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家園”社區服務中心“三種模式”見成效
編者按:近期,團深圳市委在社區服務中推行“三種模式”,完善“社工+義(yi) 工”聯動機製。現將有關(guan) 做法刊發如下,供各地學習(xi) 借鑒。
團深圳市委在社區服務中采取“綜合團委+團員”、“活動陣地+青年”、“服務中心+社區”的“三種模式”,完善“社工+義(yi) 工”聯動機製,加快推進“青春家園”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7家“青春家園”,年內(nei) 達20家,將進一步完善區、街道、社區等層級化團組織聯動、各類社會(hui) 組織等非層級化組織踴躍參與(yu) 的工作機製。
1.“綜合團委+團員”模式,麵向團員開展常態化服務。堅持黨(dang) 建帶團建,深入實施“紮根凝聚”和“固本強基”工程,推動“青春家園”積極承接社區綜合團委職能,讓社區團員找到“組織”。如鬆崗街道東(dong) 方社區“青春家園”打造團專(zhuan) 屬陣地,加強對轄區“兩(liang) 新”團組織領導,累計開展“生命力工程”活動52次,參加團員人數達12526人次,被評為(wei) 廣東(dong) 省團建創新獎。
2.“活動陣地+青年”,麵向青年開展特色化服務。突出“青春家園”麵向青年的特色和優(you) 勢,整合周邊資源,將“青春家園”打造成思想德育教育、權益保障、創業(ye) 實踐等青年工作的綜合性陣地。如公明街道薯田埔社區“青春家園”依托社區實體(ti) 活動陣地,開展七彩心理坊、素質學堂、青春嘉年華、開心農(nong) 場、烘焙坊、青工E計劃、綠蔭家園等29項特色服務,覆蓋青年達2萬(wan) 人。
3.“服務中心+社區”,麵向社區開展多元化服務。“青春家園”依托原有的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積極爭(zheng) 取民政部門的指導和支持,按照不同的社區類型,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公益服務、自助互助服務等11項基本服務項目。如阪田街道萬(wan) 科城社區“青春家園”依托社區服務中心3層約700平方米的場地,建立了實體(ti) 藏書(shu) 超過10000冊(ce) 、電子藏書(shu) 超過50000冊(ce) 的社區圖書(shu) 館,針對社區不同人群開展青少年課業(ye) 輔導、誌願服務、浪漫舞會(hui) 、扶老助殘等36項服務,服務社區人民群眾(zhong) 超過2萬(wan) 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