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國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國60華誕之際,我們(men) 在這裏隆重紀念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hui) 成立60周年。這是青聯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首先,我謹代表全國青聯第十屆委員會(hui) ,向出席座談會(hui) 的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有關(guan) 部委領導,向全國青聯的新老委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1949年5月4日,在毛澤東(dong) 、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親(qin) 切關(guan) 懷下,中華全國第一次青年代表大會(hui) 在北京勝利召開,全國青聯宣告成立。60年來,全國青聯作為(wei) 以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為(wei) 核心的全國各青年團體(ti) 的聯合組織,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始終高揚愛國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旗幟,團結凝聚億(yi) 萬(wan) 中華青年,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進程中留下了一串串激情澎湃、堅定有力的奮鬥足跡,譜寫(xie) 了一曲曲奮發有為(wei) 、拚搏奉獻的青春凱歌。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青聯積極響應黨(dang) 的號召,迅速建立起廣泛的青年愛國統一戰線,動員青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深入開展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教育,組織青年學習(xi) 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為(wei) 鞏固新政權、建設新家園作出了應有貢獻。在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時期,全國青聯團結引導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國家建設和“增產(chan) 節約運動”,廣泛開展學雷鋒活動,在促進生產(chan) 發展、開創社會(hui) 新風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改革開放新時期,全國青聯適應偉(wei) 大的曆史轉變,提出“舉(ju) 愛國旗幟、倡團結精神、興(xing) 四化偉(wei) 業(ye) ”的工作方針,吹響向科技進軍(jun) 的號角,深入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青年誌願者等活動,在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中取得了顯著成績。進入新世紀,全國青聯奏響“我與(yu) 祖國共奮進”的時代主旋律,大力培養(yang) 青年人才,動員青年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貢獻,全麵加強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努力拓展青年對外交往,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60年奮鬥不息,一甲子春華秋實。今天,當我們(men) 共同回顧青聯的光輝曆程,我們(men) 難以忘記黨(dang) 和政府對青聯事業(ye) 的親(qin) 切關(guan) 懷,難以忘記社會(hui) 各界對青聯事業(ye) 的大力支持,難以忘記一代又一代青聯人為(wei) 青聯事業(ye) 付出的心血汗水。在此,讓我們(men) 向黨(dang) 中央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各級黨(dang) 委、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廣大青聯委員和青聯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60年的奮鬥曆程,流逝的是歲月、是年華,永駐我們(men) 心中的是繼往開來的光榮事業(ye) ,是薪火相傳(chuan) 的寶貴經驗,是曆久彌新的真摯友情。回首過去,我們(men) 深刻認識到,堅持愛國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與(yu) 黨(dang) 的領導的有機統一是青聯組織的靈魂所在。實踐充分證明,隻有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青聯事業(ye) 才能健康發展,不斷從(cong) 光榮走向新的光榮。堅持服務大局、服務青年是青聯組織的使命所在。實踐充分證明,隻有把青聯事業(ye) 融入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竭誠服務青年成長成才,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合法權益,青聯組織才能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戰鬥力。堅持求同存異、尋求“最大公約數”是青聯組織的智慧所在。實踐充分證明,隻有充分調動不同階層、信仰、民族、領域青年群體(ti) 的一切積極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實現億(yi) 萬(wan) 中華青年的大團結大聯合。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是青聯組織的活力所在。實踐充分證明,隻有主動適應時代要求和青年變化,堅持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與(yu) 時俱進,開拓創新,青聯組織才能永葆生機與(yu) 活力。
