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實際 突出特色 深化鄉(xiang) 鎮團的組織格局創新工作 ——遼寧省桓仁縣開展鄉(xiang) 鎮團的組織格局創新工作綜述
遼寧省桓仁縣共有13個(ge) 鄉(xiang) 鎮,總人口30.2萬(wan) 人,其中農(nong) 村常住人口17.7萬(wan) 人,35歲以下青年36155人,團員9350人。
一、加強統籌協調,選好配強鄉(xiang) 鎮團委班子
組織格局創新,班子選配是基礎,黨(dang) 委支持是關(guan) 鍵。為(wei) 此,團桓仁縣委分別與(yu) 各鄉(xia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專(zhuan) 門就這項工作,特別是人員配備等重要事項進行反複溝通,爭(zheng) 取到鄉(xiang) 鎮黨(dang) 委的充分支持。一是在經費方麵,每個(ge) 鄉(xiang) 鎮團委比往年多獲得了1.5萬(wan) 元的經費支持;二是在班子配備方麵,全縣13個(ge) 鄉(xiang) 鎮團委書(shu) 記全部由黨(dang) 政班子成員兼任,並配備了4名副書(shu) 記,鄉(xiang) 鎮團幹部人數平均達到15人。
為(wei) 了讓新任職的鄉(xiang) 鎮團幹部們(men) 盡快熟悉工作,2011年下半年,團桓仁縣委共組織了15期培訓。團幹部們(men) 聚在一起,不僅(jin) 學習(xi) 了團的基本知識和工作方法,交流了感情,還出了不少好主意,想出了一些好項目,相互啟發了工作思路。
二、緊密結合實際,指導各鄉(xiang) 鎮設計工作內(nei) 容
桓仁縣以山地為(wei) 主,兼有耕地和水域,形成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各鄉(xiang) 鎮自然條件、產(chan) 業(ye) 特點差異較大。團桓仁縣委抓住各鄉(xiang) 鎮特點、農(nong) 村青年渴望致富創業(ye) 以及團幹部實際這三個(ge) 關(guan) 鍵點,設計製定了鄉(xiang) 鎮團委“一鎮一業(ye) ”、服務青年“雙培雙帶”、鄉(xiang) 鎮團幹部“設崗定責”的總體(ti) 思路。
1.突出“一鎮一業(ye) ”工作主線。團桓仁縣委要求和指導各鄉(xiang) 鎮團委圍繞當地的主導產(chan) 業(ye) ,采取“產(chan) 業(ye) +龍頭企業(ye) +種養(yang) 大戶+團員青年”模式,在每個(ge) 鄉(xiang) 鎮集中力量確立1個(ge) 團的工作品牌。各鄉(xiang) 鎮團委立足實際,從(cong) 生產(chan) 、加工、銷售等多個(ge) 領域入手,在縣域21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上分別建立了團組織,在服務黨(dang) 政中心工作的同時,廣泛聯係青年、服務青年需求。比如,桓仁鎮團委依托世界文化遺產(chan) --五女山生態旅遊產(chan) 業(ye) ,通過聘請專(zhuan) 家開展導遊講解、紀念品製作、農(nong) 家樂(le) 服務等培訓,帶動430餘(yu) 名青年投身旅遊產(chan) 業(ye) ,人均年增收1.2萬(wan) 元,還解決(jue) 了產(chan) 業(ye) 發展的服務人員短缺問題,促進了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青年致富“雙豐(feng) 收”。圍繞葡萄酒加工產(chan) 業(ye) ,北甸子鄉(xiang) 團委與(yu) 冰葡萄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青年示範社進行了合作,根據張裕冰酒公司的用工及原料需求,開展訂單式青年技能培訓和冰葡萄種植培訓,輸送了青年技工22人,60名當地青年聯包400畝(mu) 土地建立了冰葡萄種植基地,走上了創業(ye) 致富的道路。
