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ong) 村區域化團建工作專(zhuan) 刊(四)
安徽省紮實推動村級團組織集中換屆
為(wei) 夯實農(nong) 村區域化團建組織基礎,加強村團支部建設,進一步激發組織活力,團安徽省委結合村“兩(liang) 委”換屆契機,推動全省村團組織同步開展集中換屆,取得積極進展。
1.加強工作部署。一是下發文件。團省委下發文件對集中換屆工作進行專(zhuan) 項部署,要求各級團組織從(cong) 培養(yang) 後備幹部、鞏固黨(dang) 在農(nong) 村執政的青年群眾(zhong) 基礎的高度,把村級團組織換屆工作作為(wei) 今年下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全省16個(ge) 市、2個(ge) 省直管縣已全部下發文件部署換屆選舉(ju) 工作。二是爭(zheng) 取支持。團省委積極爭(zheng) 取省委組織部支持,在村“兩(liang) 委”換屆文件中,對村級團組織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團合肥市委聯合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下發村級團組織集中換屆選舉(ju) 工作通知,淮北、亳州、宿州、阜陽、滁州、銅陵、黃山7市聯合組織部門共同部署該項工作。
2.加強幹部選配。著重抓好選優(you) 配強村級團組織書(shu) 記、配齊健全村級團組織兩(liang) 項工作,要求村級團組織除設書(shu) 記外,根據需要可設副書(shu) 記1-2人,委員1-3名。蚌埠、淮南等地要求村級團組織書(shu) 記要采取“兩(liang) 推直選”的辦法產(chan) 生,即由團員和35周歲以下青年推薦與(yu) 同級黨(dang) 組織推薦相結合,召開團員大會(hui) 直接選舉(ju) 村級團組織書(shu) 記。蕪湖、宣城、銅陵等地要求村級團組織書(shu) 記按照“三選一”擇優(you) 選配模式配備,一般應從(cong) 35周歲以下村“兩(liang) 委”成員、大學生村官、致富能人(包括農(nong) 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各級青創協會(hui) 員、農(nong) 村經濟合作社負責人、返鄉(xiang) 創業(ye) 青年等)中擇優(you) 選配。六安市明確了村級團組織書(shu) 記、副書(shu) 記、委員配備條件。
3.加強工作指導。一是完善流程。六安市將換屆選舉(ju) 程序分為(wei) 8個(ge) 步驟,既成立領導機構、宣傳(chuan) 發動、團員(青年)登記、組織報名、確定預備人選、公開推選正式候選人、直接選舉(ju) 、上報審批。亳州市製定了村級團組織換屆工作流程,將換屆選舉(ju) 工作細化為(wei) 9個(ge) 步驟。二是建立聯係點。淮北、安慶、池州、黃山建立團市委領導分片包幹聯係指導製度,每個(ge) 團市委班子成員聯係2-4縣(市、區)。三是實地督導。馬鞍山成立村級團組織集中換屆督導組,每個(ge) 督導組由團市委班子成員和3名團市委工作人員組成,分別督導3-4個(ge) 縣(市、區)。
4.加強基礎團務。一是開展規範化建設。以集中換屆為(wei) 契機,開展“五有團支部”建設:有一個(ge) 好的支部班子、有一支能夠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的團員隊伍、有保證支部日常工作開展的工作陣地、有圍繞黨(dang) 政中心工作並適合農(nong) 村團員青年特點的活動、有保證工作活動正常開展的必要經費。二是設計工作菜單。要求地市、縣團委結合實際,設計工作菜單,為(wei) 村級團組織開展工作提供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