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團委積極探索利用新媒體(ti) 開展
思想引領工作
當前,青年學生的社會(hui) 生活方式呈現多樣化、個(ge) 性化和斷點化特征,青年學生的思維方式更加活躍、利益訴求更加具體(ti) 、組織形式更加複雜。如何抓住青年學生的這些特點變化,更加有效地開展青年引領工作,增加學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組織對青年學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是學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的一個(ge) 重要命題。為(wei) 此,浙江大學團委積極利用新媒體(ti) 手段開展大學生思想引領工作,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堅持媒體(ti) 力量整合,建設全覆蓋的新媒體(ti) 應用平台
浙江大學校團委主動將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的新媒體(ti) 建設工作,納入到學校整體(ti) 信息化建設框架中,贏得學校各部門的支持和參與(yu) ,目前已經建立了"兩(liang) 網三平台"的新媒體(ti) 應用平台。
1.聯合校圖書(shu) 信息中心推出"新青年在線"校園文化傳(chuan) 播網站,建設了10餘(yu) 個(ge) 校園文化欄目,將線下的校園文化活動和文化數據資源進行整合和移植,實現校內(nei) 數據庫資源、校園品牌文化資源和學生原創資源的有機結合,形成校內(nei) 文化學術資源的分享與(yu) 共享。
2.結合學校統一門戶myzju的建設,團委設計了構架基於(yu) myzju應用的網絡團支部,將素拓認證、活動審批、信息發布、競賽報名等都集成到一個(ge) 平台,使團組織的育人工作架構完整地移植到學校公共平台上,突出用戶的參與(yu) 性和互動性,實現學生在校事務的一鍵式導入。
3.聯合青年時報斥資近百萬(wan) 在全省首推"青年通"多媒體(ti) 信息發布平台,在紫金港校區全部宿舍布點42個(ge) ,實時發布校內(nei) 學習(xi) 安排、就業(ye) 指南、生活娛樂(le) 和活動參與(yu) 等資訊,實現用戶線下活動參與(yu) 和網絡活動申報的有機結合。
4.聯合中國移動推出"蠟筆校訊",利用飛信、彩信推送的方式,免費向學生發送校園實用生活信息、創新創業(ye) 活動、經典名著導讀等內(nei) 容,實現傳(chuan) 統傳(chuan) 播渠道與(yu) 手機終端的有機結合。目前,該平台用戶達到5000餘(yu) 人,覆蓋全體(ti) 專(zhuan) 職團幹部、基層團支書(shu) 和訂閱用戶,共發送飛信近500條、彩信百餘(yu) 條。
5.利用校媒網的網絡資源,基於(yu) 安卓手機用戶發布了移動客戶端--求是青梅。該平台采用欄目入駐形式,聯合學生社團、校園新聞隊伍,通過欄目分包設置和線下采編,將校園資訊、校園原創文化等內(nei) 容植入手機,使手機用戶能實時瀏覽。目前,該平台的用戶達到1150餘(yu) 人。
二、堅持思想植入,開發多種文化產(chan) 品
在網絡平台建設的基礎上,浙江大學校團委積極探索新媒體(ti) 的內(nei) 容延展和產(chan) 品植入,強調從(cong) 內(nei) 容采編向產(chan) 品製造轉變,開發"三個(ge) 係列"的校園文化品牌。
1.開發"悅@"係列文化產(chan) 品。開發《浙大·悅讀》讀本、《浙大·悅聲》、《浙大·悅影》畫報,向廣大師生推送經典的書(shu) 目、電影、音樂(le) 等文化產(chan) 品,以《悅讀》欄目為(wei) 例,邀請知名教授、青馬學員等撰寫(xie) 推介圖書(shu) ,共出版《悅讀》係列刊物14季,推介發表書(shu) 評200餘(yu) 冊(ce) ,直接受眾(zhong) 人數超過10000人,許多學生通過《悅讀》的書(shu) 目介紹養(yang) 成讀經典、讀名著的良好習(xi) 慣。
2.推出"浙大N點"係列評論欄目。組建了學生評論員隊伍,開辟了《視點》、《力點》、《浙一點》評論專(zhuan) 題,通過對校園生活中的事件、人物的訪談、評論,開展麵對麵的引導和教育。目前,《視點》欄目已製作12期,深度解讀校內(nei) 外熱點問題,如火車票、閃訊門等;《力點》欄目已製作13期,聚焦社會(hui) 熱點,如養(yang) 老金困局、燈光上網技術等;《浙一點》已製作3期,主要反映校內(nei) 學生關(guan) 注的現象,如自行車停放問題等。
3.推動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體(ti) 係微博建設。截止2013年11月,全校有建製的團組織微博數量為(wei) 700餘(yu) 個(ge) ,其中浙大團委騰訊官方微博已發微博540餘(yu) 條,擁有粉絲(si) 1920餘(yu) 個(ge) ;浙大團委新浪官方微博已發微博770餘(yu) 條,擁有粉絲(si) 1310餘(yu) 個(ge) ;浙大新青年傳(chuan) 媒新浪官方微博已發微博2120餘(yu) 條,擁有粉絲(si) 1810餘(yu) 個(ge) ;下屬團學組織(如浙江大學學生會(hui) 、學生綠之源協會(hui) 、雛鷹誌願者協會(hui) 、浙江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hui) 等)均建立了官方微博;團幹部個(ge) 人微博數量已達150餘(yu) 個(ge) 。此外,浙大團委的公共微信平台也已開通。
4.此外,學校團委還推出《我們(men) 的雜質》、《花YOUNG年華》電子期刊、"團幹開講"動漫產(chan) 品、《大鵬當支書(shu) 》漫畫口袋書(shu) 等品牌文化產(chan) 品,均在學生中得到了較大的反響。同時,注冊(ce) 啟用基於(yu) 品牌傳(chuan) 播的人人網、新浪微博主頁,目前"浙大悅讀"人人帳號訪問量達42670人次
三、堅持學生主體(ti) ,引導學生參與(yu) 新媒體(ti) 工作
浙江大學校團委在新媒體(ti) 工作開展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ti) 作用,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製作團隊主動調查、了解青年學生中的各種現實需求,用學生的視角來觀察校園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做出理性的分析和解答。
1.在2010年團中央開展分類引導青年試點工作後,校團委在原有宣傳(chuan) 隊伍基礎上,組建新媒體(ti) 的工作隊伍--浙大.新青年傳(chuan) 媒。該組織突破傳(chuan) 統的傳(chuan) 播模式,堅持從(cong) "小眾(zhong) 覆蓋"入手,吸引青年學生的主動參與(yu) ,以"思想植入"的方式倡導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幫助青年學生形成客觀、理性的社會(hui) 認知。
2.積極關(guan) 注學生的反饋情況,通過現場推廣活動、網站留言討論、用戶體(ti) 驗等形式,不斷調整傳(chuan) 播內(nei) 容,使文化產(chan) 品更加符合學生的接受思維。比如在《浙大N點係列.力點》欄目中,學生製作團隊"用我們(men) 的力量解讀世界",把社會(hui) 熱點、網絡熱議、人物焦點、人生哲思等進行分類,先從(cong) 主流媒體(ti) 引入事件人物,用中立態度進行評價(jia) ,然後提出自身觀點,引導學生的深入思考。這種做法,既避免了信息來源的不真實性,也克服了傳(chuan) 統的灌輸慣性,從(cong) 學生自己的觀點來解決(jue) 學生的疑問,讓學生感到更加真實可信,在潛移默化中傳(chuan) 達了價(jia) 值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