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全站登陆入口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主辦  www.jingaoyuanzdp.com

kaiyun全站登陆入口網->工作簡報->學校工作簡報 -> 正文
第 11 期

 

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學校部編
2010年04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dong) 看望
重慶師範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
大學生骨幹培訓班學員

  2010年4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dong) 到重慶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視察工作,重慶市政府市長黃奇帆、常務副市長馬正其、市委統戰部部長翁傑明、副市長謝小軍(jun) 等市領導陪同視察。

  在視察了重慶師範大學圖書(shu) 館之後,劉延東(dong) 同誌走到正在勤工助學廣場開展社會(hui) 觀察課題調研活動的重慶師範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大學生骨幹培訓班學員當中,與(yu) 大家親(qin) 切握手交談。劉延東(dong) 同誌詢問了身邊同學的學習(xi) 生活情況。在聽取同學們(men) 的回答後,劉延東(dong) 同誌對學員們(men) 說:“我們(men) 國家非常需要這樣的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來培養(yang) 一批又一批的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就是需要把馬克思主義(yi) 不斷地傳(chuan) 承下去,將理論結合實踐,運用到解決(jue) 人民的實際困難問題中去,希望你們(men) 好好努力學習(xi) 。”劉延東(dong) 同誌還與(yu) 在場的“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大學生骨幹培訓班學員合影留念。

  劉延東(dong) 同誌的殷切勉勵,使重慶師範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大學生骨幹培訓班學員備受鼓舞。學員們(men) 表示,將從(cong) 理論學習(xi) 、實踐實訓、調查研究、掛職鍛煉等環節入手,著力堅定信念、擴大視野、鑄煉品格、提升能力,把自己培養(yang) 和造就成為(wei) 用馬克思主義(yi) 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的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可靠接班人和踐行者。

  重慶師範大學於(yu) 2008年10月開始籌劃“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於(yu) 2009年4月正式開辦“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大學生骨幹培訓班。目前,重慶師範大學已培養(yang) 第一期學員共計2000餘(yu) 人,第二期培訓正順利進行。通過兩(liang) 年的探索實踐,重慶師範大學已在“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方麵探索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途徑方法,並取得了顯著實效。

  一是構建“黨(dang) 委統一領導、團委牽頭負責、黨(dang) 政齊抓共管”的領導機製。重慶師範大學成立了“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擔任,副組長由校黨(dang) 委組織部部長和團委書(shu) 記擔任,成員由校黨(dang) 政辦公室、黨(dang) 委組織部、宣傳(chuan) 部、學工部、人事處、國際交流處、團委、學生會(hui) 等部門負責人和各學院分管領導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校團委。

  二是遵循教育規律,建立起符合學校實際的分層次實施培養(yang) 格局。依托團校建立校院兩(liang) 級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學校,形成初級、中級、高級三梯次培養(yang) 格局。各梯次的培養(yang) 周期均為(wei) 1年,采取集中培訓和分散學習(xi) 兩(liang) 種形式。其中學院負責初級班的學員選拔與(yu) 培訓,學校負責中級和高級班學員選拔、培訓與(yu) 後續跟蹤。各梯次培養(yang) 側(ce) 重點分別為(wei) :

  初級培養(yang) :初級班學員由各學院在大一學生中按10%的比例選拔學員進行為(wei) 期1年的培訓,並組織考核,推薦考核優(you) 秀的學員參加中級班選拔。初級班主要通過參觀考察、形勢報告、觀看主題教育片等形式,側(ce) 重對學生進行理論學習(xi) 興(xing) 趣培養(yang) ,強化他們(men) 對黨(dang) 、國家、人民的樸素感情和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認同。

  中級培養(yang) :中級班學員由學校層麵組織在大二年級自主報名和組織推薦的學生中,按50-60人的規模進行選拔,並進行為(wei) 期1年的培訓。考核合格者頒發“重慶師範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程”中級培訓結業(ye) 證書(shu) 。中級班主要通過理論研讀、社會(hui) 觀察、國情考察、誌願服務、團隊訓練等方式,強化學生骨幹的基礎理論、觀察能力、服務意識與(yu) 協作精神。

