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團組織大力實施田園小康項目 促進農(nong) 村青年創業(ye) 致富初顯成效
為(wei) 扶持農(nong) 村青年自主創業(ye) 、增收成才,2006年11月,湖北團省委啟動實施了田園小康項目,采取“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愛心傳(chuan) 遞”的模式,通過設立專(zhuan) 項基金,直接幫扶有誌創業(ye) 農(nong) 村青年因地製宜發展種植、養(yang) 殖或其他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並通過科技、信息、培訓、發展規劃等幫扶措施,促進其創業(ye) 成功,成長為(wei) 建設新農(nong) 村的致富帶頭人。目前,已實施4批共200個(ge) 創業(ye) 項目,發放創業(ye) 資金80餘(yu) 萬(wan) 元,項目涉及種植、養(yang) 殖、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農(nong) 資經銷等諸多行業(ye) 。據跟蹤調查,資助資金全部用於(yu) 項目投入,已有40%的創業(ye) 者初獲收益,並在周邊青年中產(chan) 生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一、建立項目基金,強化資金管理
田園小康項目實施的關(guan) 鍵是資金。項目籌劃階段,湖北團省委積極爭(zheng) 取財政資金和社會(hui) 讚助,建立起了總額為(wei) 100萬(wan) 元的項目基金。為(wei) 加強資金管理,團省委建立了由青農(nong) 部和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hui) 共同管理的資金管理模式。團省委青農(nong) 部負責處理基金日常使用管理,主要包括項目資金的發放和通過社會(hui) 籌款、項目受益人回饋等形式的資金回籠;青基會(hui) 具體(ti) 負責田園小康項目資金管理,加強資金專(zhuan) 項審計,公開資金使用項目和程序。
同時,團省委還專(zhuan) 門製定了《田園小康項目基金管理辦法》,明確資金使用管理製度,保證基金的社會(hui) 公信力和公益性。為(wei) 確保有限的資金能真正用在創業(ye) 青年身上,在每批項目的申報階段,都采取二次公示的方式,首先是縣級團委在項目所在村進行公示,項目初步入選後,由團省委在報紙和網站上進行公示。同時,為(wei) 減少資金發放的中間環節,每筆資金都由團省委直接撥付到受助者帳戶上。
二、完善運作模式,簡化申報流程
在運作模式上,采取“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愛心傳(chuan) 遞”的方式,減少中間環節,簡化申報流程。
“小額資助”,指農(nong) 村青年受助資金一般為(wei) 3000元至5000元人民幣,資助周期為(wei) 2年,項目結束時一次性還款,整個(ge) 過程不計利息,不收取項目管理費用;“直接到人”指由團省委將扶持資金直接發放到受助青年手中,各級團組織麵向創業(ye) 對象提供技術、信息、培訓、發展規劃等相關(guan) 服務;“滾動運作”指每一個(ge) 項目結束後歸還的資金,重新用於(yu) 扶持其他的農(nong) 村青年創業(ye) ,以資助更多的項目,提高資金的使用率;“愛心傳(chuan) 遞”指將黨(dang) 和政府及社會(hui) 的關(guan) 心、愛心以創業(ye) 項目投放到農(nong) 村青年,項目進入良性發展後,鼓勵對周邊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帶動共同致富,項目取得明顯收益後,鼓勵對專(zhuan) 項基金進行捐贈,擴大基金規模,讓更多的青年分享“創業(ye) 愛心”。
在申報流程上,由創業(ye) 青年向當地團委自薦,並經縣級團委審核後,由市(州)團委推薦至團省委。團省委組織田園小康項目評審小組,對每個(ge) 項目的可行性報告進行仔細評審,並綜合考慮地域、行業(ye) 平衡後,綜合確定受助項目名單,並在公開媒體(ti) 公示一周後,對項目實施人直接發放資助資金。每期項目從(cong) 申報到最後發放資金時間不超過1個(ge) 月。
三、加強創業(ye) 服務,促進項目發展
針對青年創業(ye) 過程中缺乏項目經營管理經驗、缺少創業(ye) 技能的普遍狀況,團省委在確定項目發放資助金後,通過加強項目管理、提供技術信息服務、加大培訓力度等方式為(wei) 田園小康項目保駕護航,確保青年創業(ye) 成功。
一是成立田園小康專(zhuan) 家服務團,為(wei) 項目提供政策、技術和信息服務。團省委從(cong) 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和省農(nong) 科院聘請了20餘(yu) 名知名農(nong) 業(ye) 科技專(zhuan) 家,成立了“田園小康項目專(zhuan) 家服務團”,各地也為(wei) 田園小康示範戶配備了“土專(zhuan) 家”、“田秀才”,采取“1+1”或“1+x”的結對幫扶形式,通過電話、書(shu) 信、網絡交流指導,組織實地考察、專(zhuan) 題講座等,為(wei) 創業(ye) 項目提供跟蹤服務,幫助其解決(jue) 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困難。目前,田園小康項目專(zhuan) 家服務團的規模已經達到120餘(yu) 人。
