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5年8月5日至9日,為(wei) 做好赴非洲服務的12名中國青年誌願者的人員交接、崗位安排等工作,經團中央書(shu) 記處批準,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hui) 赴埃塞俄比亞(ya) 工作小組一行4人赴埃塞執行了上述任務。在我駐埃塞使館及經商處的支持下,工作小組拜會(hui) 、走訪了埃塞有關(guan) 部門,廣泛接觸當地華人和中資機構,精心組織交流、座談等活動,努力為(wei) 誌願者營造在埃塞服務的有利條件,達到了協調聯絡、疏通渠道、奠定基礎、創造條件的預期目的。現將工作小組情況報告摘要選編如下,供各地參考。
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hui) 赴埃塞俄比亞(ya) 工作小組
情況報告(摘要)
一、總結有益經驗,做好援埃塞誌願者項目的各項工作
1、實施好援埃塞項目、向非洲選派青年誌願者意義(yi) 重大
近年來,隨著中非合作領域的不斷拓寬以及非洲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在國際社會(hui) 的作用日益增強,加強對非工作力度意義(yi) 重大。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中國青年誌願者第一次前往非洲服務,又是承擔政府委托實施的援外項目,尤其是向非洲政治、外交中心——埃塞俄比亞(ya) 派遣青年誌願者就被賦予了特殊意義(yi) 。此項目的實施,直接服務於(yu) 黨(dang) 政外交大局和國家利益,也進一步探索了一條對外援助和民間外交的新途徑。一方麵,在世界更大範圍展示了中國青年服務人民、奉獻社會(hui) 、胸懷世界的時代風貌,體(ti) 現出日益繁榮強盛的中國願意為(wei) 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在國際社會(hui) 承擔更大責任的大國風範;另一方麵,誌願者將與(yu) 受援國普通群眾(zhong) 共同生活、工作,他們(men) 的真誠奉獻,會(hui) 讓更多的普通非洲人直接感受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和中國青年的良好風貌。通過誌願者的實際行動,為(wei) 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將為(wei) 增進中埃塞友誼乃至中非友誼發揮積極作用。
2、各方相互配合支持,是做好援埃塞項目的重要保障
作為(wei) 中國政府支持的首個(ge) 援非誌願者項目,商務部、我駐埃塞使館前期與(yu) 埃塞方麵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協調工作,保證了項目確立、確定初步需求、服務時間及安排工作小組行程等工作順利進行,商務部還同意撥付專(zhuan) 款確保項目實施。根據團中央書(shu) 記處的指示要求,團中央各相關(guan) 部門密切配合,分工負責誌願者的招募、選拔、派遣、後勤等工作,保證了援埃塞誌願者項目的順利、有序進行。工作小組訪埃塞期間,我駐埃塞使館、尤其是經商處發揮了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切實做好國內(nei) 與(yu) 埃塞方麵的溝通、協調,周到安排工作小組赴埃塞與(yu) 接納誌願者的主管部委、用人單位會(hui) 談協商,協調安排誌願者的食宿,並責成專(zhuan) 人指導誌願者服務期間的管理、服務工作;埃塞相關(guan) 部委、用人單位高度重視,積極配合,盡可能為(wei) 誌願者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保證了整體(ti) 工作有效開展。
3、精心選拔優(you) 秀誌願者,是做好援埃塞項目的關(guan) 鍵環節
