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成立青年聯合會(hui) 探索構建高校青年工作新格局
高校成立青年聯合會(hui) 是聯係引導青年教師、整合校友資源的重要載體(ti) 。去年,武漢大學探索成立了全國首家高校青年聯合會(hui) ,改變了過去高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單方麵以聯係青年學生為(wei) 主的格局,拓展了工作平台,延伸了工作手臂,得到了學校黨(dang) 政領導及各部門的支持,產(chan) 生了良好的反響。其基本做法如下:
一、基本情況
武漢大學目前有40周歲以下的專(zhuan) 任青年教師2000餘(yu) 人,約占專(zhuan) 任教師總數的56.6%,有學生5萬(wan) 餘(yu) 人,還有大量青年校友,為(wei) 最廣泛地聯係團結全校青年,特別是青年教師及青年校友,學校於(yu) 2010年初考慮成立青年聯合會(hui) (以下簡稱“青聯”)。
2010年5月上旬武漢大學成立青聯籌備委員會(hui) ,由校黨(dang) 委分管領導牽頭,由校團委聯合組織部、統戰部、校工會(hui) 、人事部、校友辦、國際交流部以及其它學校相關(guan) 職能部門共同組成。籌委會(hui) 辦公室設在校團委,下設秘書(shu) 組、組織組、宣傳(chuan) 組、會(hui) 務組、外聯組等,負責日常籌備工作。為(wei) 加強青聯規範化建設,籌委會(hui) 起草製定了《武漢大學青年聯合會(hui) 組織工作細則》作為(wei) 代章程。2010年7月10日,武漢大學青聯召開第一屆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標誌著校級青聯正式成立。
代章程規定:武漢大學青聯是學校黨(dang) 委領導下的重要群眾(zhong) 團體(ti) 之一,是以武漢大學團委為(wei) 核心力量的學校各青年團體(ti) 的聯合組織,是武漢大學各族各界青年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以“聯絡、凝聚、服務、發展”為(wei) 理念,以凝聚校內(nei) 師生員工以及校外校友中在各界、各領域表現優(you) 秀的青年骨幹為(wei) 根本任務,著力為(wei) 其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協調服務,並團結他們(men) 在促進自我成長成才的進程中協力為(wei) 學校的改革發展做貢獻;學校青聯接受省青聯的工作指導,經費來源於(yu) 事業(ye) 撥款和其他資助。
二、基本組成結構
武漢大學青聯以團體(ti) 會(hui) 員製為(wei) 主、少數個(ge) 人會(hui) 員製為(wei) 輔。個(ge) 人會(hui) 員主要吸收部分沒有正式注冊(ce) 的校友會(hui) 校友以個(ge) 人身份加入。
團體(ti) 會(hui) 員主要包含五類:一是校團委和二級團委;二是校內(nei) 正式成立的青年教工組織;三是以學生會(hui) 、研究生會(hui) 、社團聯合會(hui) 為(wei) 代表的校級學生組織;四是全校各民主黨(dang) 派、無黨(dang) 派、僑(qiao) 聯、少數民族聯合會(hui) 、歐美同學會(hui) 及其他團體(ti) 中的青年組別;五是各地已正式注冊(ce) 的校友會(hui) 中的青年界別等團體(ti) 。凡依法成立、讚成青聯代章程、並自願申請加入的校內(nei) 青年團體(ti) ,經青聯常務委員會(hui) 通過,即取得團體(ti) 會(hui) 員資格。團體(ti) 會(hui) 員主要負責人經青聯確認後成為(wei) 指定席位委員。
青聯委員由各會(hui) 員團體(ti) 推薦的代表、與(yu) 各單位協商產(chan) 生的代表和特別邀請的青年代表出任。主要包括各會(hui) 員團體(ti) 和青年社團中的領導骨幹,各民主黨(dang) 派、無黨(dang) 派、僑(qiao) 聯、少數民族聯合會(hui) 、歐美同學會(hui) 及其他團體(ti) 中的青年代表,港澳台籍以及外籍華僑(qiao) 中的有影響的青年代表。委員年齡一般在18至40周歲之間,如情況特殊可適當放寬,最高年齡不超過45歲。委員數量規模初步確定在200人左右,每個(ge) 會(hui) 員團體(ti) 提名不超過4人,具體(ti) 名額分配原則上根據各學部青年的人數、社會(hui) 作用、在青年中的影響及對青年工作的貢獻確定。
