(men) 來說,精妙的分析結論是“金”,很寶貴,但往往隻能用於(yu) 一時一地;科學的分析方法才是“點金術”,在我們(men) 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持久的意義(yi) 。
下麵,我想結合對之鑫主任報告的學習(xi) 理解和自己平時的學習(xi) 觀察,就觀察分析宏觀經濟形勢的方式方法談一點兒(er) 自己的認識和體(ti) 會(hui) ,和委員們(men) 交流,供大家參考。
第一,在觀察分析中,我們(men) 應當注重把技術分析和製度分析結合起來
大家知道,技術分析和製度分析是經濟學中兩(liang) 類基本的分析方法。技術分析主要是指以市場行為(wei) 為(wei) 研究對象,運用各類工具、模型進行推導、闡釋和預測的方法。製度分析則是將法律、政策等製度作為(wei) 內(nei) 生變量來分析經濟形勢的方法。這兩(liang) 種方法是相輔相成的。在目前“學科細化”的背景下,由於(yu) 製度分析對跨學科知識素養(yang) 要求較高,國內(nei) 外學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重技術分析、輕製度分析”的現象。我個(ge) 人認為(wei) ,學界未能準確預測此次金融危機的關(guan) 鍵就在於(yu) 將注意力過多地放在了技術分析上,沒有對製度分析給予應有的重視。比如說,不久前,英國的頂級經濟學家聯名向英國女王寫(xie) 了一封道歉信,為(wei) “未能準確預測金融危機表示歉意”。因此,我們(men) 在觀察分析宏觀經濟形勢時,應注重把技術因素和製度因素結合起來,不能不顧製度環境,簡單照搬西方經濟學理論,避免過於(yu) 側(ce) 重於(yu) 對問題的技術性分析和思考。在這一方麵,林毅夫教授為(wei) 我們(men) 樹立了榜樣。他的《製度、技術和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一書(shu) 中,既包含了經典的技術分析,又體(ti) 現了原汁原味的國情製度分析,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第二,在觀察分析中,我們(men) 應當注重把總量分析和結構分析結合起來
總量分析的方法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著我們(men) 對經濟形勢基本麵的判斷。我們(men) 看到,麵對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衝(chong) 擊,我國的社會(hui) 信心一直是比較穩定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ge) 原因就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通過總量分析及時作出了“我國經濟的基本麵是好的”這樣一個(ge) 戰略判斷,穩住了人心,統一了思想和行動。剛才,之鑫主任在報告中科學運用總量分析方法,給我們(men) 提供了很多令人信服的結論。但同時,我們(men) 也應看到,總量分析方法盡管簡潔、直觀,卻過於(yu) 依賴數據,數據表達又有其局限性,而結構分析作為(wei) 一種重要方法,對於(yu) 我們(men) 探索研究一些經濟現象的產(chan) 生根源和內(nei) 在邏輯,從(cong) 而找到合理結論很有幫助。比如,前一段時間,網上一些言論對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ye) 增加值正增長而工業(ye) 用電量負增長”提出質疑,認為(wei) 從(cong) 數據上看,這種電力消費和經濟增長沒有同向變化的現象不符合經濟活動的一般規律。對此,我認為(wei) 不能“就數據論數據”,而應到經濟活動的內(nei) 在結構中去找原因。大家知道,受此次金融危機衝(chong) 擊和影響較大的主要是用電量比較大的行業(ye) 和能耗比較高的中小企業(ye) ,而國家“一攬子”計劃作用的主要區域不在這些行業(ye) 和企業(ye) ,主要刺激的是以投入品為(wei) 主的行業(ye) 和企業(ye) ,其刺激效應的傳(chuan) 導過程較長,這樣一升一降,自然導致總體(ti) 上用電量增加趨勢和工業(ye) 增加值的增長趨勢相背離。同時,如果對數據做進一步的結構分析,我們(men) 就可以看出,盡管上半年工業(ye) 用電量的絕對量是負增長,但其環比反彈的速度已經非常快,這一趨勢和我們(men) 的常識經驗是吻合的。因此,我們(men) 在觀察分析宏觀經濟形勢時,既要重數據,又不能唯數據,應把總量分析手段和結構分析手段結合起來,隻有這樣,我們(men) 才能得到科學的結論。
