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全站登陆入口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主辦  www.jingaoyuanzdp.com

kaiyun全站登陆入口網->工作簡報->學校工作簡報 -> 正文
第 37 期

 

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學校部編
2011年10月08日
 

“青少年民族團結交流萬(wan) 人計劃”——
2011年大學生暑期社會(hui) 實踐活動舉(ju) 行

  今年暑期,團中央先後組織全國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與(yu) 社會(hui) 觀察活動、少數民族大學生骨幹實踐鍛煉活動、各民族中學生暑期同心營(福建分營)、各民族中學生暑期同心營(陝西分營)等係列活動,共有1400名各民族青少年深入北京、河北、湖北、福建、陝西等地傳(chuan) 承愛國主義(yi) 精神的紅色聖地、承載改革開放偉(wei) 大成果的沃土,在觀察體(ti) 驗、實踐鍛煉中攜手共書(shu) 友情、共同成長。

  一、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與(yu) 社會(hui) 觀察活動

  活動以“認知中華民族,立誌報效祖國”為(wei) 主題,於(yu) 7月20日至7月30日間在湖北舉(ju) 辦,共有來自34個(ge) 民族的500名學生參加。

  活動以“感受大武漢,走進武陵山,挺進大別山,躍進大荊州”為(wei) 主要框架,精心設計了國情考察調研、追尋紅色足跡、開展誌願服務等豐(feng) 富多彩的實踐內(nei) 容。

  一是開展國情考察,進行專(zhuan) 題調研。活動事先確定了“青年視點——社會(hui) 調研專(zhuan) 項實踐活動”、“綠色同行——環保專(zhuan) 項實踐活動”、“中部崛起——探尋湖北作為(wei) 中部戰略支點專(zhuan) 項實踐活動”、“融入基層——‘三下鄉(xiang) ’專(zhuan) 題調研”、“心手相牽——誌願專(zhuan) 題調研”、“青春夢想——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專(zhuan) 題調研”、“紅色記憶——愛國主義(yi) 教育專(zhuan) 題調研”、“時代前沿——移動信息技術專(zhuan) 題調研”等八個(ge) 調研課題,各社會(hui) 實踐團隊結合自身特點和興(xing) 趣愛好,進行菜單選擇,帶著問題下去,帶著成果回來。這種問題導向型的調研模式受到學生們(men) 的普遍歡迎。活動期間完成了《武漢市江岸區兒(er) 童托管機構現狀分析》、《關(guan) 於(yu) 辛亥革命紅色旅遊景點保護程度的調查報告》等多篇調研報告。

  二是追尋紅色足跡,學習(xi) 革命精神。活動期間,學員們(men) 的腳步遍布了“第一將軍(jun) 縣”黃岡(gang) 市紅安縣、紅色聖地麻城以及武漢市內(nei) 各記錄中國革命光榮曆史的重要地點,緬懷革命先烈,重溫歲月崢嶸,從(cong) 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中國人民走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曆史必然性。

  三是開展誌願服務,在實踐中鍛煉成長。學生們(men) 深入當地社區、農(nong) 村、學校、企業(ye) ,利用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特長,開展誌願服務,展示了當代優(you) 秀大學生的素養(yang) 和風采。中南民族大學“火之舞”宜昌分隊來到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寶箭山小學,開展內(nei) 容豐(feng) 富、生動的義(yi) 務支教,讓100多位土家族的小學生看到了別樣的山外世界。

  四是開展“微訪談”和“微辯論”,碰撞思想火花。實踐活動的見聞激發了學生對社會(hui) 問題的深入思考。活動期間組織了多場“微訪談”和“微辯論”,讓學生在充分的思想交流碰撞中升華認識。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徐本禹、中南民族大學著名女書(shu) 專(zhuan) 家李慶福教授、廣西民族大學瑤族學生林偲等先後走進騰訊?大楚網直播室,通過微博與(yu) 博友分享感悟與(yu) 體(ti) 會(hui) 。活動的主題微博上每天都會(hui) 展開一場“微辯論”,各民族同學就區域協調發展更重內(nei) 生發展能力還是政府政策幹預、現代化是否會(hui) 威脅傳(chuan) 統文化、發展旅遊業(ye) 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利大於(yu) 弊還是弊大於(yu) 利等話題進行熱烈討論,從(cong) 而得出理性客觀的社會(hui) 觀察結論。