同誌們(men) ,朋友們(men) ,胡錦濤總書(shu) 記和李長春同誌在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期間發表了重要講話,對當代青年弘揚五四精神、踐行曆史使命提出了殷切希望,對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青聯組織做好新形勢下的青年群眾(zhong) 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men) 深刻認識到,過去光榮不等於(yu) 永遠光榮,青聯組織絕不可能僅(jin) 僅(jin) 依賴過去的光榮和成就就能保持今天和未來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青聯60年的光榮屬於(yu) 我們(men) 每一個(ge) 青聯人,未來的光榮正召喚著我們(men) 進一步弘揚“愛國、團結、進步”的光榮傳(chuan) 統,開拓創新,奮發進取,不斷提高青聯工作的整體(ti) 性、係統性和持續性,努力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業(ye) 績。
第一,要旗幟鮮明地踐行青聯組織的本質屬性。全國青聯是黨(dang) 領導下的青年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為(wei) 黨(dang) 廣泛團結凝聚青年群眾(zhong) 是全國青聯政治生命的“本質基因”。這一本質屬性決(jue) 定了,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始終是我們(men) 第一位的任務。我們(men) 要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教育青年,堅持用改革開放的偉(wei) 大成就感召青年,堅持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的奮鬥目標引領青年,引導廣大青年正確認識當前的經濟社會(hui) 形勢,把認識統一到中央的分析判斷上來,把力量凝聚到中央的決(jue) 策部署上來,堅定信念,增強信心,艱苦奮鬥,共克時艱。
第二,要堅持不懈地鞏固青聯組織的社會(hui) 基礎。青聯匯聚了各行各業(ye) 的傑出青年才俊。但我們(men) 深知,代表性強固然是青聯組織的鮮明優(you) 勢,廣泛性強才是青聯組織的存在基礎和力量源泉。青聯不僅(jin) 是青聯委員的青聯,青聯工作也不僅(jin) 僅(jin) 是聯絡和服務少數青年,而是要麵向廣大青年、覆蓋廣大青年、影響廣大青年。我們(men) 要通過代表性實現廣泛性,發揮委員的輻射、帶動作用,拓寬聯係、影響、引導青年的渠道。要把握青年群體(ti) 的新特點新變化,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使青聯工作深深植根於(yu) 最廣大青年之中。要加強與(yu) 青年自組織的聯係與(yu) 合作,努力把青年自組織納入工作格局,使之成為(wei) 青聯聯係、凝聚青年的新紐帶。要注重應用網絡技術,更加廣泛快捷地聯係動員青年,從(cong) 時間和空間上擴大青聯的影響和覆蓋。
第三,要腳踏實地地落實青聯組織的基本任務。全國青聯的基本任務在青聯章程中已有明確規定。我們(men) 要動員青年立足崗位,創新創造,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的實踐中建功立業(ye) 。要引導青年大力弘揚文明新風,使青年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成為(wei) 社會(hui) 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和擁有者,在促進社會(hui) 和諧中展示青春風采。要不斷擴大同港澳台青年和海外青年僑(qiao) 胞的交流,在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ye) 中發揮積極作用。要繼續加強與(yu) 世界各國青年和青年組織的友好往來與(yu) 合作,為(wei) 推進和平與(yu) 發展的崇高事業(ye) 作出新貢獻。要把培養(yang) 青年人才作為(wei) 青聯工作主線,不斷完善發現、培養(yang) 、舉(ju) 薦、宣傳(chuan) 青年人才的工作機製,努力推動形成青年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麵。要把握青年最關(guan) 心、最現實、最迫切的需求,把促進青年就業(ye) 創業(ye) 作為(wei) 服務青年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計地為(wei) 青年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要及時了解和反映青年的普遍性利益訴求,努力把代表和維護青年合法權益的工作提高到一個(ge) 新水平。
第四,要持之以恒地推進青聯組織的自身建設。自身建設是青聯組織的永恒課題。我們(men) 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抓好自身建設,不斷提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要在組織建設上下功夫。指導團體(ti) 會(hui) 員在組織、管理、服務等方麵加強能力建設,形成推動事業(ye) 發展的整體(ti) 優(you) 勢和工作合力。加強各級青聯秘書(shu) 處建設,為(wei) 青聯工作開展提供基礎保障。要在隊伍建設上下功夫。優(you) 化委員隊伍結構,注重吸收在生產(chan) 生活中能夠聯係帶動大批普通青年的優(you) 秀青年代表,進一步增強委員的代表性。注重發揮常委的模範帶頭作用,引導青聯委員形成和擴大思想層麵上的理性認同,努力學習(xi) 、嚴(yan) 格要求,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ang) ,經得起政治、事業(ye) 、名利和生活的考驗。加強對青聯工作者的教育培養(yang) ,培養(yang) 造就一支政治堅定、素質過硬、作風紮實的工作隊伍。要在製度建設上下功夫。青聯不是一個(ge) 鬆散型組織。我們(men) 將在委員、常委選拔條件、程序和機製等方麵建立完善規章製度,強化製度的剛性約束作用,並與(yu) 青聯獨具特色的組織文化形成良性互動,保持青聯組織良好的社會(hui) 形象。同時,要注重加強工作研究,總結經驗,探索規律,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針對性和主動性。
同誌們(men) 、朋友們(men) ,光榮的曆程讓我們(men) 自豪,時代的召喚催我們(men) 奮進。讓我們(men)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誌為(wei) 總書(shu) 記的黨(dang) 中央周圍,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求實創新,埋頭苦幹,以優(you) 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
(2009年6月1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