第三,在觀察分析中,我們(men) 應當注重把實證分析和規範分析結合起來
實證分析和規範分析都是我們(men) 認識現實經濟生活的重要方法,兩(liang) 者不可偏廢。應用實證分析方法分析經濟問題時,往往重在關(guan) 注現實,不管價(jia) 值判斷,涉及的是“是什麽(me) ”的問題。規範分析方法則是通過分析經濟行為(wei) 和經濟政策對人們(men) 社會(hui) 福利的影響,作出價(jia) 值判斷,涉及的是“應該是什麽(me) ”的問題。大家知道,經濟發展不能沒有倫(lun) 理,經濟分析方法也應避免進入“價(jia) 值中性”的工具誤區,否則經濟生活就會(hui) 麵臨(lin) 被異化的危險。古典經濟學之父亞(ya) 當·斯密就非常重視經濟生活的價(jia) 值倫(lun) 理,他在寫(xie) 《國富論》之前,還寫(xie) 過《道德情操論》。在他自己的評價(jia) 中,對後者反而更為(wei) 看重。因此,我們(men) 在認識宏觀經濟形勢時,應堅持正確的價(jia) 值取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wei) 指導,既要客觀分析各類經濟現象,更要認真思考和實踐“發展為(wei) 了誰”、“靠誰發展”等基本命題,對經濟行為(wei) 作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發展要求和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準則的價(jia) 值判斷,從(cong) 而使我們(men) 的認識和實踐更加具有理性價(jia) 值和人本意義(yi) 。
第四,在觀察分析中,我們(men) 應當注重把經濟分析和社會(hui) 分析結合起來
大家知道,經濟從(cong) 來不是社會(hui) 生活中的獨立領域。最近,我注意到,進入21世紀以來,近4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非經濟學領域,比如,2002年的馬斯金等人研究的主要是如何用認知心理學分析人類的判斷,2005年的羅伯特等人研究的主要是對人類衝(chong) 突與(yu) 合作的理解,2007年的邁爾森等人研究的主要是公共選擇理論和博弈論。由此可見,在現代社會(hui) 背景下,非經濟因素在經濟分析研究中的重要性。再比如說,當前以“低碳經濟”為(wei) 代表的綠色經濟力量異軍(jun) 突起,已成為(wei) 世界主要經濟體(ti) 應對金融危機、搶占未來發展製高點的戰略抉擇,與(yu) 其相關(guan) 的“碳交易”、“碳關(guan) 稅”等經濟製度盡管尚不完善,但已在深刻地重塑著整個(ge) 經濟體(ti) 係,成為(wei) 強有力的新生經濟變量。不過,如果深入觀察,我們(men) 可以發現,綠色經濟迅速發展的動力並非來自經濟領域,而是來自環保與(yu) 政治力量的雙重強力推動,這是因為(wei) 如果按照完全自由的市場選擇,低碳經濟在現階段很難形成規模。因此,我們(men) 在觀察分析宏觀經濟形勢時,不能“就事論事”,不能隻算經濟賬,而應在經濟分析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豐(feng) 富而具體(ti) 的社會(hui) 生活。各級青聯組織和廣大青聯委員要深刻認識和理解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決(jue) 策和部署,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要求上來,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為(wei)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經濟社會(hui) 又好又快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以上是我的一些認識和體(ti) 會(hui) ,謹供大家參考。最後,我提議,讓我們(men) 再一次用熱烈的掌聲向朱之鑫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謝!
(2009年9月30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