  此外,“中華民族園”、“紅色漂流瓶”、“民族團結大拚盤”等內(nei) 涵深刻、形式生動的特色活動,受到了各民族學生的歡迎。

  二、少數民族大學生骨幹實踐鍛煉活動

  活動以“向實踐學習(xi) ,向人民群眾(zhong) 學習(xi) ”為(wei) 主題,於(yu) 7月25日至8月3日在北京、河北兩(liang) 地舉(ju) 行。中國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學校第四期學員以及200名來自內(nei) 蒙古、廣西、四川、雲(yun) 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9個(ge) 省區35個(ge) 少數民族的大學生骨幹共同參加了活動。

  活動主要以社會(hui) 實踐為(wei) 主要方式進行,引導大學生骨幹在實踐中共同受教育、長才幹。

  一是培塑理想信念的紅色教育。此次實踐活動通過理論學習(xi) 與(yu) 社會(hui) 觀察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國近現代曆史,理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走向成功的曆史必然性,從(cong) 而更加堅定跟黨(dang) 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理想信念。陸昊同誌親(qin) 自授課,與(yu) 同學們(men) 就如何學習(xi) 貫徹胡錦濤總書(shu) 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及當代大學生的正確成長路徑等問題進行了座談交流。中央黨(dang) 校辛鳴教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李忠尚教授分別圍繞如何學習(xi) 貫徹胡錦濤總書(shu) 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新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國道路等主題進行理論輔導。在北大紅樓、西柏坡紀念館和中共中央舊址,同學們(men) 舉(ju) 行了相關(guan) 紀念活動,聆聽老紅軍(jun) 、老黨(dang) 員結合親(qin) 身經曆講述黨(dang) 的革命曆史,詳細了解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的傳(chuan) 播曆程,重溫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全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前最光輝的一頁。7月27日,同學們(men) 主動提出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yi) 式,集體(ti) 高唱國歌伴隨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二是砥礪意誌品質的實踐鍛煉。社會(hui) 實踐不僅(jin) 提供給大學生運用、檢驗、深化所學理論知識的機會(hui) ,也是磨練大學生意誌品質的舞台。在此次實踐鍛煉活動中,全體(ti) 學員分為(wei) 4個(ge) 小分隊、12個(ge) 班級,分赴平山縣4個(ge) 鄉(xiang) 鎮、12個(ge) 村與(yu) 當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開展以“一次勞動、一次慰問、一次服務、一次座談、一次支教”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誌願服務和生產(chan) 鍛煉活動。具體(ti) 參與(yu) 村內(nei) 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活動,走訪慰問村內(nei) 的老黨(dang) 員、老戰士、貧困家庭、留守兒(er) 童,幫助村黨(dang) 支部、村委會(hui) 對群眾(zhong) 進行黨(dang) 的方針政策的宣傳(chuan) ,親(qin) 身體(ti) 驗基層的群眾(zhong) 工作和處理群眾(zhong) 事務的方法,為(wei) 村內(nei) 兒(er) 童進行教學、講座或文娛活動等。8月1日晚上,各民族同學攜手在平山縣陳家裕村組織了以“黨(dang) 旗引領成長、青春奉獻祖國”為(wei) 主題的匯報演出,共同唱響“相親(qin) 相愛一家人”的和諧團圓之歌。