埃塞俄比亞(ya) 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條件十分艱苦,又地處非洲大陸的高原地帶,去國萬(wan) 裏,信息閉塞。誌願者在此服務,將麵對語言、文化、風俗、飲食、地理、氣候等種種困難和挑戰,同時,援埃塞項目也對誌願者的專(zhuan) 業(ye) 技能、英語聽說讀寫(xie) 能力、獨立開展工作能力、心理調整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誌願者的專(zhuan) 業(ye) 技能水平,更是直接決(jue) 定服務成效。此次選拔出的傳(chuan) 統醫學和理療、沼氣開發誌願者,較好地體(ti) 現了理論與(yu) 實踐的良好結合,使在專(zhuan) 業(ye) 上各有所長的誌願者能在具體(ti) 工作中能相互協作,互為(wei) 促進。我駐埃塞大使林琳及使館經商處領導對此次赴埃塞誌願者給予充分肯定,特別是對他們(men) 的青春活力、良好風貌給予了高度評價(jia) 。
二、加強製度建設,推進援外誌願者項目深入開展
青年誌願者赴非洲服務,麵臨(lin) 的文化、飲食、安全、健康等外部環境差異,與(yu) 赴老撾、緬甸服務的誌願者相比,具有更大的挑戰性。同時,組織實施好援埃塞項目,定期跟蹤相關(guan) 情況,及時總結工作,將為(wei) 今後向更多的非洲國家乃至文化差異更大的拉丁美洲、中東(dong) 國家選派誌願者積累經驗。為(wei) 此,提出以下建議:
1、建立新增項目的前期考察製度,進一步明確具體(ti) 服務需求和服務條件,有利於(yu) 選拔更多的優(you) 秀青年誌願者參與(yu) 和保證招募、培訓、派遣等後續工作順利推進
誌願者招募、選拔工作最為(wei) 突出的特點是按需招募,援外誌願者的選拔、派遣工作也應建立在需求明確的基礎上。此次援埃塞項目執行過程中,對方根據中、埃塞兩(liang) 國政府間換文約定提出的需求比較籠統,具體(ti) 崗位、職責、條件不是很明確。誌願者開展工作需配備的相關(guan) 教材、參考資料、醫療器械、沼氣開發器材等沒有明確信息,使得招募組織者和入選誌願者隻能憑經驗來做相應準備。另外,中外崗位界定存在差異,如埃塞方提出“傳(chuan) 統醫學和理療”需求,而國內(nei) 中醫科目分得很細,如內(nei) 科、外科、針灸科、理療科等,導致此類崗位報名人數相對較少。
鑒此,對於(yu) 今後新增國家的誌願者項目,建議立項後提前派工作小組實地考察,根據考察和協商結果,進一步明確招募需求,收集當地文化、風俗、飲食、氣候、安全健康保障等方麵的信息資料,以進一步完善招募機製,提供更加完備的招募信息,吸引更多的符合條件的優(you) 秀誌願者參與(yu) ,同時有助於(yu) 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工作,並做好隨團托運物品的準備工作,以使誌願者盡快適應環境,開展服務。目前,經費較為(wei) 充足的發達國家的誌願服務組織,如英國海外服務社、日本國際協力團、美國和平隊等,在實施海外服務項目中,已經建立了較為(wei) 完善的項目前期考察製度,並有相應經費保障。
建立新增項目前期考察製度,需要使館方麵和受援國家給予支持和配合,也需要將相應支出納入援外項目經費預算。在目前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在積極爭(zheng) 取使館方麵支持、做好前期溝通的同時,可以參照此次援埃塞項目的做法,派遣工作小組與(yu) 誌願者服務隊同期抵達,並結合受援國實際做好相應協調工作。
2、建立誌願者到岸培訓製度,加強誌願者初抵受援國的集中培訓工作,有利於(yu) 更好地引導誌願者熟悉、適應環境、調整心態、做好服務
以往老撾、緬甸項目誌願者抵達受援國後,經禮節性會(hui) 見後,迅即投入誌願服務。此次援埃塞項目,因接受誌願者單位較多、服務地區相對分散,並且由於(yu) 埃塞國內(nei) 政治波動等原因,服務隊全體(ti) 誌願者在埃塞首都集中了5天左右時間。工作小組充分利用這5天時間,組織全體(ti) 誌願者參與(yu) 了相應的走訪、會(hui) 談等活動,與(yu) 埃塞政府部門、用人單位負責人麵對麵交流,引導他們(men) 盡快熟悉當地情況。召開座談會(hui) ,進一步研究、完善初期服務工作設想,健全自我管理製度,增強團隊合作意識。組織參觀、交流活動,與(yu) 中方機構、華人華僑(qiao) 建立聯係,擴大服務隊的活動、交流空間;目前,在使館協調下,中文教學誌願者利用服務單位開學前的間隙為(wei) 中方機構的埃塞員工培訓,與(yu) 中方機構建立了更緊密聯係,也擴大了服務隊的邊際效應。
建立誌願者到岸培訓製度,參照目前國內(nei) 選派誌願者赴西部服務在服務省集中培訓的經驗,有助於(yu) 結合受援國的實際、服務崗位的具體(ti) 要求、安全健康保障等情況,使培訓更有針對性,更有實效。
