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青年文化建設,創新文化育人模式 ——吉林大學著力打造“青年文化建設與(yu) 創新體(ti) 係”
吉林大學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七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90周年大會(hui) 和清華百年校慶大會(hui) 上的重要精神指導工作,深刻領會(hui)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shu) 記處書(shu) 記、國家副主席習(xi) 近平來吉林大學看望寒假留校學生的重要講話,著力落實學校黨(dang) 委提出的“文化興(xing) 校”戰略部署,增強青年學生參與(yu) 文化建設的主體(ti) 自覺意識和責任擔當意識,提升校園文化的凝聚力、創造力和影響力,幫助青年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學習(xi) 實踐科學發展觀,引領青年學生通過踏實學習(xi) ,開拓創新,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jia) 值追求,在人民群眾(zhong) 這塊豐(feng) 富的實踐沃土上汲取養(yang) 分,努力向人民學習(xi) ,向實踐學習(xi) ,為(wei) 國家富強、社會(hui) 和諧、文化繁榮、人民幸福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基於(yu) 此目的,吉林大學團委近期明確提出並著力推行“青年文化建設與(yu) 創新體(ti) 係”的實踐舉(ju) 措,以此來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七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
一、構建文化育人的實踐創新體(ti) 係,夯實青年文化建設基礎
實踐創新體(ti) 係是青年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yi) 。在實踐創新過程中,吉林大學團委緊跟中央精神,把握青年脈搏,不斷打造實踐載體(ti) 、豐(feng) 富實踐手段,為(wei) 文化育人提供依托。
啟動“吉大學子為(wei) 黨(dang) 的十八大建言獻策”主題征文實踐調研活動。黨(dang) 的十七屆六中全會(hui) 召開之後,吉林大學聯合吉林日報社啟動“當代青年學生視野中的公眾(zhong) 議題——吉大學子為(wei) 黨(dang) 的十八大建言獻策”主題征文實踐調研活動。通過當代青年學生的獨特視角,對當下公眾(zhong) 議題進行專(zhuan) 題性實踐調研和理論研究,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和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服務,提高青年學生的社會(hui) 責任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此項主題征文實踐調研活動將擇優(you) 選取作品在《吉林日報》上刊發係列理論與(yu) 調研文章,出版專(zhuan) 題論文集,推出《為(wei) 黨(dang) 的十八大建言獻策係列調研報告》上報中央有關(guan) 部門,為(wei) 黨(dang) 的十八大報告起草建言獻策。
開展“吉大故事”征集及校史文化尋訪活動。目前,校團委發動青年學子廣泛參與(yu) 校園文化的搜集、整理、加工、提煉。繼承吉大優(you) 良傳(chuan) 統,銘記吉大校園故事,培育校園文化新風,塑造校園文化新人。校團委與(yu) 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合作,引導全校師生廣泛征集能夠代表吉林大學深厚文化底蘊、催人奮進、感人至深的“吉大故事”,推出《吉大故事》係列叢(cong) 書(shu) 。通過征集活動,激發吉大師生愛校榮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進一步錘煉和提升吉大精神,凝聚廣大師生為(wei) 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貢獻力量。
二、構建文化育人的組織創新體(ti) 係,搭建青年文化建設平台
組織機構建設是青年文化建設與(yu) 創新體(ti) 係的載體(ti) 性平台,是深入開展第二課堂的創新模式,是打造具有時代特征和吉大特色的文化育人高地。
創建“吉林大學青年文化書(shu) 院”。近期,校團委在學校黨(dang) 委的領導下,整合資源,集中優(you) 勢,成立了吉林大學青年文化書(shu) 院。旨在聚集各學科精英,組建書(shu) 院導師團,搭建非實體(ti) 性的文化育人平台。青年文化書(shu) 院與(yu) “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緊密結合,麵向全校同學招募學員,重點選拔綜合素質突出、發展潛力較大的優(you) 秀青年學子進入書(shu) 院研修深造。現已開通“青年文化書(shu) 院博客群”、並進行了三期“青年文化書(shu) 院國學文化經典研讀”和兩(liang) 期 “青年文化書(shu) 院時政講壇”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和文化熏陶,著力培養(yang) “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著眼未來造就一批引領社會(hui) 風氣和推動中華複興(xing) 的民族精英。