  三是深化社會(hui) 認識的參觀考察。為(wei) 引導、幫助大學生骨幹用曆史的眼光觀察、看待社會(hui) 現象和社會(hui) 問題,充分了解和感受國家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正確認識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堅定成才報國的信心和信念,我們(men) 在社會(hui) 實踐活動組織了豐(feng) 富的參觀考察,並在考察中組織開展深入的思考、討論。在北京活動期間,學員們(men) 參觀了中國移動、百度、新浪、騰訊等一批代表現代經濟發展前沿的高科技企業(ye) 以及順義(yi) 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感受了我國現代農(nong) 業(ye) 、工業(ye) 、服務業(ye) 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河北期間,除深入當地農(nong) 村參觀考察之外,還組織參觀了“首鋼京唐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曹妃甸新區、曹妃甸25萬(wan) 噸級礦石碼頭等,全麵感受河北農(nong) 村、城市不同的發展階段、發展模式透露出來的勃勃生機。

  四是升華實踐成果的交流討論。為(wei) 能夠在有限的實踐活動時間了取得更好的鍛煉效果,我們(men) 在學員在聽取陸昊同誌講話、學習(xi) 辛民教授學習(xi) “七一”講話輔導報告、聽取李忠尚教授“第三條道路”主題報告、聽取湖北省委黨(dang) 校教授“當代大學生如何堅持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主題報告、參觀北大紅樓及順義(yi) 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後,都組織了分組交流討論,讓學員們(men) 在學習(xi) 、考察後的第一時間整理收獲、交流感悟。。8月3日下午,12個(ge) 社會(hui) 實踐小組分別把自己10天來的社會(hui) 實踐過程與(yu) 收獲做了匯報、展示,匯報材料形式生動、感情豐(feng) 滿。北方民族大學的阿迪力江代表實踐小組在匯報會(hui) 上表達了他們(men) 對社會(hui) 實踐地——河北平山縣溫塘鎮幾位小學生的承諾,激起全場共鳴。

  五是召開“向實踐學習(xi) 、向人民群眾(zhong) 學習(xi) ”主題論壇。為(wei) 引導全體(ti) 學員進行更加深刻的思考和總結,我們(men) 聯合新浪公司,於(yu) 8月3日上午在北京大學舉(ju) 行了主題論壇,邀請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媒體(ti) 工作者、高校團委書(shu) 記、北大支教團成員等嘉賓與(yu) 大學生骨幹一起暢談實踐鍛煉經曆,討論如何確立正確的群眾(zhong) 觀點,向實踐汲取營養(yang) ,向人民群眾(zhong) 學習(xi) 智慧。論壇采用全程微博直播的方式進行,吸引了很多“博友”在線關(guan) 注。

  三、各民族中學生暑期同心營(福建分營)

  活動以“同是一家人,共愛我中華”為(wei) 主題,於(yu) 7月16日至7月25日在廈門、泉州等地舉(ju) 辦,共有來自新疆、西藏、內(nei) 蒙古、廣西、寧夏等9個(ge) 省、自治區18個(ge) 少數民族的130名優(you) 秀中學生和福建省130名品學兼優(you) 的漢族、佘族中學生,以及40名集美大學誌願者參加。

  針對中學生知識接受的特點,並充分結合福建當地的教育資源,此次同心營共設計了五個(ge) 篇章的活動。活動以參觀考察為(wei) 主,寓教於(yu) 樂(le) ,使各族學生在參觀中開拓視野、在活動中加深友誼、在實踐中促進團結。

  一是感受紅土地,堅定政治信仰。為(wei) 讓同學們(men) 感受革命戰爭(zheng) 年代紅土地“二十年紅旗不倒”的革命豪情,堅定永遠跟黨(dang) 走的理想信念,我們(men) 精心組織同心營全體(ti) 成員參觀龍岩上杭古田會(hui) 址,瞻仰古田會(hui) 議紀念館、在古田會(hui) 址重溫入團誓詞,並安排當地的中學生代表與(yu) 同心營全體(ti) 營員結對,進行紅歌大比拚。同學們(men) 還走進紅色村莊,拜訪了老黨(dang) 員、老紅軍(jun) 家庭,聽老一輩革命家講述了革命戰爭(zheng) 故事。在已有90歲高齡的老黨(dang) 員老紅軍(jun) 廖鴻春家裏,營員們(men) 聽老紅軍(jun) 講過去的戰爭(zheng) 故事,聽他們(men) 講述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生活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是感受嘉庚精神,弘揚愛國主義(yi) 。為(wei) 讓同學們(men) 感受嘉庚先生的“誠毅”精神,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活動中特意組織同心營全體(ti) 成員參觀集美大學校史展覽館、陳嘉庚語錄碑廊、嘉庚雕像、“誠毅”校訓石雕群、南極石等,走進嘉庚先生故居、鼇園、嘉庚紀念館等著名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聽取了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林忠陽為(wei) 學生們(men) 作的嘉庚愛國精神主題講座,進行嘉庚精神主題學習(xi) 討論。