3、進一步健全誌願者服務期間的安全管理製度,有利於(yu) 切實保障援外誌願者項目的政治安全和誌願者的人身、健康安全,保證項目的延續性
實施援外誌願者項目,做好管理服務十分重要。援埃塞項目誌願者遠離親(qin) 人,工作相對分散,管理服務難度很大。管理是否有效、服務是否到位,將直接影響誌願者的工作效果和項目能否長期開展。
此次援埃塞項目培訓派遣期間,我們(men) 著力加強了誌願者的政治安全和人身安全、健康安全意識及團隊意識培訓,並製定了服務期間的安全管理辦法,與(yu) 誌願者簽署了服務協議書(shu) ,指導服務隊成立了自我管理機構、臨(lin) 時黨(dang) 團支部,每名誌願者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管理任務,通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齊心協力做好服務。誌願者服務期間,我駐埃塞使館經商處指定專(zhuan) 人負責相應管理、服務工作,協調埃塞各方關(guan) 係,指導、幫助誌願者開展服務。經與(yu) 埃塞方麵協調,誌願者在服務過程中,最少保證兩(liang) 人一組,在居住地配備炊具,遠離首都的誌願者定期由服務單位統一接送到首都參加服務隊組織的集體(ti) 活動。
今後,在做好安全管理的同時,還要逐步建立、完善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置製度,及時解決(jue) 處理突發事件。
4、在項目不斷擴大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強宣傳(chuan) 推廣,逐步探索建立定期巡訪製度,有利於(yu) 進一步擴大項目的影響力,發揮項目的綜合效應
盡管目前援外誌願者項目人數不多,援助國家有限,但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積極的社會(hui) 影響,采取多種措施做好宣傳(chuan) 推廣工作,有助於(yu) 推動項目深入開展。此次援埃塞項目,通過在《中國青年報》、《競報》開辦專(zhuan) 欄等形式深入宣傳(chuan) 報道,展示了誌願者在埃塞的服務風采,擴大了項目的社會(hui) 影響。同時,通過給服務隊配備攝像機、錄像帶、數碼相機、U盤和提供活動經費等措施,幫助他們(men) 在第一時間記錄服務情況,定期向國內(nei) 傳(chuan) 送誌願者日記、觀感等,為(wei) 新聞單位提供宣傳(chuan) 素材,《環球時報》據此刊發了半版長篇通訊,中央電視台據此發了消息。
從(cong) 此次援埃塞項目宣傳(chuan) 報道情況看,誌願者出發的消息報道相比2002年中國青年誌願者首次赴海外服務的相關(guan) 報道少,除《中國青年報》、《競報》做了整版報道和開設專(zhuan) 欄外,很多媒體(ti) 發的是短消息。從(cong) 媒體(ti) 反饋的情況看,因為(wei) 不是第一次向國外派誌願者,誌願者出發時的新聞點有局限性,記者更關(guan) 注誌願者服務期間的動態報道和突出事跡的報道。另外,僅(jin) 靠誌願者自己提供宣傳(chuan) 素材難以滿足深度報道的要求,由於(yu) 埃塞通訊情況的局限,通過郵件傳(chuan) 遞信息受到製約,同時,誌願者自己采寫(xie) 的文章與(yu) 媒體(ti) 發表的要求也存在差距。著眼於(yu) 援外項目的宣傳(chuan) 推廣,在指導服務隊及時反饋信息、加強與(yu) 新聞單位合作的基礎上,建議在誌願者服務已見成效、項目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探索建立定期巡訪製度。在誌願者服務取得一定成效或服務結束前,邀請新聞單位、企業(ye) 界參與(yu) ,組織巡回慰問走訪活動。一方麵,實地考察誌願者的服務情況,慰問誌願者,鼓勵他們(men) 更好地開展服務,針對實際需要及時解決(jue) 麵臨(lin) 的問題;另一方麵,組織新聞單位現場采訪,進行更深入的宣傳(chuan) 報道,使宣傳(chuan) 報道更有活力和時效性,進一步擴大社會(hui) 影響;此外,也有助於(yu) 進一步整合資源,讓企業(ye) 界人士直接感受誌願者海外服務風采,為(wei) 誌願者提供更多支持,也借此拓展海外投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