二是建立田園小康項目庫,加強對項目的監督管理。團省委要求各項目所在地團組織詳細了解項目的發展運行狀況,並按季度上報“項目運行狀況報告及分析”,全麵掌握每個(ge) 項目實施、運行、發展狀況和需求情況,以及項目帶動農(nong) 村青年就業(ye) 、推動農(nong) 村團建的情況。針對項目運營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及時予以協調解決(jue) ,對進入良性發展、取得一定規模、市場前景良好的項目進行追加扶持,擴大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同時,還在青春富康網上公開各項目運行進展情況,為(wei) 農(nong) 村青年創業(ye) 提供交流平台。
三是組織田園小康示範戶參與(yu) 創業(ye) 能力培訓。開展SYB(Start Your Business,創辦你的企業(ye) )、YBC(Youth Business China,中國青年創業(ye) 國際計劃)等創業(ye) 知識和技能培訓,幫助創業(ye) 青年提高發展意識、競爭(zheng) 意識和市場意識,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技術技能素質和生理心理素質,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市場適應能力和自主創業(ye) 能力。同時,以項目為(wei) 載體(ti) ,加大農(nong) 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的培養(yang) 力度,力爭(zheng) 每個(ge) 項目培養(yang) 2到3名農(nong) 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進而帶動更多的農(nong) 村青年成長為(wei) “有文化、懂技術、會(hui) 經營”的新型農(nong) 民。
四、構建團建平台,促進整體(ti) 活躍
田園小康項目的實施,不僅(jin) 扶持了一大批有誌創業(ye) 的農(nong) 村青年,培養(yang) 了一批青年創業(ye) 致富骨幹和帶頭人,同時,也為(wei) 加強農(nong) 村基層團建構建了新的平台。在項目遴選階段,各級團組織就按照具有示範帶動作用、便於(yu) 開展團的活動的原則,精心選擇申報項目。通過項目的扶持和跟蹤服務,進一步加強與(yu) 項目實施人的溝通和聯絡,增強他們(men) 對團組織的歸屬感。在項目初見成效後,依托項目基地開展團的活動,組織周邊團員青年實地學習(xi) 交流,營造濃厚的創業(ye) 氛圍。部分地方還探索“支部+田園小康項目示範戶+青年”的團建新模式,有的還在規模較大的項目地建立產(chan) 業(ye) 團支部,並探索將田園小康項目實施人選配為(wei) 村團支部副書(shu) 記或產(chan) 業(ye) 團支部書(shu) 記,進一步創新了基層團建模式。
田園小康項目實施近2年來,初步形成了各級黨(dang) 政領導關(guan) 懷重視、基層團組織熱情高漲、農(nong) 村青年積極參與(yu) 、廣大媒體(ti) 廣泛關(guan) 注的良好局麵,成為(wei) 湖北團組織服務青年創業(ye) 發展的品牌工作之一。省委、省政府領導對該項工作作出批示,各地黨(dang) 政領導對項目推動青年創業(ye) 予以高度關(guan) 注,部分領導深入實地考察調研,為(wei) 項目授牌,指導項目實施,協調有關(guan) 部門對項目發展予以支持;田園小康項目化的運作方式,豐(feng) 富了傳(chuan) 統的農(nong) 村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手段,更具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為(wei) 基層團組織爭(zheng) 取了資源,營造了環境,同時,通過直接與(yu) 青年建立點對點工作聯係,采取各種手段服務青年具體(ti) 需求,增強了團組織的活力和對青年的吸引力,逐步成為(wei) 農(nong) 村基層團組織服務青年創業(ye) 的重點工作;項目的設計和實施契合青年創業(ye) 致富的強烈願望,多項配套措施滿足青年創業(ye) 路上的現實需求,掀起了農(nong) 村青年踴躍申報項目、投身全民創業(ye) 的熱潮,許多普通農(nong) 村青年向團省委寫(xie) 來項目自薦信,希望得到田園小康項目的支持和幫助,已實施的項目成為(wei) 當地青年的創業(ye) 見習(xi) 基地,影響和帶動了周邊青年的創業(ye) 激情,成為(wei) 當地新農(nong) 村建設中一道亮麗(li) 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