  三是感受海西建設,體(ti) 會(hui) 祖國發展。為(wei) 讓同學們(men) 通過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來感受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偉(wei) 大祖國的輝煌成就,我們(men) 組織同心營全體(ti) 成員走進廈門、泉州,領略廈門的鷺島城市風光,回顧泉州海上絲(si) 綢之路起源的輝煌。在廈門,營員們(men) 領略到了改革開放30年來一個(ge) 偏僻落後的小海島到如今現代化城市的嶄新蛻變;在泉州海交館宗教石刻,營員們(men) 也感受了民族大融合為(wei) 古代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所帶來的巨大推動力。

  四是感受客家文化,體(ti) 驗家庭民俗。為(wei) 讓營員更直觀地體(ti) 驗福建多元文化的開放性、包容性,活動中安排了兩(liang) 次不同的民宿體(ti) 驗。一是營員身著各民族服裝與(yu) 結對家庭見麵,參加由結對家庭安排的體(ti) 驗活動。二是安排營員參加了由團南靖縣委組織的走訪民居交流活動,參觀世界文化遺產(chan) ——福建土樓,深入了解客家族群的遷徙曆史,體(ti) 認多族群、多文化的融合結晶,親(qin) 身領會(hui) 中華民族血脈聯係的強韌。

  五是感受民族情誼,共促民族團結。為(wei) 增進各民族學生間的深厚情誼,切實感受“中華民族是一家,各族兒(er) 女心連心”的血脈親(qin) 情,我們(men) 安排同心營全體(ti) 成員進行團隊素質拓展,開展了團隊創建、“我們(men) 是快樂(le) 一家人”等活動,舉(ju) 行了“同是一家人、共愛我中華”主題班會(hui) ,邀請集美大學政法學院教授梅進祿作民族團結主題講座。

  四、各民族中學生暑期同心營(陝西分營)

  同心營(陝西分營)以“同是一家人,共愛我中華”為(wei) 主題,於(yu) 2011年7月28日-8月5日在陝西舉(ju) 行,共有自10省(區)、19個(ge) 民族的260名中學生參加。

  同心營開展了民族團結講座、延安紅色之旅、家庭民宿體(ti) 驗、體(ti) 驗現代科技、參觀世界園藝博覽會(hui) 、民族大聯歡主題晚會(hui) 等主題活動。

  一是難忘的紅色之旅。活動期間,組織營員前往革命聖地延安,參觀了棗園、楊家嶺、王家坪、鳳凰山革命舊址,瞻仰了延安革命紀念館,開展了魅力延安專(zhuan) 題講座,聆聽了現場教學課《紀念白求恩》,重溫了黨(dang) 在延安的光輝曆史,加深了對偉(wei) 大的延安精神的理解,使營員更加深入的了解黨(dang) 、更加堅定的追隨黨(dang) 。

  二是鮮活的民宿體(ti) 驗。為(wei) 了增加營員們(men) 的感情,讓少數民族營員了解內(nei) 地生活習(xi) 慣,利用1天時間(1個(ge) 晚上,1個(ge) 白天),開展了民宿活動,將營員按少數民族與(yu) 漢族學生結成“一對一”對子,由當地營員家長接送回家,自行安排營員一天的生活、遊玩、交流,增進少數民族學生與(yu) 漢族學生間的了解和友誼。

