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全國青聯醫藥衛生界別委員會(hui) 舉(ju) 辦的“青年學習(xi) 講壇”活動主題好、內(nei) 容好、氛圍好,辦得非常成功。許樹強院長和吳軍(jun) 局長的講座,觀點獨到,內(nei) 容豐(feng) 富,權威性和實用性都很強,聽了以後,很受教育和啟發。
今天報告的兩(liang) 個(ge) 主題——“保健”和“醫改”,可以說是當前醫藥衛生領域的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吸引著全社會(hui) 的眼球。比如說“保健”,今年以來,在北京圖書(shu) 大廈“每周暢銷書(shu) 排行榜”的前10名中,保健類書(shu) 籍所占的比例一直是最大的,有時甚至占了一半以上,像《從(cong) 頭到腳說健康》、《求醫不如求己》等書(shu) 長期高居榜上,在社會(hui) 上掀起了一陣陣閱讀熱潮。再比如說“醫改”,現在網絡上有關(guan) “新醫改”內(nei) 容的網頁已經超過了1000萬(wan) ,出現了一幅全民關(guan) 注、全國討論的壯觀景象。
我個(ge) 人認為(wei) ,醫藥衛生領域可以說是一個(ge) “頂天立地”的領域。所謂“頂天”,就是說從(cong) 宏觀上看,醫藥衛生領域涉及國家的基本製度設計和整體(ti) 競爭(zheng) 力,是國家決(jue) 策層非常關(guan) 注的重大議題,是國家公共生活中的核心部分;所謂“立地”,就是說從(cong) 微觀上看,醫藥衛生領域深深植根於(yu) 千家萬(wan) 戶之中,是市井街坊熱議不衰的重要話題,是群眾(zhong) 日常生活中的關(guan) 鍵部分。因此,可以說,醫藥衛生領域是少有的一個(ge) 既有很強政策性、又有很濃生活味的特殊領域。在此,我想結合自己學習(xi) 兩(liang) 位專(zhuan) 家報告的體(ti) 會(hui) ,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思考,和大家交流,也請各位專(zhuan) 家指正。
大家知道,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藥衛生事業(ye) 取得了長足發展和重大成就。隨著新醫改方案的出台,醫藥衛生事業(ye) 進入了一個(ge) 新的發展階段,麵臨(lin) 著一係列機遇和挑戰。尤其是這些挑戰,正在深刻影響並全麵重塑著我國醫藥衛生領域的基本邏輯和基本格局。我認為(wei) ,這些挑戰表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第一,我國醫藥衛生領域麵臨(lin) 著病理性挑戰
大家知道,疾病是醫藥衛生界的主要對手。目前,我們(men) 這個(ge) 老對手正在悄然發生著重大變化。統計表明,目前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已經從(cong) 傳(chuan) 染病、急性病、流行病轉變為(wei) 慢性病、衰退性疾病和社會(hui) 病(主要是精神類疾病)。在衛生部前不久公布的我國居民十大致死病因中,已經找不到傳(chuan) 染病,急性病也很少,基本上都是慢性病和一些衰退性疾病。同時,還有資料顯示,在引發我國居民疾病的各種因素中,70%-80%與(yu) 心理因素有關(guan) ,其中,主要由心理因素特別是情緒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患者已占到總人口的10%。如果說,臨(lin) 床治療是我們(men) 以往應對傳(chuan) 染病、急性病和流行病的有效手段,那麽(me) ,這一手段現在正麵臨(lin) 著嚴(yan) 峻挑戰。這是因為(wei) 對很多慢性病、衰退性疾病來講,其康複機理更加複雜和係統,單一臨(lin) 床治療的效果並不理想。很多慢性病、衰退性疾病、心理性疾病,主要靠“養(yang) ”,而不是“治”。什麽(me) 是“養(yang) ”?“養(yang) ”就是科學、係統的保健方法。《黃帝內(nei) 經》中提到“上醫治未病”,這一思想的價(jia) 值就是將“治未病”作為(wei) 醫學的理論基礎和最高追求,倡導人們(men) 注重養(yang) 生,防患於(yu) 未然。在這樣的背景下,吳軍(jun) 局長剛才所講的“保健”就顯得尤為(wei) 重要。因此,我認為(wei) ,麵對我國居民疾病類型的重大變化,“保健”在醫藥衛生領域中的地位將會(hui) 日益突出。我們(men) 也高興(xing) 地看到,我國政府和醫藥衛生界人士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開始將保健工作納入社會(hui) 政策的範疇。比如,已經出台的《關(guan) 於(yu) 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的意見》就將“堅持預防為(wei) 主”、“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等原則明確寫(xie) 進了指導思想,並把國民健康保健工作作為(wei)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板塊的重要內(nei) 容,使“保健”開始從(cong) 個(ge) 人行為(wei) 上升為(wei) 國家行動。
第二,我國醫藥衛生領域麵臨(lin) 著倫(lun) 理性挑戰
