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核心目標 推動四個(ge) 結合 努力探索深化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作 ——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浙江省委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談會(hui) 上的發言
下麵,我向大家匯報我省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組織以培養(yang) 大學生骨幹為(wei) 重要抓手,進一步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關(guan) 做法。
一、把培養(yang) 一批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作為(wei) 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的根本目標
我們(men) 體(ti) 會(hui)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核心的目標和任務是要引導和幫助更多大學生牢固樹立跟黨(dang) 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堅定信念。正如胡錦濤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六屆六中全會(hui) 上提出的:“要從(cong) 贏得青年、贏得未來的高度,抓好大學生的理論學習(xi) ,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讓青年知識分子了解和相信黨(dang) 的理論,在廣大青年中培養(yang) 一大批堅定的馬克思主義(yi) 者。”
為(wei) 使工作更具針對性,我們(men) 配合團中央開展了大樣本的大學生思想狀況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雖然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積極向上,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缺乏明確清晰的認識和認同。麵對新形勢新情況,我們(men) 將培養(yang) 大學生骨幹作為(wei) 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和突破口。這主要基於(yu) 以下三點認識:一是大學生尤其是大學生骨幹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未來將成長為(wei) 黨(dang) 和國家各項事業(ye) 發展的中堅力量,抓好對他們(men) 的培養(yang) ,對鞏固和擴大我們(men) 黨(dang) 執政的青年群眾(zhong) 基礎具有關(guan) 鍵意義(yi) ;二是在各種社會(hui) 思潮相互碰撞和交融的時代背景下,培養(yang) 一大批信念堅定的骨幹,可以在大學生中樹立鮮明的思想旗幟,形成示範和導向作用;三是大學生骨幹從(cong) 學生中來,距離學生最近,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借助他們(men) 與(yu) 同學間形成的感情、信任、友誼等因素,不僅(jin) 有利於(yu) 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麵和影響力,也有利於(yu) 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努力構建省、市、高校三級聯動的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作格局
2007年,團中央以大學生骨幹為(wei) 重點對象啟動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後,我們(men) 深刻認識到這是履行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根本職責的重要體(ti) 現,將這項工作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團省委班子多次就此進行專(zhuan) 題研究,邀請有關(guan) 黨(dang) 政部門負責人、專(zhuan) 家學者、團學幹部等各方麵人士建言獻策,力爭(zheng) 使工作更加符合社會(hui) 發展趨勢、更加貼近學生思想實際。
為(wei) 了給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作提供有形依托和陣地保障,我們(men) 專(zhuan) 門成立了省級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學校——浙江省新世紀人才學院,聘請原浙江大學校長、現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擔任名譽院長。學院明確提出了“引導大學生骨幹堅定不移跟黨(dang) 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辦學中心思想,並從(cong) 搭建教學機構、設立課程體(ti) 係、組建導師隊伍、爭(zheng) 取社會(hui) 資金支持、建設長期實踐基地、建立網絡學習(xi) 平台、完善人才信息庫等方麵入手,努力構建科學、係統的培養(yang) 體(ti) 係。在此帶動之下,各地市、各高校相繼成立了對應機構,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培養(yang) 計劃。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以人才學院省級本部為(wei) 示範、市級分院為(wei) 提升、各高校培養(yang) 學校為(wei) 基礎的“省級示範、多點輻射、分級培養(yang) 、整體(ti) 推進”的培養(yang) 格局。截至今年,全省共有20多萬(wan) 名大學生報名參加各級培養(yang) 學校,直接培養(yang) 學生骨幹近3萬(wan) 名。