  三是勵誌參觀訪問。在西安,組織營員集體(ti) 參觀了“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精彩紛呈的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hui) 、精端科技匯集的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感受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曆史文化,體(ti) 驗了跨越經濟文化、科技環保、多元精彩的博覽盛會(hui) ,了解了豐(feng) 富的航天知識,增強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對偉(wei) 大祖國的自豪感,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使命感,為(wei) 中學生樹立崇高遠大理想打下了堅實基礎。

  四是豐(feng) 富的文化活動。同心營邀請陝西師範大學王欣教授為(wei) 營員作了中華民族的形成與(yu) 發展專(zhuan) 題講座,舉(ju) 行了“永遠跟黨(dang) 走”演講比賽,組織營員觀看了反映大學生支教誌願行動的電影《美麗(li) 的山茶花》,開展了民族大聯歡晚會(hui) ,並依托主題班會(hui) 組織學生學習(xi) 交流,豐(feng) 富的文化活動使營員在輕鬆活潑的氛圍中實現了良好的溝通交流。

  五、活動效果與(yu) 收獲

  四個(ge) 交流活動在參與(yu) 學生上兼顧了代表性和普遍性,在活動主題上緊扣愛國和團結,在活動形式上針對不同隊伍參與(yu) 學生的特點做有針對性的設計,讓每一位學員都真正有所收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鍛煉效果。

  一是堅定了信念,增強了對黨(dang) 領導各族人們(men) 走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理解和認同。集中理論學習(xi) 讓學員們(men) 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黨(dang) 的領導、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曆史必然性,參觀考察活動讓學員們(men) 充分認識到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取得的偉(wei) 大成就。河海大學宋文波同學說:“之前在網絡上看到一些質疑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言論,自己也常常會(hui) 陷入一些小的疑惑。這次實踐鍛煉活動中,陸昊老師和其他幾位老師的講座讓我從(cong) 根本上消除了這些疑惑,幾天的參觀考察進一步驗證了幾位老師教給我們(men) 的理論。”新疆警官高等專(zhuan) 科學校學生帕麗(li) 丹說,“幾天的參觀考察,收獲了很多信心。相信自己的家鄉(xiang) —新疆,也會(hui) 和全國其他省份一樣,在有特色、有步驟的發展中更加繁榮。”

  二是促進了民族團結,增強了各族青少年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活動期間的朝夕相處讓所有營員互相之間對彼此的民族文化有了更加直接的了解,也進一步加深了他們(men) 對中華民族的感情。壯族營員黃榮波說“在同心營裏看到這麽(me) 多民族的同學,聽他們(men) 講自己的民族故事,一下子就有了很深的印象。”納西族營員代飛說:“通過老師的講座,還有參觀學習(xi) ,我和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明白了各個(ge) 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我們(men) 都是一家人。”柯爾克孜族同學阿日帕堤?吉恩西說:“不同的民族蘊含著不同的文化,麵對不同的文化,我們(men) 要學的是尊重,是理解,因為(wei) 我們(men) 都是中國人。”

  三是培養(yang) 了與(yu) 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中學生同心營和大學生社會(hui) 觀察、實踐活動,都安排了民宿和參加生產(chan) 勞動的環節,很多從(cong) 未進過農(nong) 村的學生,在與(yu) 當地群眾(zhong) “同吃、同住、同勞動”中對農(nong) 村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感情。上海交通大學的顧錁同學說,“到了農(nong) 村,和村民一起工作、勞動之後,我們(men) 對以前在書(shu) 本上、報紙上看到的名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才開始慢慢體(ti) 會(hui) 到,什麽(me) 是對農(nong) 村、農(nong) 民的真實情感。”天津醫科大學的陳璐同學說,“在河北農(nong) 村的實踐鍛煉更加堅定了自己畢業(ye) 後到基層農(nong) 村,投身於(yu) 農(nong) 村醫療事業(ye) 的誌向。相信自己的所學,會(hui) 在廣大農(nong) 村有用武之地,也相信自己的人生,會(hui) 因為(wei) 紮根於(yu) 農(nong) 村而更有意義(yi) 。”

