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全站登陆入口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主辦  www.jingaoyuanzdp.com

kaiyun全站登陆入口網->工作簡報->學校工作簡報 -> 正文
第 18 期

 

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學校部編
2013年04月15日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創新構建
全程累進式課外育人模式

  課外育人是高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是高校提升人才培養(yang) 質量的有效渠道。隨著高等教育大眾(zhong) 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如何全麵拓展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是高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組織麵臨(lin) 的新課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團委自2006年開始,圍繞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yang) 目標,科學探索本科生學業(ye) 生涯演進規律,構建了學業(ye) 生涯教育、科研訓練和社會(hui) 實踐三個(ge) 全程累進式工作平台,形成了學分化驅動、項目化運行、網格化管理及信息化保障的“四化一體(ti) ”式過程管理體(ti) 係。通過在全校2009級至2012級共22890名本科生中的全麵實施,促進了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yang) 質量的整體(ti) 提升,學生課外實踐成果得到中央領導同誌的重要批示,《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等9次報道相關(guan) 工作內(nei) 容。

  一、構建全程累進式學業(ye) 生涯教育平台

  本科生學業(ye) 生涯是其發展周期中的特定階段,其發展目標要服從(cong) 服務於(yu) 學生整體(ti) 性成長目標,其發展規律受到外部社會(hui) 環境、學校教育環境、人際生活環境等多方麵因素的影響。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麵向大一學生開設“大學生學業(ye) 生涯與(yu) 素質拓展指導”課,課程分理論環節和實踐環節兩(liang) 部分。其中,理論環節授課內(nei) 容主要包括“製定學業(ye) 生涯規劃”、“拓展專(zhuan) 業(ye) 素質”、“融入社會(hui) 舞台”等,實踐環節重點通過學生自我學業(ye) 生涯教育活動完成,針對學生不同發展階段的成長訴求,創新了一體(ti) 化分層次自我教育體(ti) 係。在實施過程中,要求一年級開展“校友引領我成長,青春擦亮太陽石”活動,通過校友成長故事進行學業(ye) 生涯教育,幫助學生實現大學文化融入,確立學業(ye) 生涯目標;二年級開展“我的未來我規劃”、“專(zhuan) 業(ye) 成就人生”活動,強化學生學業(ye) 和職業(ye) 生涯目標,增強專(zhuan) 業(ye) 認同,提升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三年級開展“考研還是就業(ye) ”、“實踐歸來話感受”活動,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學業(ye) 和職業(ye) 生涯目標調試,分享實踐感受,明確職業(ye) 素養(yang) 養(yang) 成方向;四年級開展“如果大學重新來過”、“我的職場初體(ti) 驗”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學業(ye) 目標回顧與(yu) 檢驗,適應職場需求,規劃與(yu) 展望未來發展。

  該校組建了23人課程建設團隊,編寫(xie) 出版《大學生學業(ye) 生涯規劃與(yu) 素質拓展導論》教材和《青春擦亮太陽石——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校友青春故事》讀本,前者被確定為(wei) 遼寧省高校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材,列入全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圖書(shu) 書(shu) 庫,在省內(nei) 高校中全麵推廣。

  二、構建全程累進式科研訓練平台

  圍繞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行為(wei) 的發展規律,構建了“基礎性訓練——綜合性訓練——創新性訓練”的全程累進式科研訓練平台。“基礎性訓練”主要通過學術講座、報告等培養(yang) 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從(cong) 低年級開始了解專(zhuan) 業(ye) 及行業(ye) 知識,為(wei) 開展科學研究奠定理論基礎;“綜合性訓練”主要通過技能訓練、課題研究、院係學術競賽和頂崗實習(xi) 等,為(wei) 高年級學生提供參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能訓練平台;“創新性訓練”主要通過高層次學術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ye) 訓練計劃等,為(wei) 有學術研究專(zhuan) 長學生提供深入研究機會(hui) 。明確以各專(zhuan) 業(ye) 為(wei) 實施主體(ti) ,各二級院係的教學、科研及學生工作等部門輔助實施,堅持“一個(ge) 學科一個(ge) 基礎性訓練體(ti) 係,一個(ge) 專(zhuan) 業(ye) 一套綜合性訓練方案,一位骨幹教師至少指導一項創新性訓練項目”的工作原則。

  2010年,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將建築工程學院、理學院、公共管理與(yu) 法學院勞動與(yu) 社會(hui) 保障專(zhuan) 業(ye) 等8個(ge) 院係(專(zhuan) 業(ye) )確定為(wei) 首批試點單位。通過把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畢業(ye) 設計等工作提前引入到學生科研訓練環節,將學生興(xing) 趣集中的研究內(nei) 容作為(wei) 學生專(zhuan) 業(ye) 發展方向,探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如以創新項目為(wei) 牽引的科研訓練全過程模式,以學術競賽為(wei) 導向的科研訓練全覆蓋模式,以就業(ye) 指向為(wei) 前提的科研訓練全參與(yu) 模式和以專(zhuan) 業(ye) 實踐為(wei) 基礎的文科科研訓練模式。2011年,該校科研訓練工作實現對本科生的全覆蓋。近三年,全校共舉(ju) 辦學術講座705場、技能訓練811項、學術競賽263項、大學生創新創業(ye) 訓練計劃項目329項,經費總投入達451萬(wan) 元。學生獲得省級以上學術競賽獎勵451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12篇,獲批專(zhuan) 利技術105項,學校連續3次被授予全國“挑戰杯”高校優(you) 秀組織獎。