三、積極探索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作模式
經過幾年來的探索實踐,我們(men) 在認真研究把握大學生思想意識關(guan) 鍵點的基礎上,針對大學生骨幹的成長規律和實際需求,把握“科學性、專(zhuan) 業(ye) 性、係統性”的原則,逐步形成了“四個(ge) 結合”的培養(yang) 模式。
一是將理論框架學習(xi) 與(yu) 能力結構訓練相結合。我們(men) 認為(wei) ,僅(jin) 通過幾次集中理論培訓是很難使學員對理論形成清晰認識的。因此在工作中,我們(men) 將重心放在幫助學員掌握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理論框架和能力結構上。一方麵,通過經典著作解讀、形勢政策分析、社會(hui) 思潮辨析等形式,幫助他們(men) 提升運用理論從(cong) 學術、曆史、現實三個(ge) 邏輯維度看待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麵,通過增加案例分析、專(zhuan) 題辯論、政務參觀等討論性、體(ti) 驗性的學習(xi) 環節,輔之以導師的剖析引導,使他們(men) “變被動接受為(wei) 主動學習(xi) ”,加深對科學理論的理解。同時引入專(zhuan) 業(ye) 化的培訓方式,幫助大學生骨幹通過參加各種能力訓練來提高組織、協調、溝通等社會(hui) 化能力。在近幾期的省級學員培訓中,我們(men) 的這一培訓方式得到了學員們(men) 的高度評價(jia) 和認同,培訓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是將組織社會(hui) 實踐與(yu) 進行正確的社會(hui) 觀察引導相結合。社會(hui) 實踐一直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多年來,我們(men) 通過開展誌願服務、掛職鍛煉、見習(xi) 實訓等實踐活動,在幫助學生骨幹了解認識社會(hui) 、全麵提高素質、堅定理想信念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men) 同時認識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價(jia) 值取向將更大程度上源於(yu) 自己對社會(hui) 的觀察。這需要我們(men) 針對學生對於(yu) 一些社會(hui) 問題和矛盾的思想困惑,引導他們(men) 客觀分析、正確看待,努力形成更理性、更深刻、更全麵、更穩定的認識。去年暑期,我們(men) 在全省範圍內(nei) 開展了“學習(xi) ‘六個(ge) 為(wei) 什麽(me) ’,堅定信念跟黨(dang) 走”主題活動,以考察共和國重點工程、調研非公有製企業(ye) 和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建設等為(wei) 重點,引導大學生骨幹圍繞怎樣看待黨(dang) 在推動改革開放中的重大作用、如何看待“中國發展模式”等一係列問題進行觀察分析、學習(xi) 討論,使他們(men) 對國家的發展目標、發展道路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三是將傳(chuan) 統教育方式與(yu) 大學生喜歡的時尚流行元素相結合。當代大學生自主性、獨立性較強,單憑傳(chuan) 統教育方式已不能有效實現我們(men) 的工作目的。為(wei) 此,我們(men) 努力將一些大學生喜聞樂(le) 見的時尚流行元素引入到骨幹培養(yang) 工作之中,以達到工作效果的最大化。如,浙江萬(wan) 裏學院等高校引入情景模擬教學法,模擬設置政府決(jue) 策、法律和政策製訂、公共突發事件等場景,讓學員在模擬環境中獲得實戰體(ti) 驗,使理論學習(xi) 與(yu) 實際運用得以有效結合。浙江海洋學院舉(ju) 辦學生幹部精英培訓班拓展訓練營、浙江傳(chuan) 媒學院組織大學生骨幹參與(yu) “激揚五環夢——北京奧運賽會(hui) 誌願者服務”活動,有效激發了學生骨幹參與(yu) 學習(xi) 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是將組織短期集中培訓和引導長期自我學習(xi) 相結合。一方麵,我們(men) 根據培養(yang) 目標要求以及大學生骨幹的實際需求,有計劃、係統性開展集中培訓工作;另一方麵,積極創造條件以調動學員的內(nei) 在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men) 開展日常學習(xi) 、加強自我教育。如,省新世紀人才學院創建省內(nei) 第一個(ge) 思想政治教育專(zhuan) 題網站“紅色家園”,並開通了網上黨(dang) 校;浙江工業(ye) 大學推出“E路良師”計劃,組織48名德才兼備的教師利用網絡進行授業(ye) 解惑。通過這些信息化網絡平台,為(wei) 大學生骨幹日常自學提供了良好條件。
幾年來,通過全省各級團學組織的共同努力,這項工作在引導和幫助大學生骨幹進一步堅定跟黨(dang) 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信念,沿著黨(dang) 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長等方麵取得了初步成效。如,僅(jin) 2009年,我省就有189名已完成一年誌願服務工作的大學生骨幹響應黨(dang) 和政府的號召,繼續選擇紮根基層,從(cong) 事大學生村官工作。又如,省新世紀人才學院學員、浙江理工大學的周毅同學,畢業(ye) 後主動報名參加誌願服務西部計劃,以踏實的品質作風和出色的工作業(ye) 績贏得了所在村民的信任和擁戴,被推選為(we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目前在四川樂(le) 山永和鎮擔任鎮長。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men) 將以貫徹本次會(hui) 議精神為(wei) 契機,堅持抓好工作落實,不斷探索創新,為(wei) 培養(yang) 更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付出更大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