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發揮團員服務中心作用 提高服務團員青年水平
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位於(yu) 蘇州古城西側(ce) ,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之一。全區現有外資企業(ye) 1200家,僅(jin) 楓橋街道轄區內(nei) 就聚集了外資企業(ye) 300多家,民營企業(ye) 600多家,企業(ye) 用工量和崗位需求量都非常大,是外來務工青年的主要流入地之一。2008年1月,在團中央組織部、團江蘇省委、團蘇州市委的聯合指導下,蘇州高新區團委積極爭(zheng) 取黨(dang) 政支持,創新並不斷豐(feng) 富黨(dang) 建帶團建工作載體(ti) ,在楓橋勞務職介一條街成立了全國首家依托黨(dang) 員服務中心而建立的團員服務中心——蘇州市高新區楓橋街道職介行業(ye) 團員服務中心。
在職介行業(ye) 成立團員服務中心,主要是為(wei) 了適應兩(liang) 個(ge) 方麵的需求。一方麵,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青年進入高新區,高新區各級團組織要做好流動團員管理與(yu) 服務工作,就需要一個(ge) 能凝聚流動團員並為(wei) 其提供有效服務的新工作平台。勞務職介是團員青年流入高新區的主渠道,在職介公司建立團員服務中心能夠最大化地實現團組織對流動團員的聯係與(yu) 覆蓋,能夠最有效地實施對流動團員的組織管理,能夠最便捷地在流動團員的就業(ye) 和維權方麵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另一方麵,由於(yu) 求職群體(ti) 的自發性和盲目性較強,各專(zhuan) 業(ye) 職介公司銜接勞動者的成本過高,並且在處理涉及勞動用工的法律谘詢、法律援助等問題上缺乏有序的組織化渠道,要使職介行業(ye) 有效運轉,就需要一個(ge) 有較強的組織動員能力和維權能力的非營利社會(hui) 組織介入,以優(you) 化職介行業(ye) 的市場環境。而團員服務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可以扮演這樣的社會(hui) 組織的角色。
團員服務中心成立後,按照“三位一體(ti) ”的工作思路,不斷創新團員就業(ye) 陣地、維權陣地和聯絡陣地建設,采取有力措施擴大團員青年就業(ye) 渠道,努力幫助團員青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並通過服務和維權來吸引、凝聚流動團員,為(wei) 夯實本地區基層團建基礎,推進本地區“基層團建基礎工程”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是有效服務團員青年就業(ye) 。為(wei) 了切實幫助廣大團員青年實現就業(ye) ,團員服務中心依托友邦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建設了蘇州市首家為(wei) 團員青年設立的就業(ye) 援助專(zhuan) 業(ye) 服務場所——團員就業(ye) 援助中心。團員就業(ye) 援助中心在充分發揮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的組織優(you) 勢、網絡優(you) 勢、人才優(you) 勢、活動優(you) 勢的基礎上,利用楓橋勞務職介一條街的勞務中介資源,為(wei) 全區廣大團員青年和來高新區務工的外地團員青年提供信息發布、職業(ye) 介紹、政策谘詢、崗位培訓等服務。為(wei) 了更好地吸引和凝聚團員,團員就業(ye) 援助中心規定團員憑《團員證》或有效團員身份證明在中心進行登記進入人力資源庫後,可優(you) 先享受免收就業(ye) 登記費、及時通告用工信息、就業(ye) 前用工培訓、義(yi) 務政策谘詢、義(yi) 務心理輔導、免費法律援助服務等各類服務。目前,團員就業(ye) 援助中心已登記失業(ye) 團員青年信息1152份,幫助團員青年實現就業(ye) 782人。
團員服務中心所開展的這些工作,不僅(jin) 服務了廣大團員青年,還提升了所依托的職介公司的品牌知名度,讓職介公司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效益,職介公司也以各種方式積極參與(yu) 團員服務中心的建設。目前,在高新區團委的積極推動下,團員服務中心正策劃在新獅人力公司建設“團員就業(ye) 谘詢服務中心”,並商洽利用另一家職介公司的場地和設備資源建設“流動團員活動中心”。這些新的服務陣地的逐步建立,將進一步強化團員服務中心的服務功能,為(wei) 把團員服務中心徹底打造成為(wei) “團員青年學習(xi) 的園地、生活的驛站、交友的平台和工作的幫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積極維護團員青年合法權益。幫助團員青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是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組織的重要職責。團員服務中心投入運行後,著力構建組織化的維權渠道,並針對團員青年在就業(ye) 過程中較為(wei) 突出的權益問題開展了一係列依法維權和法律援助工作。一是在團員服務中心開通了“68260329團員青年求職法律援助熱線”,暢通團員青年反映問題的渠道,並聘請專(zhuan) 門律師免費為(wei) 廣大團員青年提供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谘詢服務。二是配合區勞動保障部門的“春風行動月”、司法部門的“五五普法”等活動,通過組織分發就業(ye) 指導材料、設台開展就業(ye) 谘詢等多種活動形式在團員青年群體(ti) 中普及相關(guan) 法律知識,提高廣大團員青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三是聯合區司法局設立“團員就業(ye) 援助中心法律援助服務站”,並以該服務站為(wei) 主協調各有關(guan) 部門幫助解決(jue) 團員青年在就業(ye) 過程中所遇到的維權問題。法律援助服務站成立至今,已經順利調解求職糾紛15起。四是努力推動職介行業(ye) 加強自律,為(wei) 團員青年創造良好的就業(ye) 環境。一方麵,團員服務中心與(yu) 蘇州科技學院法律係組成結對單位,邀請該係教授不定期為(wei) 職介公司講授最新的勞動中介法律法規,在職介經理中深入開展法製宣傳(chuan) 教育,提高職介經理的職業(ye) 道德和法律素質;另一方麵,積極參與(yu) 行業(ye) 監督,促進各職介公司進一步規範求職招聘流程,確保招聘信息的客觀真實,努力從(cong) 招聘源頭上維護求職青年團員的合法權益。
三是切實加強流動團員管理。為(wei) 了實現對流動團員在工作上和組織上的“雙覆蓋”,團員服務中心在提供就業(ye) 服務、開展維權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和流動團員的聯係,推動建立了一大批吸納流動團員的基層團組織。團員服務中心充分發揮流動團員登記窗口的作用,團員在持《團員證》或其他團員身份證明進入人力資源庫登記的同時完成了流動團員身份確認,從(cong) 而使高新區各級團組織能夠及時掌握流動團員的動態數據。目前高新區團委根據團員服務中心掌握的流動團員基本情況,先後在勞務職介一條街以及友邦人力、新獅人力等幾個(ge) 較大的職介公司、流動團員集中就業(ye) 的楓橋民營科技園和楓橋萬(wan) 廈物業(ye) 公司等組建了多個(ge) 團支部,初步形成了一個(ge) 以團員服務中心為(wei) 核心,貫穿流動團員就業(ye) 全過程的組織網絡體(ti) 係。這個(ge) 組織網絡體(ti) 係,既是流動團員管理與(yu) 服務的網絡體(ti) 係,同時也是一個(ge) 典型的“兩(liang) 新”組織團建體(ti) 係,它的建立創新了高新區的基層團建模式,有力地促進了高新區的團建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