在委員產(chan) 生上,青聯委員通過團體(ti) 會(hui) 員單位提名人選和各院(係)提名人選,各單位提名人選前須與(yu) 校友辦、黨(dang) 委統戰部、校工會(hui) 、機關(guan) 和直屬單位黨(dang) 委、港澳台辦等部門充分協商溝通。青聯委員如因工作調離,其委員資格自行取消,該席位由新任人員接替。
根據學校學科設置情況,青聯委員初步分為(wei) 人文科學組、社會(hui) 科學組、理學組、工學組、信息科學組以及醫學衛生組等六個(ge) 組別。被提名人原則上以其最高學曆所屬專(zhuan) 業(ye) 為(wei) 基本依據,按其專(zhuan) 業(ye) 所屬學部劃分至相對應的組別,學生委員以其當前所在學院所屬學部為(wei) 準。
三、主要機構設置
為(wei) 順利履行青聯組織職責,保證青聯組織及日常工作的良好運轉,武漢大學青聯設置了全體(ti) 委員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秘書(shu) 處。
全體(ti) 委員會(hui) 是青聯的最高權力機構,每屆任期四年,一般每兩(liang) 年舉(ju) 行一次全委會(hui) 會(hui) 議,會(hui) 期由常務委員會(hui) 確定;全委會(hui) 以等額選舉(ju) 方式,選舉(ju) 產(chan) 生青聯主席、副主席和常委;青聯設名譽主席,由主席提名並經常委會(hui) 通過。常務委員會(hui) 是青聯的常設機構,對全委會(hui) 負責,在全體(ti) 委員會(hui) 會(hui) 議閉會(hui) 期間行使全委會(hui) 職權;常務委員會(hui) 會(hui) 議每年舉(ju) 行一次,會(hui) 期由主席會(hui) 議決(jue) 定;青聯名譽主席、主席、副主席組成主席會(hui) 議,處理常務委員會(hui) 的重要日常工作。秘書(shu) 處是青聯的日常工作機構,在秘書(shu) 長領導下工作,主要負責處理日常事務性工作;秘書(shu) 處設秘書(shu) 長一人,副秘書(shu) 長若幹人;秘書(shu) 長由主席提名,常務委員會(hui) 決(jue) 定,副秘書(shu) 長由主席辦公會(hui) 通過。
四、第一屆委員會(hui) 召開及選舉(ju) 情況
武漢大學青聯第一屆委員會(hui) 選舉(ju) 了委員189人,中共黨(dang) 員占67%,民主黨(dang) 派占14%,無黨(dang) 派占19%;少數民族委員占5%,女委員占32%;委員中教授占15%,副教授占34%;委員的平均年齡35.2歲。在委員分布上,青年教師占69%,校機關(guan) 青年幹部占10%,青年校友占19%,另有學生委員3名,分別為(wei) 校學生會(hui) 、研究生會(hui) 、社團聯合會(hui) 三大學生組織的負責人。校青聯秘書(shu) 處工作吸收學生參與(yu) ,強化了學生組織對青聯工作的支持。
武漢大學青聯第一屆委員會(hui) 選舉(ju) 產(chan) 生了名譽主席2人,主席1人,副主席7人,常委38人。名譽主席由學校校友、全國青聯委員、武漢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和學校青年教師、校人文社會(hui) 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壯海擔任。主席由校團委書(shu) 記張澍擔任。當選的7名副主席包括來自學校4個(ge) 校區的青年教師代表4名,來自學校兩(liang) 個(ge) 最大的校友會(hui) 的校友代表2名,校團委副書(shu) 記1名。
武漢大學青聯的成立得到了湖北省青聯、學校黨(dang) 政領導的高度重視。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李健、校長顧海良、湖北省青聯副主席趙飛、武漢市青年聯合會(hui) 副主席馮(feng) 愛明等出席了成立儀(yi) 式。武漢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李健在講話中說,希望學校青聯工作要突出“聯”,聯情誼、聯智慧、聯資源;著力“謀”,謀共識、謀服務、謀長遠;實現“促”,促成才、促發展、促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