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專(zhuan) 項簡報之七
全國各地多所高校聯合開展
“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
在今年的全國大中專(zhuan) 學生誌願者“三下鄉(xiang) ”暑期社會(hui) 實踐活動中,出現了不少跨校的聯合實踐隊伍,成為(wei) 今年“三下鄉(xiang) ”活動的一道風景線。
今年暑期,北京、河北兩(liang) 地20所高校結對環首都9縣,依托專(zhuan) 業(ye) 特長開展了力所能及的幫扶工作。結對高校通過整合各類社會(hui) 扶貧資源,實施了資金助力、科技下鄉(xiang) 、生態建設、人才培養(yang) 、產(chan) 業(ye) 扶持等具體(ti) 助力扶貧項目,進一步助力黨(dang) 政中心工作,服務農(nong) 村青年發展,推動和深化了社會(hui) 大扶貧格局。京冀兩(liang) 地大學生在社會(hui) 實踐活動中進一步增強了對國情、省情、社情的了解,認真思考了貧困地區的貧困原因和消除貧困的方法路徑,通過自身行動促進了貧困地區的發展,在實踐過程中促進了當地社會(hui) 的變化和自身的成長。
今年7月,來自山東(dong) 建築大學、山東(dong) 大學及其威海分校、煙台大學等高校的45名大學生共同提出了“誰說大學生不知民間疾苦,且看百名學子創業(ye) 籌款助貧困兒(er) 童”的統一口號,聯合開展社會(hui) 實踐活動。他們(men) 先通過“愛心義(yi) 賣”等活動來募集資金,再單車騎行千裏奔赴沂蒙老區,分別到臨(lin) 沂市沂南縣和平邑縣兩(liang) 所山區學校開展義(yi) 務支教等實踐活動,實現了同一實踐目標下的不同高校間聯動。
由湘潭大學牽頭的“學雷鋒·樹新風·懷孝心·踐孝行”社會(hui) 實踐活動,也先後聯合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等21所高校共同組建了98支誌願服務團隊,組織了1542名大學生誌願者參與(yu) 孝行誌願服務活動和社會(hui) 調研。他們(men) 先後開展了關(guan) 愛空巢老人誌願服務、社會(hui) 調查、DV攝影和孝心班級等一係列活動。同時,各高校經過精心策劃和詳細分工,共邀請到了光明日報、大公報、紅網、湖南經視、湖南教育電視台、湖南廣播電台等多家媒體(ti) 組成的強大宣傳(chuan) 陣營,對活動進行了全方位的專(zhuan) 題跟蹤報道。在此過程中,各高校共享媒體(ti) 資源,以媒體(ti) 推廣品牌,以媒體(ti) 促進實踐,在線上線下共同掀起了一股“孝行三下鄉(xiang) ”的熱潮。
今年8月,華南農(nong) 業(ye) 大學的社會(hui) 實踐團隊與(yu) 廣州大學的誌願服務隊緊密合作,共同奔赴北川進行了社實踐活動。在此次實踐中,廣州大學新聞傳(chuan) 播學院的同學發揮新聞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分成文稿、影像和微博三個(ge) 小組開展工作;而華南農(nong) 業(ye) 大學的同學充分發揮農(nong) 學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對當地農(nong) 業(ye) 發展的現狀開展了專(zhuan) 業(ye) 的調研。他們(men) 共同為(wei) 北川災區兒(er) 童一共募捐了約1000本書(shu) 籍和800件衣物,愛心捐款共1900元。兩(liang) 校的大學生通力合作,各自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完美地完成了此次災區誌願社會(hui) 實踐活動。
跨校聯合開展社會(hui) 實踐活動是在“三下鄉(xiang) ”活動不斷深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有效促進資源整合的實踐方式。不同高校能夠順利“結盟”的連接點與(yu) 行動基礎是基於(yu) 不同高校學生對“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有著共同的認識、對實踐內(nei) 容有著共同的興(xing) 趣和對實踐收獲有著共同的預期。高校聯合組織實踐小分隊可以對資源進行深度整合,形成優(you) 勢互補,也有利於(yu) 大學生間的交流及實踐成果的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