  高級培養(yang) :高級班學員原則上由學校在培訓成績優(you) 秀、專(zhuan) 業(ye) 成績良好、群眾(zhong) 認同度高的中級培訓班學員中,按15-20人的規模選拔,並進行為(wei) 期1年的培訓。培訓結束後經考核和末位淘汰,選留10-15人進行跟蹤與(yu) 後續培養(yang) ,並頒發“重慶師範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程”高級培訓結業(ye) 證書(shu) 。高級班主要通過理論研討、社會(hui) 思潮辨析、時事觀察與(yu) 評論、生產(chan) 勞動(掛職鍛煉)、生存訓練、思維訓練等方式,提高學生骨幹的理論研究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從(cong) 高級班結業(ye) 的學員,學校實施後續跟蹤培養(yang) 和定期回訪。

  三是根據各梯次培訓班學員實際和學校培養(yang) 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ti) 係。重慶師範大學堅持理論學習(xi) 與(yu) 勞動實踐相結合、短期培訓和長期跟蹤培養(yang) 相結合、集中培訓與(yu) 自主學習(xi) 相結合的原則,對中高級班學員實施理論學習(xi) 、實踐實訓、社會(hui) 觀察三個(ge) 環節的培訓(初級培訓的課程由各學院自主設置)。

  中級培訓:理論學習(xi) 環節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yi) 原著解讀”、“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新成果”(重點關(guan) 注科學發展觀研究、中西方經濟製度比較、中西方政治製度比較等)和“形勢報告”等課程;實踐實訓環節主要包括誌願服務、“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公共禮儀(yi) 與(yu) 人際關(guan) 係、團隊訓練、儀(yi) 式教育等課程;社會(hui) 觀察環節主要是針對社會(hui) 問題的國情考察。

  高級培訓:理論學習(xi) 環節部分繼續設置“馬克思主義(yi) 原著解讀”、“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新成果”(重點關(guan) 注科學發展觀研究和社會(hui) 思潮辨析)和“形勢報告”課程;實踐實訓環節除繼續開設“儀(yi) 式教育”課程外,同時開設“演講與(yu) 口才”、“大型活動創辦”、“掛職鍛煉”、“生存訓練”、“思維訓練”等課程;高級培訓的社會(hui) 觀察環節主要傾(qing) 向於(yu) 針對社會(hui) 熱點問題的“時事觀察”和分析國際形勢的“國際觀察”。

  四是建立健全工作機製,為(wei) “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的有效實施提供保障。

  教學實踐師資保障。麵向全校聘請理論功底深厚的馬列學科專(zhuan) 業(ye) 教師、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教師及其他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教師擔任培養(yang) 導師。根據其課時量、學生評議係數認定教學量,發放聘書(shu) 並給與(yu) 相應課時費。培訓導師帶領“青馬”團隊所做課題獲得獎勵的按照學校相關(guan) 規定給予相應科研工作量認定。

  實踐實訓基地建設。在校內(nei) 各學院、各職能部門,校外相關(guan) 政府部門、工廠、企事業(ye) 單位等建立重慶師範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程”實踐實訓基地。

  培養(yang) 經費保障。學校為(wei) “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程”每年劃撥近10萬(wan) 元專(zhuan) 項經費,用於(yu) 聘請教師(導師)、購買(mai) 教材、實踐實訓、課程建設、基地建設等費用。

  激勵機製保障。一是凡在“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程”中高級培訓中順利結業(ye) 的學員,均有推優(you) 入黨(dang) 資格;二是學校在選留畢業(ye) 生,推薦畢業(ye) 生就業(ye) 等工作中,同等條件下優(you) 先選留(推薦)“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程”培訓中的結業(ye) 學員;三是結業(ye) 學員享有重慶市委組織部、團市委、市教委等部門規定的其他優(you) 惠政策。

 
 相關鏈接:
[學校工作簡報 第16期]“我的青春故事”全國優秀中職畢業生報告團的總結報告
[學校工作簡報 第14期]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學校工作簡報 第15期]團浙江省委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學校工作簡報 第13期]各地團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五四”係列活動
[學校工作簡報 第12期]胡錦濤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師生回信:勉勵青年和青年學生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鬥實踐中書寫美好人生
kaiyun全站登陆入口網
版權所有: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E-mail:gqt@jingaoyuanzdp.com
地址:中國北京前門東大街10號    郵編: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