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團委指導開發設計
全國首款高校勵誌正能量公眾(zhong) 平台
“早上好,我是叫醒夢想的鬧鍾!你是吉林大學今天第361個(ge) 起床的人!你擊敗了全校其他67832人。”這是吉林大學化學學院大二學生早上收到的早起簽到回複。“這個(ge) 太有意思了!每當看到這個(ge) 平台我都能量滿滿的,看來隻要每天一點點努力,夢想其實並不那麽(me) 飄渺!”
近日,在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吉林大學委員會(hui) 的指導下,依托校社團聯合會(hui) 資源,吉林大學3名學生獨立開發的全國首款高校勵誌正能量公眾(zhong) 平台“同學,還睡呀!”迅速得到同學們(men) 熱捧。該平台在上線10小時內(nei) 用戶突破1000人。目前用戶3819人,信息回複過2萬(wan) 餘(yu) 條。
平台現已推出四種功能:一是為(wei) 提倡學生養(yang) 成健康生活習(xi) 慣的早起簽到功能。當學生回複數字1時,後台會(hui) 自動進行排序並回複“恭喜!你是吉林大學今天第24個(ge) 起床的少年!現在睡覺你將做夢,現在起來你將實現夢!”現在大學生慣於(yu) 賴床逃課,平台針對大學生的個(ge) 性與(yu) 特點設計功能以激勵學生養(yang) 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並逐步引導廣大同學們(men) “養(yang) 成好習(xi) 慣,成就真夢想”。目前,早起簽到功能每天已號召500多名學生早起。吉林大學文學院大三同學王禎晗在使用了簽到排序功能後興(xing) 奮地講“每天起床簽到看排行榜,我就會(hui) 渾身充滿正能量!讓我覺得夢想就在身邊,隻要通過一步一步努力就可以實現。”二是為(wei) 促進學科交叉,培養(yang) 學生合理知識結構的一分鍾講堂功能。該功能為(wei) 學生提供知名校友、資深教授、優(you) 秀學子與(yu) 大家分享為(wei) 人為(wei) 學經驗的語音。平台充分發揮吉林大學的綜合學科優(you) 勢,讓同學們(men) 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全麵的綜合素質,為(wei) 學生提供學習(xi) 的榜樣和奮鬥的動力。商學院大三張同學在使用後表示“在為(wei) 微信中居然能聽到孫正聿教授的鼓勵,太激動了!”三是為(wei) 弘揚主流價(jia) 值觀、傳(chuan) 播校園勵誌信息的正能量站功能。該功能以圖片、文字、音樂(le) 形式邀請學生家長、學校後勤服務人員為(wei) 同學提供校園正能量。同學們(men) 表示這個(ge) 平台的元素裏裏外外都散發著一股地地道道的校園範兒(er) 。還有同學說到,平台裏傳(chuan) 遞的正能量都很“接地氣”,給人很實在的感覺,尤其在微博、人人等新媒體(ti) 信息雜亂(luan) 的情況下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精致的信息。一位家長主動為(wei) 我們(men) 錄製,她講到“孩子們(men) ,你們(men) 是家長最大的希望,好好享受大學生活,我們(men) 永遠愛你們(men) !”四是為(wei) 切實服務學生學習(xi) 生活的實用信息功能。該功能包括空自習(xi) 室查詢、校內(nei) 通知、外賣電話等貼近同學生活、滿足同學具體(ti) 需求的信息。該功能平台注冊(ce) 於(yu) 騰訊公司的微信公眾(zhong) 平台(微信號:jluhsy),基於(yu) 微信的基本功能實現和特定群體(ti) 的文字、圖片、語音的溝通與(yu) 互動,並通過“開發模式”進行後台獨立編程設計進而實現個(ge) 性化的功能服務。
平台自推出以來受到吉林大學以及其他高校學生熱議,新華社、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吉林電視台、吉林日報等多家媒體(ti) 對平台進行報道。對校園文化建設和高校青年思想引領產(chan) 生了積極意義(yi) :
一、堅持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正麵引導青年學生。平台堅持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針對學生的時代特性,通過學生喜聞樂(le) 見的傳(chuan) 播形式,在校園中突出時代主旋律。通過“影響行為(wei) ——改變習(xi) 慣——傳(chuan) 播思想——樹立信念”的路徑分層級逐步影響當代大學生,將“中國夢”具象化到每個(ge) 學生的學習(xi) 生活中,讓學生們(men) 通過自身每天的點滴改變感受到中國夢不是躺著空想、空談,而是起來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去奮鬥、去實現。
二、注重新媒體(ti) 產(chan) 品的影響力和普遍性,讓青年主動接受覆蓋。該平台由高校學生組織自行設計運營,在校團委的指導下實現了團的新媒體(ti) 使用從(cong) 內(nei) 容供應向產(chan) 品供應的轉變。在內(nei) 容供應上,團隊精心設計了許多符合時代特征的原創作品,將勵誌教育和價(jia) 值觀教育寓教於(yu) 無形。在培養(yang) 青年人社會(hui) 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時,增強了其文化素養(yang) 和人文關(guan) 懷。在內(nei) 容推廣上,平台所選素材源於(yu) 學生,作用於(yu) 學生。充分利用朋輩溝通便捷性、信息獲取直接性、危機幹預靈活性等優(you) 勢,以興(xing) 趣為(wei) 主導讓高校青年主動接受覆蓋。
三、創新話語體(ti) 係和活動形式,以當代青年喜聞樂(le) 見的形式交流。平台結合當今校園內(nei) 90後學生的時代特性,深入挖掘同學喜好,利用微信平台本身的潮流和時尚魅力開展活動。許多同學表示在人人網、微博等傳(chuan) 統新媒體(ti) 交流時會(hui) 感覺到信息量過大,充斥著太多垃圾信息,使自己感到麻木與(yu) 煩躁,而該平台精心設計和篩選出專(zhuan) 屬高校學生具有文藝氣息和校園特色的正能量信息讓大家眼前一亮。平台將手機、現有社交平台、線下校園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利用高校學生喜愛“爭(zheng) ”的特點,讓各種功能更像遊戲,給同學們(men) 帶來自豪感和成就感,把有意義(yi) 的事情做得更有意思。
四、拓寬青年學生輿情搜集渠道,有效的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在日常學習(xi) 生活中,平台根據同學回複的信息分析出高校青年在常態下的關(guan) 注點和對社會(hui) 事件的思想動態。在重大突發事件上,平台充分發揮新媒體(ti) 技術傳(chuan) 播快、受眾(zhong) 廣的特點。例如在此次雅安地區地震災害中,平台迅速推送信息並開設為(wei) 雅安祈福的新功能,在地震發生2天內(nei) 號召在校學生參與(yu) 線下祈福活動和賑災義(yi) 演,募集善款186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