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月通過
一、本團組織難於(yu) 發展,紀律不能嚴(yan) 明,始終未曾深入青年群眾(zhong) ,使本團成為(wei) 群眾(zhong) 的組織,團員缺少教育與(yu) 訓練,實為(wei) 重要原因之一。若不從(cong) 速整頓,則我們(men) 的組織不能鞏固,戰鬥能力不能充實,工作不能發展,將永遠不能取得群眾(zhong) ,以領導青年為(wei) 他們(men) 自己的利益而奮鬥的,盡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應盡的責任。在中國現在的客觀環境看來,本團工作非常重要,在此時機,亦為(wei) 本團發展的極好機會(hui) 。我們(men) 應設法擴張組織,增加團員,整頓紀律,充實鬥能力。應之本團內(nei) 部的教育和訓練工作,尤為(wei) 重要,團員於(yu) 短期以內(nei) ,務須都能明白主義(yi) 及團體(ti) 責任和政策,在團體(ti) 紀律之下,去參加實際活動。如是方可應付現有環境,擔負本團使命,以擴充團員,發展組織。
二、無產(chan) 階級的教育,在思想上應該要洗刷去不科學不實際的空想主義(yi) ,使合於(yu) 現實的生活需要,並了解社會(hui) 的階級構造,及其經濟進化趨勢的原則,以堅強爭(zheng) 鬥的決(jue) 心。在行動上應該鏟除其浪漫的個(ge) 人主義(yi) 的資產(chan) 階級色彩,使適合於(yu) 團體(ti) 生活,並了解堅實的組織及有紀律的行動,是完成無產(chan) 階級革命的必要條件,以集中我們(men) 爭(zheng) 鬥的力量。所以本團的教育及訓練方針,當要以唯物史觀為(wei) 思想的中心,以正確團員的觀念,使之能分晰實際,防止其有資產(chan) 階級意識的危險,更要以集權主義(yi) 為(wei) 行動的中心,以糾正團員的錯誤,使之能不溢出於(yu) 本階級立場之外,或至於(yu) 行動不能集中。我們(men) 的教育非資產(chan) 階級的空玄研究,專(zhuan) 從(cong) 書(shu) 本上取得,乃是特別於(yu) 行動方麵訓練團員,使團員能從(cong) 日常奮鬥中求得理論,並能將理論應用到實際行動上麵,以免理論與(yu) 實際有懸隔之弊。
三、本團團員構成成分,大多數為(wei) 小資產(chan) 階級出身,富有天然的自由思想及浪漫色彩,本質難於(yu) 容受無產(chan) 階級教育和訓練,僅(jin) 有少數團員是無產(chan) 階級化的貧苦青年農(nong) 工和學徒,因之本團的教育和訓練,不易切實進行。從(cong) 過去一年來的經驗,對於(yu) 團內(nei) 教育及訓練工作,證明有以下的最大缺點:
A.團員多不能明白團體(ti) 的意義(yi) 和責任,政策及內(nei) 部組織訓練的真象。
B.團員缺少主義(yi) 上的根本認識,不能辨認客觀上一切社會(hui) 及政治經濟現象,往往發現行動與(yu) 言論上的錯誤。
C.團員缺少集體(ti) 化的團結精神,不能遵守團體(ti) 的紀律,個(ge) 性不喜容受團體(ti) 的批評,以致團體(ti) 組織和紀律渙散。
D.各級機關(guan) 不能切實執行章程決(jue) 議案及上級機關(guan) 的命令和通告,不善於(yu) 利用臨(lin) 時的機會(hui) 去訓練同誌。
E.上級機關(guan) 對於(yu) 下層的組織缺少教育與(yu) 訓練的幫助、指導及成績之考查,沒有注意培養(yang) 教育及訓練的人材。下級機關(guan) 亦少報告教育及訓練的情形。
F.團體(ti) 不能使學生同誌與(yu) 工人同誌發生密切的關(guan) 係,同時團員間缺少思想行動之嚴(yan) 格的批評和糾正。
G.支部、小組、地方均不能按時開會(hui) ,開會(hui) 時又少注意本地實際問題的討論、解決(jue) 和執行及主義(yi) 上係統的研究。
H.中央沒有切實執行擴大會(hui) 關(guan) 於(yu) 出版物之決(jue) 議,以改良內(nei) 容,增添不定期刊物,而同時團員對於(yu) 各種刊物,亦少注意看讀和討論。
四、根據過去的經驗,大會(hui) 對於(yu) 本團今後的教育和訓練工作有下列之規定:
A.務使團員有主義(yi) 上的認識,明白團體(ti) 責任、政策及內(nei) 部組織和訓練的原則及意義(yi) 。
B.在團體(ti) 紀律之下,使每個(ge) 團員參加團體(ti) 實際活動,從(cong) 行動上得到理論,將理論應用於(yu) 實事。
C.利用機會(hui) 使團員參加各種臨(lin) 時的群眾(zhong) 運動,並作有係統的指導,以養(yang) 成領導群眾(zhong) 的才能。
D.使非無產(chan) 階級的同誌,參加青年工農(nong) 中去活動,與(yu) 工農(nong) 同誌發生密切的關(guan) 係,實行無產(chan) 階級化。
E.嚴(yan) 格執行章程和決(jue) 議案,如對於(yu) 不到會(hui) 、納費、看團黨(dang) 刊物及不依照上級機關(guan) 指導和分配從(cong) 事工作者,應切實加以處罰,以整頓團體(ti) 的紀律。
F.支部、小組是教育訓練團員的基本單位,開會(hui) 時須注意當地及本支部範圍以內(nei) 實際問題之討論,並須注意主義(yi) 及政策、國際狀況的研究,支部、小組的團員須注意言論和行動的互相批評及糾正,每月至少開互相批評會(hui) 一次。
G.上級機關(guan) 須隨時注意考查下級機關(guan) 教育和訓練工作的成績,按實際情形,多加指導。宜多召集負重要責任者的聯席會(hui) 議,交換經驗和意見,商定進行方針,各地方也應互相交換教育及訓練的經驗和意見。
H.地方委員會(hui) 應按實際需要,隨時設立講習(xi) 班,或個(ge) 別的單獨訓練,設法組織圖書(shu) 部,以供團員之研究和參考。
I.中央在可能範圍內(nei) 應設法組織全國的特別教育及訓練的機關(guan) ,各地應組織教育宣傳(chuan) 及各種運動研究會(hui) ,作為(wei) 特別教育訓練同誌的機關(guan) ,以培養(yang) 工作的人材。
J.中央應設法改善並增添本團刊物,須普遍的供給團員,以作教育訓練團員之工具。
K要求C.P.各級機關(guan) 指導幫助本團教育及訓練工作。
五.本團教育訓練的口號:
學習(xi) 列寧主義(yi) ;
嚴(yan) 守團體(ti) 紀律;
積極參加工作;
獲得青年群眾(z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