2.發揮“雙培雙帶”示範效應。圍繞農(nong) 村青年渴望致富的需求,團桓仁縣委在各鄉(xiang) 鎮普遍開展了“把團員青年培養(yang) 成致富能手、帶動團員青年致富,把致富能手培養(yang) 成創業(ye) 帶頭人、帶動群眾(zhong) 致富”的“雙培雙帶”工程。2011年以來,各鄉(xiang) 鎮團委共幫助和培養(yang) 了120名青年典型,並選派到沈陽農(nong) 業(ye) 大學進行培訓。桓仁七星家禽合作社的負責人石孝一,不僅(jin) 在鄉(xiang) 鎮團委培養(yang) 幫助下成為(wei) 創業(ye) 帶頭人,還吸引了400多名青年加入到他的合作社,帶動周邊2800餘(yu) 名青年實現了大幅增收。此外,團縣委還在各鄉(xiang) 鎮普遍建立了農(nong) 村青年創業(ye) 小額貸款信息服務站,每個(ge) 鄉(xiang) 鎮吸納1名農(nong) 信社信貸員作為(wei) 兼職團幹部,每個(ge) 鄉(xiang) 鎮的農(nong) 信社聘任1名團幹部作為(wei) 小額貸款信息采集員。雙方優(you) 勢互補,有效服務了農(nong) 村青年的創業(ye) 需求。2011年,平均各鄉(xiang) 鎮獲貸青年比去年增加10人,平均每人獲貸金額增加4萬(wan) 元。
3.進行“設崗定責”工作分工。團桓仁縣委明確要求各鄉(xiang) 鎮團委結合每個(ge) 委員的個(ge) 人特長、資源優(you) 勢,設立崗位、明確職責,規定每人每年至少主辦一項活動。八裏甸子鎮團委副書(shu) 記、農(nong) 信社信貸員張瑩負責青年就業(ye) 創業(ye) 幫扶崗的工作,2011年組織了2次金融知識培訓,評定青年信用示範戶26戶,為(wei) 青年優(you) 先發放小額貸款20筆、共70多萬(wan) 元。比如,桓仁鎮團委副書(shu) 記、致富帶頭人張濤利用自己創辦的山參種植基地,建立青年創業(ye) 就業(ye) 見習(xi) 基地,定期開展林下參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培訓,半年來共接收見習(xi) 青年630人次,其中95人進入山參種植產(chan) 業(ye) ,人均年增效益4萬(wan) 餘(yu) 元。
三、建立工作機製,保障工作良好運轉
1.建立“周、月、季、年”工作運轉機製。通過每周召開例會(hui) 、每月委員輪值、每季舉(ju) 辦鄉(xiang) 鎮團委觀摩互評會(hui) 、每半年委員述職評先、每年定期召開團員代表大會(hui) 等機製,努力使鄉(xiang) 鎮團委在製度保障下有序運行。同時,按委員居住地就近就便設立包村聯係點,按委員所屬領域建立服務青年平台,保持與(yu) 青年的溝通聯係。
2.出台“四個(ge) 一”工作支持機製。團桓仁縣委每月與(yu) 鄉(xiang) 鎮分管領導溝通一次,鄉(xiang) 鎮黨(dang) 委每季度聽取工作匯報一次,每半年對團委工作進行一次評價(jia) 並研究經費等問題,鄉(xiang) 鎮團委每年承辦一項鄉(xiang) 鎮黨(dang) 委或團縣委重點工作。比如,今年9月,普樂(le) 堡鎮團委承辦鎮黨(dang) 委布置的“木雕、版畫”技能大賽,得到黨(dang) 政領導的高度認可,獲得專(zhuan) 項經費2萬(wan) 元。
3.探索編製內(nei) 外兼顧的工作激勵機製。對業(ye) 績突出的編製內(nei) 委員,建議破格提拔使用或作為(wei) 後備幹部培養(yang) 。編製外委員,優(you) 先評定信用示範戶及推薦參加科技特派員免費培訓;對特別優(you) 秀的委員,優(you) 先推薦為(wei) 縣、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給予榮譽稱號、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