  三、構建全程累進式社會(hui) 實踐平台

  堅持推進“低年級側(ce) 重社會(hui) 觀察、高年級側(ce) 重專(zhuan) 業(ye) 實踐”的社會(hui) 實踐模式。“社會(hui) 觀察”是引導低年級學生開展簡單易行的實踐活動,通過運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進行實踐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進而做出描述、解釋或提出對策的實踐活動方式,其主要形式有學習(xi) 參觀、生產(chan) 體(ti) 驗、社會(hui) 調查、校友訪談、誌願服務等;“專(zhuan) 業(ye) 實踐”是針對高年級學生設置的有利於(yu) 專(zhuan) 業(ye) 知識學習(xi) 、專(zhuan) 業(ye) 技能訓練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開展與(yu) 所學專(zhuan) 業(ye) 緊密相關(guan) 的研究和實踐,其主要形式有掛職鍛煉、頂崗實習(xi) 、科研訓練、創業(ye) 實踐等。

  社會(hui) 實踐活動實現項目化管理,把一批主題鮮明、內(nei) 容充實、貼近學生、意義(yi) 重大的實踐項目確定為(wei) 校、院兩(liang) 級重點實踐項目,根據項目內(nei) 容及活動實施效果確定資助額度。拓展社會(hui) 實踐領域,加強校企合作,結合學校合作教育工作,廣泛建立社會(hui) 實踐基地。加強活動過程監督,利用網絡管理係統發布活動信息,考評學生實踐效果,給定學分和成績。2010年“百名大學生誌願服務新農(nong) 保”校級社會(hui) 實踐重點團隊調研成果,成為(wei)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有效數據支撐,得到中央領導同誌的重要批示和重視。近三年,共組建校級和院係級社會(hui) 實踐重點團隊1748支,涵蓋18350名本科學生,學生參與(yu) 率達95%以上。在北京、內(nei) 蒙古、河北、山西、遼寧等地創建實踐育人基地218個(ge) 。學校畢業(ye) 生一次就業(ye) 率均達95%以上,被教育部第二次評為(wei)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先進集體(ti) ”,進入全國50強。

  四、“四化一體(ti) ”過程管理體(ti) 係建設

  學分化驅動。學校將課外育人工作內(nei) 容寫(xie) 入人才培養(yang) 方案,並規定創新實踐教育活動共14個(ge) 必修學分,包括學業(ye) 生涯指導學分、學業(ye) 教育學分、科技創新學分及社會(hui) 實踐學分。學分納入學分績的計算和獎學金的評定,與(yu) 學生畢業(ye) 、學位授予及獎學金評定等掛鉤,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yu) 課外育人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項目化運行。各類創新實踐活動按照項目化運行模式,嚴(yan) 格執行項目申報、項目評審、中期檢查、結題驗收等流程,校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指導委員會(hui) 負責項目審查工作。開放項目基金,分別在立項、通過中期檢查和結題驗收後,按照3:3:4比例下撥經費。為(wei) 教師指導學生創新實踐活動計算業(ye) 績點,按照成果等級折算分值納入年度考核與(yu) 職稱評定中。

  網格化管理。構建縱向三級負責和橫向多部門協作的網格化管理體(ti) 係。縱向包括學校、院係和班級三個(ge) 層次,明確各自職責分工;橫向包括教務處、團委、科學技術處、合作發展處、財務處、國有物資管理處等部門,其中教學係統負責人才培養(yang) 方案設計及學分認證管理,團學組織負責創新實踐活動的過程管理及指導課程講授,科學技術處和合作發展處負責市場調研、項目管理及基地建設,財務處負責經費管理及工作量核算,國有物資管理處負責實驗室開放及實驗物資保障等。

  信息化保障。開發“大學生素質拓展網絡管理係統”,實現信息發布與(yu) 公示、項目實施與(yu) 監督、學分認證與(yu) 預警、教師工作量核算、學生創新實踐檔案建設、活動證書(shu) 打印等功能。管理係統與(yu) 教務處、團委、圖書(shu) 館等校內(nei) 網絡平台實現數據共享和功能對接。

 
 相關鏈接:
[學校工作簡報 第17期]團安徽省委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
[學校工作簡報 第16期]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浙江省委打造大中學生校園文化品牌,匯聚青春正能量
[學校工作簡報 第14期]高校大學生精英掛職中學助推中學團建工作實現新跨越
[學校工作簡報 第13期]加強組織建設 深化感恩 教育全麵推進西京學院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
[學校工作簡報 第10期]努力構建“四位一體”實踐育人工作體係
kaiyun全站登陆入口網
版權所有: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E-mail:gqt@jingaoyuanzdp.com
地址:中國北京前門東大街10號    郵編: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