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英薈萃北京 采摘理論奇葩 ——中國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學校第三期學員理論學習(xi) 周綜述(上)
2009年11月20日至27日,中國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學校第三期學員開班式暨理論學習(xi) 周活動在北京舉(ju) 辦。這是《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作實施細則》印發後,按照科學性、專(zhuan) 業(ye) 性、係統性的理念和新的課程設置和教學管理大綱組織開展的第一次活動。
學員招收:高標準上的嚴(yan) 要求
為(wei) 了進一步合理劃分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的層次,按照《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作實施細則》的要求,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工作分為(wei) 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校三級實施。其中,全國級的中國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學校的培養(yang) 對象確定為(wei) 全國“211工程”學校的學生會(hui) 主席、研究生會(hui) 主席以及全國學聯、省學聯駐會(hui) 執行主席。第三期學員招生工作中嚴(yan) 格執行了這一標準,部分學校推薦的副主席和其他人選均未獲審查通過。學員經過學校確認、網絡報名、省級團委推薦、團中央學校部核定四個(ge) 環節層層嚴(yan) 格把關(guan) 。最終,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57名同學成為(wei) 第三期學員,其中,249名學員到京參加了理論學習(xi) 周培訓。
開班式:生動而深刻的一課
開班式上,團中央書(shu) 記處第一書(shu) 記、中國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學校校長陸昊同誌圍繞大學生骨幹的成長目標和路徑,結合自己的經曆和體(ti) 會(hui) ,為(wei) 學員們(men) 上了生動而深刻的一課。
對於(yu) 培養(yang) 目標,陸昊同誌指出,大學生骨幹的成長必須在掌握必需的專(zhuan) 業(ye) 知識、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具備全麵的綜合素質、養(yang) 成良好的意誌品德、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的基礎上強調五點:一是要培養(yang) 學術精神;二是要培養(yang) 學習(xi) 能力;三是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四是要培養(yang) 更加全麵的素質;五是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理想信念。對於(yu) 成長路徑,陸昊同誌強調,大學生骨幹的成長,一定要做到五個(ge) 結合:一是把理論框架學習(xi) 和能力結構訓練相結合;二是把社會(hui) 實踐和社會(hui) 觀察有機結合;三是把個(ge) 人的理想追求和正確的成長路徑相結合;四是把短期的集中培訓和長期的學習(xi) 和自我教育相結合;五是把自信心和平和的心態、紮實的努力相結合。
理論學習(xi) :搭建合理框架
學海無涯。學習(xi) 的關(guan) 鍵是掌握合理的理論知識框架結構,具備良好的自我學習(xi) 的分析能力。因此,在大學生骨幹的培養(yang) 過程中,學校從(cong) 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的培養(yang) 目標出發,著重幫助學員從(cong) 學術的邏輯、曆史的邏輯和現實的邏輯三個(ge) 角度學習(xi) 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
一是邀請中央黨(dang) 校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教研部社會(hui) 製度比較教研室主任劉海濤教授開設了“《社會(hui) 主義(yi) 從(cong) 空想到科學》導讀”講座,著重從(cong) 學術的邏輯,深入講述了三大空想社會(hui) 主義(yi) 的產(chan) 生背景以及思想特征,解讀了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理論基礎和基本學術觀點,幫助學員理解社會(hui) 主義(yi) 最終取代資本主義(yi) 的科學性和必然性。
二是邀請中央黨(dang) 史研究室秘書(shu) 長張樹軍(jun) 研究員做了“中國近當代史解析”的專(zhuan) 題報告,著重從(cong) 曆史的邏輯,帶領學員回顧了中國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改革開放的曆史進程,深刻地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全體(ti) 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新中國是人民的選擇、曆史的選擇。
三是邀請中央黨(dang) 校哲學教研部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教研室主任邊立新教授做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相關(guan) 理論解讀”講座,著重從(cong) 現實發展的邏輯,講述了科學發展觀的形成背景、理論內(nei) 容以及對中國發展的重大指導意義(yi) ,鼓勵學員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成果到現實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jue) 問題。
同時,學校還邀請了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研究員就“社會(hui) 思潮辨析”做了專(zhuan) 題講座,結合中國近三十年社會(hui) 思想發展的脈絡,介紹了在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之外的其他主要社會(hui) 思潮,幫助學員們(men) 增強對現實社會(hui) 思潮的辨析能力。
能力培訓:著眼結構完善
全麵發展是學生骨幹的重要素質和必然要求。學校著眼於(yu) 幫助學員完善能力結構、提升能力水平,采用專(zhuan) 業(ye) 培訓的方式,重點圍繞領導力、溝通與(yu) 交流、團隊協作、組織磋商等方麵安排了四門能力訓練課程。
一是領導力提升課程。邀請了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副主任胡冶岩教授舉(ju) 辦了“領導力提升”講座,深入介紹了領導力提升的兩(liang) 個(ge) 層次——認知領導角色和提升能力素質及其相應的具體(ti) 要求,引導學員將來在實踐中做一個(ge) 優(you) 秀的學生領袖和團隊領導。
二是溝通與(yu) 演講課程。清晰、簡潔地表達個(ge) 人意見,得體(ti) 、生動的發表公開演講,這些都是大學生骨幹經常做卻又亟需提高的能力。為(wei) 此,學校邀請了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劉衛兵教授做了“溝通與(yu) 演講”專(zhuan) 題報告,以提高溝通與(yu) 演講技能為(wei) 目標,為(wei) 學員們(men) 介紹了很多交流過程中常用的技巧、經驗和訓練方法。
三是角色扮演課程。學校邀請北京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hui) 引入當代世界流行的角色扮演式教學方法,為(wei) 所有學員進行模擬聯合國訓練。學員們(men) 按照分組模擬不同國家代表,在“世界衛生組織應對全球食品安全會(hui) 議”上,遵照國際議事的會(hui) 議紀律和規則,進行必要的磋商、協調、投票等,共同解決(jue) 全球食品安全這個(ge) 重大問題。
四是素質拓展課程。在懷柔紅螺湖素質拓展基地,學校組織學員參加了集體(ti) 素質拓展,在專(zhuan) 業(ye) 教練的帶領下,完成破冰啟航、信任背摔、挑戰NO1、高空斷橋、生死電網、畢業(ye) 牆等項目,增強了學員團隊協作和合作能力,增進學員間的相互了解與(yu) 合作,創建良好的組織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