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nong) 村基層團建試點工作專(zhuan) 刊(二)
團延安市委創新鄉(xiang) 鎮團的組織格局 全麵推行鄉(xiang) 鎮團委“1+1+X”配備模式
鄉(xiang) 鎮一級團組織既是團的基層組織,又是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的橋頭堡,是決(jue) 定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組織生命力的關(guan) 鍵所在。團十六大以後,團延安市委基於(yu) 全市鄉(xiang) 鎮團委普遍存在的幹部隊伍配備不整、兼職過多,工作經費、陣地匱乏,處於(yu) “空殼化”和軟弱渙散的現實,抓住團中央提出的鄉(xiang) 鎮團的組織格局創新試點的時機,借鑒各地經驗,試驗探索並在全市166個(ge) 鄉(xiang) 鎮全麵推行鄉(xiang) 鎮團委“1+1+X”配備模式,即:配備鄉(xiang) 鎮團委書(shu) 記1名,由鄉(xiang) 鎮黨(dang) 政副職或黨(dang) 委委員擔任;專(zhuan) 職副書(shu) 記1名,從(cong) 鄉(xiang) 鎮機關(guan) 有培養(yang) 潛力的年輕幹部中選任;鄉(xiang) 鎮團委委員X名,從(cong) 鄉(xiang) 鎮各領域中有一定影響、熱心團的工作的青年中選任;把工作重心放在鄉(xiang) 鎮團委書(shu) 記的職級提升、專(zhuan) 職副書(shu) 記的選拔任用和團委委員的廣泛性聯係上,走出了一條加強鄉(xiang) 鎮團委建設的新路子。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典型帶動。為(wei) 探索經驗,保證鄉(xiang) 鎮團的組織格局創新工作的順利推進,團延安市委本著試點先行、典型引路的原則,選定黨(dang) 政主要領導曾擔任團的職務、團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基礎較好的安塞縣作為(wei) 試點縣,重點落實鄉(xiang) 鎮團委書(shu) 記由鄉(xiang) 鎮黨(dang) 政副職或黨(dang) 委委員擔任,配備專(zhuan) 職團委副書(shu) 記,為(wei) 在全市推行“1+1+X”鄉(xiang) 鎮團委配備模式積累經驗。
二是黨(dang) 政推動。在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顯現初步成效後,團延安市委請示中共延安市委,在安塞縣召開全市“黨(dang) 建帶團建”現場推進會(hui) ,學習(xi) 、考察安塞縣的典型經驗,出台《中共延安市委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黨(dang) 建帶團建”工作的意見》。在該文件成文過程中,團延安市委積極與(yu) 市委組織部主要領導溝通協商,明確鄉(xiang) 鎮團委書(shu) 記待遇問題,並請示市委常委會(hui) 研究決(jue) 定將文件下發由市委辦名義(yi) 改為(wei) 市委名義(yi) ,強化了文件的政策效力。同時,與(yu) 市委組織部聯合下發《進一步加強基層“黨(dang) 建帶團建”有關(guan) 工作的意見》,督促市委文件在基層的落實。在此推動下,全市13個(ge) 縣(區)黨(dang) 委全部下發了配套落實文件,從(cong) 政策上和組織上為(wei) 加強農(nong) 村基層團建提供了最強有力的保障。
三是真情感動。為(wei) 做到在全市所有鄉(xiang) 鎮團委推行“1+1+X”模式,團延安市委采取團市委黨(dang) 組成員分頭包抓縣(區)的辦法,利用參加會(hui) 議、下鄉(xiang) 調研、集體(ti) 活動等時機和日常工作上、個(ge) 人聯係上、業(ye) 務合作上的關(guan) 係,向縣(區)黨(dang) 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組織部長主動溝通,匯報工作,爭(zheng) 取支持。同時,以團市委書(shu) 記名義(yi) 分別給166個(ge) 鄉(xiang) 鎮發出《致鄉(xia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的一封信》,組織團市委黨(dang) 組成員與(yu) 鄉(xia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麵對麵交流;與(yu) 市委組織部聯合開展“黨(dang) 建帶團建”工作優(you) 秀鄉(xia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評選;在團市委組織的“市十大傑出青年” 評選中,擴大鄉(xia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的比例(提高到30%)。通過這些真情舉(ju) 措,贏得縣(區)、鄉(xiang) 鎮黨(dang) 政領導從(cong) 內(nei) 心對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的支持。
四是督導促動。為(wei) 保證工作的整體(ti) 推進,團延安市委采取多種手段,做到麵上推動與(yu) 重點攻關(guan) ,逐個(ge) 突破相結合。第一,建立工作專(zhuan) 項通報,縱橫對比顯差距,鞭策促落實;第二,與(yu) 市委組織部聯合開展檢查,加壓促落實;第三,對困難較多的縣(區)進行重點幫扶,共同謀劃尋對策,幫助抓落實;第四,對工作不力、責任不實的團縣委書(shu) 記進行誡勉談話,明確獎懲抓落實。
五是強化對格局創新後鄉(xiang) 鎮團委的工作支持。第一,推動鄉(xiang) 鎮團委的規範化建設。團延安市委編製了《基層團建工作指導方案》,重點圍繞格局創新後鄉(xiang) 鎮團委的工作職責、工作製度、工作規範等方麵,提出明確的指導意見,使鄉(xiang) 鎮團委的工作走向標準化、規範化,形成長效機製。第二,加強對鄉(xiang) 鎮團委幹部的聯絡和業(ye) 務培訓。團延安市委利用互聯網絡,建立了覆蓋全市鄉(xiang) 鎮團委幹部的QQ群、飛信和手機信息等互動平台,即時傳(chuan) 遞工作要求,交流工作經驗。建立市、縣兩(liang) 級團幹部包鄉(xiang) 鎮工作製度,與(yu) 鄉(xiang) 鎮團委書(shu) 記直接聯係。同時,加強對鄉(xiang) 鎮團幹部的業(ye) 務培訓,先後組織3次鄉(xiang) 鎮團委書(shu) 記、副書(shu) 記培訓班,幫助他們(men) 熟悉團的業(ye) 務,提高做好團的工作的能力。第三,集中工作資源、載體(ti) 向鄉(xiang) 鎮基層傾(qing) 斜。為(wei) 解決(jue) 鄉(xiang) 鎮基層資源不足的難題,團延安市委籌集20餘(yu) 萬(wan) 元作為(wei) 鄉(xiang) 鎮團委的工作經費,並為(wei) 鄉(xiang) 鎮基層配備電腦500台。同時,動員市直單位、縣(區)團組織與(yu) 鄉(xiang) 鎮基層團組織結對子,幫扶基層工作,為(wei) 鄉(xiang) 鎮基層提供工作經費、辦公設備等共計30餘(yu) 萬(wan) 元。在工作載體(ti) 上,把促進農(nong) 村青年就業(ye) 創業(ye) 工作作為(wei) 鄉(xiang) 鎮團委的主要任務。2009年,全市共培訓農(nong) 村青年5783人次,發放小額貸款2995萬(wan) 元;今年一季度又發放小額貸款340萬(wan) 元。
全麵推行鄉(xiang) 鎮團的組織格局創新,使得延安市的鄉(xiang) 鎮團委在工作隊伍、工作資源和工作載體(ti) 上都得到明顯加強。目前,團延安市委正在進行工作總結,並借鑒鄉(xiang) 鎮團的組織格局創新的經驗,研究推進全市村級團組織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