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專(zhuan) 項簡報之四
全國各地大學生深入開展 “科技支農(nong) ”主題社會(hui) 實際活動
近日,全國各地以“科技支農(nong) ”為(wei) 主題的“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團隊深入基層的村野田間,開展了很多紮實而富有成效的實踐服務活動,為(wei) 當地農(nong) 民解決(jue) 了大量的農(nong) 業(ye) 科技問題。
湖南理工學院“嶽陽市茶葉種植中高效、低毒農(nong) 藥的使用調研”實踐服務團是2012年“科技支農(nong) ”全國重點團隊,該團隊近日奔赴湖南省嶽陽市君山區許市鎮涼亭村,深入茶園調研當地茶葉種植中高效、低毒農(nong) 藥的使用情況。該團通過調研了解到今年曝光的“立頓有毒茶葉”對嶽陽的茶葉種植造成較大影響,便以此為(wei) 契機,對嶽陽茶葉種植過程中的農(nong) 藥施用情況做了詳細調研,並結合團隊師生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對當地茶葉種植時農(nong) 藥的選擇、施用技術都進行了改良,將改良後的技術傳(chuan) 授給當地茶農(nong) ,深受當地茶農(nong) 歡迎。
由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和北京大學、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南京農(nong) 業(ye) 大學等9所高校的22名博士組成的“百名博士防城港行”赴廣西防城港市,按照工業(ye) 節能減排組、農(nong) 業(ye) 種植業(ye) 組、農(nong) 業(ye) 經濟與(yu) 土管組、文化教育組及水產(chan) 畜牧業(ye) 組共五個(ge) 小組開展“三下鄉(xiang) ”科技支農(nong) 服務活動。該團在十天的行程中取得了豐(feng) 富的實踐成果,如僅(jin) 在防城區就組織相關(guan) 農(nong) 業(ye) 政策宣講及技術培訓會(hui) 3場,完成5個(ge) 調研匯總報告及22個(ge) 專(zhuan) 題調研報告,為(wei) 當地城區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提出建議24條,對當地涉農(nong) 企業(ye) 的組織管理、產(chan) 品深加工、產(chan) 品營銷提出具體(ti) 建議33條,現場進行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技術指導及提出設備改進方案25例。
河南農(nong) 業(ye) 大學園藝學院“情係三農(nong) ”社會(hui) 實踐服務團於(yu) 赴河南省汝州市楊樓鄉(xiang) 鑫源農(nong) 業(ye) 科普示範基地對當地開展了農(nong) 業(ye) 現狀調研與(yu) 科技指導活動。該校園藝學李勝利教授帶領學生在實地調研後就當地的大棚蔬菜溫室種植工作提出了溫室結構不甚合理、栽培技術不完善、有機肥的施用方法不規範等現存問題,並針對上述問題為(wei) 當地農(nong) 戶進行了專(zhuan) 業(ye) 技術指導,詳細傳(chuan) 授了蔬菜溫室育苗和定植管理技術的技術要點。該校汪強教授還就當地溫室大棚裏麵土壤結構及有機肥的施肥原則進行了講解,指出了溫室大棚水肥管理的關(guan) 鍵所在,幫助當地農(nong) 戶更好完成溫室施肥工作。
江西農(nong) 業(ye) 大學組建了以“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為(wei) 主要服務內(nei) 容的“科技支農(nong) ”全國重點團隊,赴江西省井岡(gang) 山市開展了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社會(hui) 實踐誌願服務。該團成員由6位專(zhuan) 業(ye) 教師帶隊,深入井岡(gang) 山市拿山鄉(xiang) 的農(nong) 村社區,利用自身專(zhuan) 業(ye) 特色,在當地開展了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誌願服務相關(guan) 活動:一是指導養(yang) 豬戶進行疾病防控及管理;二是組織水產(chan) 養(yang) 殖戶進行科學養(yang) 殖技術培訓;三是實地考察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進行現場指導;四是進行水產(chan) 養(yang) 殖調查及科技谘詢服務;五是針對當地農(nong) 業(ye) 科學種植狀況深入田間進行實地調研,幫助農(nong) 民摘菜、除草,開展作物生產(chan) 指導。此外,該團還擬於(yu) 8月底幫助拿山鄉(xiang) 完成其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規劃方案。
西南大學的學生社會(hui) 實踐團近日為(wei) 重慶市巫溪縣上磺鎮羊橋村的有機大米拍攝並發布了一段總時長約15秒的廣告,引起了當地社會(hui) 的廣泛關(guan) 注。當地以無公害方式種植出來的有機大米質量上乘,但苦於(yu) 地處偏遠、村裏推銷手段有限,在當地的售價(jia) 遠遠低於(yu) 其他地區市場上同類產(chan) 品售價(jia) 。為(wei) 了幫助當地推廣羊橋大米,由該校廣電編導專(zhuan) 業(ye) 學生組成的攝製組以專(zhuan) 業(ye) 的技術手段、用最短的時間拍出了一部宣傳(chuan) 該大米的廣告微電影,並將之掛到國內(nei) 主流視頻網站上,僅(jin) 一天時間,瀏覽這段廣告片的網民便達到數百人之多,該團巧妙利用新媒體(ti) 技術在偏遠村寨實現了“科技支農(n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