當前,醫藥衛生界麵臨(lin) 著一個(ge) 重大的倫(lun) 理性追問,醫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麽(me) ?20世紀下半葉以來,醫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醫學越來越脫離人,越來越依賴儀(yi) 器設備,越來越忽視對病人心理的關(guan) 懷,麵臨(lin) 著被異化的危險。通俗地講,在很多臨(lin) 床治療過程中,醫生的工作對象往往是心、肝、脾、腎等器官,而不是一個(ge) 整體(ti) 的、有情感的人,其治療的目標往往也被狹隘理解為(wei) “消除”人體(ti) 某個(ge) 部位的病症,而不怎麽(me) 關(guan) 注人的豐(feng) 富情感變化,一些專(zhuan) 家將這種情況稱之為(wei) 醫學上的“倫(lun) 理缺陷”。我們(men) 要看到,現代醫學的“倫(lun) 理缺陷”主要源自於(yu) 醫學自身的結構性缺陷。在目前的醫學格局中,臨(lin) 床治療醫學一枝獨秀,保健醫學特別是心理保健醫學等“人文”色彩較濃的領域發展滯後,自然難以滿足現代公民全方位的身心健康需求。因此,我認為(wei) ,實現醫學的人文價(jia) 值回歸,加快以“人”為(wei) 核心的保健醫學特別是心理保健醫學的發展是現代醫學發展的一個(ge) 不容忽視的重要方向,需要在座諸位醫藥衛生界的青年才俊作出有力的回應。
第三,我國醫藥衛生領域麵臨(lin) 著原理性挑戰
前麵所講的兩(liang) 個(ge) 挑戰既是我們(men) 麵臨(lin) 的問題,也是世界其他國家醫藥衛生界的共同難題。接下來要說的這個(ge) 挑戰,則比較具有“中國特色”。所謂“原理性挑戰”,是指我國醫藥衛生界長期存在的“中西醫之辯”。中醫和西醫有著不同的原理體(ti) 係,按照不同的機理發揮作用。自從(cong) 西醫傳(chuan) 入我國以來,關(guan) 於(yu) 兩(liang) 者孰優(you) 孰劣的爭(zheng) 論就沒有停止過。大家知道,西醫的治療原理是一種“機械還原論”,即它認為(wei) 人體(ti) 像機器一樣由不同零部件(器官、組織、細胞、蛋白和基因等)裝配而成。當機器出現故障時,隻要找到那個(ge) 損壞的零部件並更換它,就能使機器恢複正常。現在醫院的檢測設備和藥品越來越多,費用也越來越高,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感到負擔很重,這與(yu) 西醫的治療原理是密切相關(guan) 的。照此下去,世衛組織提出的“人人享有健康”目標也很難實現。比如,美國的醫療水平和檢測設備很先進,但美國人的平均壽命也就70多歲,由於(yu) 美國人大量使用化學合成藥,帶來了很多醫源性和藥源性問題,每年因為(wei) 服用化學藥品致死致殘的達150多萬(wan) 人。中醫是我們(men) 民族的瑰寶,其診療的病種至今仍占國際疾病分類總病種的82.8%。中醫講究辨證施治,講究整體(ti) 性,對西醫有著很強的修正和互補作用。黨(dang) 和國家早就倡導中西醫並重,但從(cong) 醫學教育、科研經費、科學方法等方麵來看,“重西輕中”的問題普遍存在,甚至出現了“中醫西化”、“中藥西化”的現象。實現中西醫協調發展,不僅(jin) 是一個(ge) 繼承民族文化遺產(chan) 的問題,更是一種突破現代醫療困境的探索,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大力支持中醫藥事業(ye) 發展,把黨(dang) 中央、國務院倡導的中西醫並重的方針落到實處。
第四,我國醫藥衛生領域麵臨(lin) 著合理性挑戰
我想,大家對這一挑戰應該有著廣泛的共識。比如說,我們(men) 常說的“看病難看病貴”,從(cong) 經濟學來看,是自相矛盾的。因為(wei) ,在正常的市場經濟中,“難”和“貴”是互為(wei) 代價(jia) 的,並不會(hui) 同時出現。“看病貴”,意味著買(mai) 方的付價(jia) 高,就應該得到與(yu) 高價(jia) 位相對應的醫療服務產(chan) 品,看病就不該“難”。比如,美國就是一個(ge) “看病貴但看病不難”的例子。而“看病難”,就意味著消費者進入醫療服務市場的門檻很低,看病就不應該“貴”。比如,英國就是一個(ge) “看病難但看病不貴”的例子。由於(yu) 種種原因,我國在前一階段出現了“看病難看病貴”同時存在的現象。我覺得,這兩(liang) 個(ge) 詞兒(er) 放在一起,就是對我國前一階段醫藥衛生領域不合理現象的真實寫(xie) 照。新醫改方案特別強調了公益性問題,而堅持公益性,關(guan) 鍵在於(yu) 老百姓看病的錢由誰來出,而不在於(yu) 由誰來提供服務。這就對公立醫院提出了新的挑戰。剛才,許樹強院長講了很好的意見。我認為(wei) ,作為(wei) 我國醫藥衛生事業(ye) 發展的主力軍(jun) ,公立醫院在堅持“公益性”方麵應繼續發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總之,在我國構建社會(hui) 主義(yi) 和諧社會(hui) 的進程中,醫藥衛生領域將長期處於(yu) 黨(dang) 政關(guan) 心、社會(hui) 關(guan) 注、群眾(zhong) 關(guan) 切的重要地位。我們(men) 目前在這一領域麵臨(lin) 的各種挑戰,有的是由醫藥衛生領域自身屬性所決(jue) 定的“世界性難題”,有的則是由於(yu) 我們(men) 改革進程不均衡所產(chan) 生的“前進中的困難”。在座諸位都是我國醫藥衛生領域的領軍(jun) 人物,期待各位傑出青年才俊在直麵挑戰、攻堅克難的過程中創造新的業(ye) 績。
讓我們(men) 再一次以熱烈掌聲向兩(liang) 位專(zhuan) 家的精彩報告表示衷心的感謝!
(2009年7月24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