創設“新媒體(ti) 引導青年學生研究中心”。校團委組織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教師和團委工作人員,從(cong) 青年學生的信息來源方式、聚集方式、利益訴求的表達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入手,組織力量深入研究以網絡為(wei) 代表的新媒體(ti) 對青年學生的影響,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教育引導團員青年合理利用新媒體(ti) ,打造具有時代精神、引領青年文化、健康向上、影響廣泛的校園網絡文化,進而向社會(hui) 推廣,引導社會(hui) 網絡文化不斷走向新型網絡文明。目前,研究中心與(yu) 學生工作部合作,開發基於(yu) 手機係統的“吉大通”網絡平台,正在調試階段,“吉大通”的麵世,將為(wei) 學生管理、思想引領及成長服務提供現實保障。
成立“大學生文化藝術拓展中心”。依托大學生藝術團,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傳(chuan) 統藝術及西方高雅藝術的深刻內(nei) 涵,強化原創校園文化作品建設,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提升校園文化品味。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普及,擴大高水平校園文化活動的受眾(zhong) 群體(ti) 和覆蓋麵,全麵提升廣大青年學子的文化藝術修養(yang) 和藝術鑒賞能力。綜合運用網絡等新媒體(ti) 手段,向社會(hui) 推出高層次校園文化作品,引導社會(hui) 風尚。注重各校區校園文化的交流,著力解決(jue) 校園文化校區不平衡問題。
三、構建文化育人的機製創新體(ti) 係,強化青年文化建設保障
體(ti) 製機製建設是青年文化建設與(yu) 創新體(ti) 係的製度性保障,完善的體(ti) 製機製建設將為(wei) 青年文化建設指引方向,為(wei) 促進青年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
創新學生參與(yu) 學校民主管理的規章製度。以《吉林大學大學生參與(yu) 學校民主管理實施辦法》(校發2010[394]號)為(wei) 統領,充分發揮“學生聽證委員會(hui) ”、“學生提案委員會(hui) ”、“教學質量監督與(yu) 服務委員會(hui) ”、“學生公寓管理與(yu) 服務委員會(hui) ”、“學生活動場館監督與(yu) 服務委員會(hui) ”和“學生食堂監督與(yu) 服務委員會(hui) ”的作用,加強與(yu) 相關(guan) 部門的聯係與(yu) 溝通,為(wei) 鍛煉和增強學生民主管理意識、建設和諧校園文化做出貢獻。本學期以來,吉林大學學生提案委員會(hui) 已完成有效提案20餘(yu) 項,全部得到學校相關(guan) 部門的解決(jue) 與(yu) 反饋。半數以上提案得到校領導的親(qin) 自批示,大大提高了提案的解決(jue) 效率。在深入實施各項製度的基礎上,吉林大學團委準備出版《大學生參與(yu) 學校民主管理》案例集,進一步明確以學生會(hui) 為(wei) 代表的學生組織“參與(yu) 學校民主管理,維護學生合法權益,豐(feng) 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職能。
創新開展誌願服務工作的規章製度。以《吉林大學深入開展誌願服務工作實施辦法》(校發2010[350]號)為(wei) 統領,推進《將誌願服務納入本科生課程體(ti) 係》,實現學生誌願服務工作全覆蓋。落實《吉林大學服務吉林發展與(yu) 東(dong) 北振興(xing) 行動計劃》中關(guan) 於(yu) 誌願服務工作的相關(guan) 要求,不斷完善誌願服務工作體(ti) 係。現已與(yu) 長春團市委合作,發起“吉林大學陽光愛心學校——關(guan) 愛長春市農(nong) 民工子女”活動。著力解決(jue) 農(nong) 民工子女學習(xi) 、心理、情感方麵的問題,促進社會(hui) 和諧,向全社會(hui) 播散“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服務精神。截止日前,“吉林大學陽光愛心學校——關(guan) 愛長春市農(nong) 民工子女”活動以確定對接服務小學20餘(yu) 所,開展誌願服務項目百餘(yu) 個(ge) ,其反映我校誌願者事跡的《吉大誌願之光——吉林大學誌願者的故事與(yu) 精神》一書(shu) 也即將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