  四是激發了學員們(men) 求知的渴望和立誌建設家鄉(xiang) 、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四次活動中都安排了豐(feng) 富的參觀考察內(nei) 容,一些建設和發展較好的城市、經濟區以及部分高科技企業(ye) ,給學員們(men) 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珞巴族的中學生營員仁增次珍說:“廈門真漂亮。我一定要好好學習(xi) ,以後也要在家鄉(xiang) 設計建造出比這裏還要漂亮的城市。”山西大學的趙瑞政同學說:“實踐鍛煉活動讓我們(men) 更近距離地了解了革命前輩流血犧牲的悲壯、感受了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成就,也看到了還處於(yu) 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農(nong) 村的發展麵貌。我覺得我們(men) 是幸運的一代,也是責任深重的一代。”

  幾項實踐交流活動主題鮮明、籌備充分,其形式和效果都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多個(ge) 媒體(ti) 的高度評價(jia) 。湖北省委書(shu) 記李鴻忠同誌親(qin) 筆給在湖北實踐鍛煉的同學回信,在信中勉勵大家“身”入基層,“心”入群眾(zhong) ,深入實踐、考察,湖北的建設和發展建言獻策。各活動舉(ju) 辦地都成立了以政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構成的工作協調小組,保證所有活動得以安全、有序地進行。湖北省預先製定了醫療保障“村—鎮—縣—省”四級預案,使得突發重病的藏族嘎瑪赤列同學在最短的時間內(nei) 得到最妥善的治療。

  活動開展期間,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等中央主要新聞媒體(ti) 對活動情況給予特別關(guan) 注和及時報道。7月26日,湖北日報頭版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與(yu) 社會(hui) 觀察”活動進行了報道;7月27日,人民日報以《青春在實踐中閃光》為(wei) 題,整版報道了相關(guan) 交流實踐活動開展情況;中國青年報、福建日報、河北日報、陝西日報、楚天都市報等都在顯要位置分別對幾項活動做了深入報導,對交流實踐活動的形式、內(nei) 容、效果予以充分肯定。

  充分利用網絡媒體(ti) ,擴大活動影響力也是幾次活動共同的特點。全國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與(yu) 社會(hui) 觀察活動、“大骨班”實踐鍛煉活動分別與(yu) 騰訊公司、新浪公司深入合作,在實踐隊伍出發前都注冊(ce) 了微博賬戶,記錄、發布學員們(men) 每天的實踐活動、心得體(ti) 會(hui) 等。主題微博不僅(jin) 受到全體(ti) 學員的追捧,也受到了社會(hui) 各界人士的廣泛關(guan) 注。據初步統計,兩(liang) 支隊伍實踐活動期間,共有超過千名微博用戶參與(yu) 話題討論。僅(jin) “大骨班”四班的微博,在活動期間就收到70餘(yu) 位網友的近200條評論。實踐鍛煉活動的主題論壇和活動總結也首次采用了“微博牆”的方式,全程在網上直播。這些新的宣傳(chuan) 方式把實踐鍛煉活動更近距離地展現給所有關(guan) 心社會(hui) 實踐、關(guan) 心大學生成長的人士麵前,也向參與(yu) 實踐鍛煉的學員們(men) 傳(chuan) 遞了全社會(hui) 的關(guan) 注和期待,成為(wei) 他們(men) 自身成長、進步的動力來源。

 
 相關鏈接:
[學校工作簡報 第36期]2011“微說三下鄉”現在進行時
[學校工作簡報 第35期]“與信仰對話——萬場黨史報告進校園”活動階段性通報
[學校工作簡報 第34期]“走進美好新家園”--全國百所高校學生記者四川地震災區行活動成功舉行
[學校工作簡報 第33期]上海大學生何以“結緣”理論學習--上海大學生學習踐行理論紀事
[學校工作簡報 第32期]創新黨史宣教方式 傳承革命精神--全國大學生“黨史我來講”主題團日展示活動側記
kaiyun全站登陆入口網
版權所有: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E-mail:gqt@jingaoyuanzdp.com
地址:中國北京前門東大街10號    郵編: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