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街道團組織格局創新工作初見成效
團陝西省委認真貫徹落實團中央全麵推進街道團組織格局創新工作要求,精心組織、紮實推進,夯實工作基礎,健全組織體(ti) 係,不斷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形成了黨(dang) 建帶團建、團建促黨(dang) 建、黨(dang) 團抓共建的良好局麵。
一、總體(ti) 情況
陝西省共有街道337個(ge) ,截止4月底,已完成街道團組織格局創新的有226個(ge) ,正在推進街道團組織格局創新的有111個(ge) ,11個(ge) 市(區)中,鹹陽市、銅川市、商洛市、楊淩示範區已全麵完成人員選配。
二、主要措施
1、調查摸底、調整工作思路。2010年以來,團省委安排各街道團工委抽調專(zhuan) 人,對轄區內(nei) 各類團組織就街道團組織格局創新進行了全麵調研。通過深入走訪,對轄區青年群體(ti) 構成、青年興(xing) 趣愛好、青年組織狀況、工作機製等有了更加全麵、係統的掌握,為(wei) 及時調整街道團組織機構和團建工作思路奠定了基礎。
2、深入探索、開展試點工作。按照團中央的總體(ti) 安排,團陝西省委迅速組織學習(xi) 貫徹相關(guan) 精神,在深入研究、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確定了西安市碑林區張家村街道辦事處等9家單位為(wei) 陝西省街道組織格局創新試點單位,並為(wei) 每個(ge) 試點單位指定了指導員。各試點街道團工委按照“1+1+X”模式調整團工委班子、探索整合“一盤棋”工作格局,為(wei) 進一步推進全省街道團組織格局創新工作積累了經驗。
3、精心組織、製度保障得力。團陝西省委與(yu) 省委組織部聯合召開基層團建推進會(hui) ,進一步規範了新時期“黨(dang) 建帶團建”工作的任務、團的組織設置、團員和團幹部隊伍建設等方麵內(nei) 容。下發《2011年度陝西省城市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要點》,要求2011年7月底前確保在全省所有街道完成團的委員會(hui) “1+1+X”模式配備,並增選配強體(ti) 製外副書(shu) 記。製定《陝西省街道團組織格局創新工作方案》,明確街道團組織的主要工作內(nei) 容,推動街道區域內(nei) 團的工作活躍,指導建立適合街道團組織新格局的工作運行機製。
4、穩步推進、全麵開展工作。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在全省全麵推進街道團組織格局創新。一是大力加強街道團的委員會(hui) 建設。在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全麵推行“1+1+X”街道團的委員會(hui) 建設模式,即由街道一名黨(dang) 工委班子成員任兼職團工委書(shu) 記,配備一名專(zhuan) 職副書(shu) 記和9至11名委員。二是加強基層團幹部隊伍建設。按照“黨(dang) 建帶團建”原則,將街道、社區兩(liang) 級團幹部納入基層黨(dang) 員幹部培訓教育體(ti) 係,共享黨(dang) 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積極推薦團幹部參與(yu) 區域內(nei) 重點工程和重大活動,安排掛職交流,促進鍛煉提高;建立健全基層團幹部考核激勵機製,加大對優(you) 秀基層團幹部提拔、轉任的推薦力度,積極提名優(you) 秀街道團幹部作為(wei) 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人選。三是積極促進基層團的陣地建設。從(cong) 實際出發,結合基層黨(dang) 組織陣地建設,采取新建、改建、擴建、共建等多種方法,不斷加強團的活動陣地、宣傳(chuan) 教育陣地和社會(hui) 服務陣地建設;加強對團的陣地管理,多形式開展各類富有特色的公益文化活動,充分發揮陣地作用。
三、工作成效
1、配齊配強團工委班子,有效加強工作力量。各街道團工委根據調研活動收集的情況,結合各自轄區青年行業(ye) 分布、年齡結構等實際情況對街道團工委班子成員進行了調整。合理的設置使班子成員特點相互補充,便於(yu) 在日後活動開展中,更加全麵的代表青年意願。
2、完善工作機製,製度化推進工作任務。各街道團工委根據團中央、團省委要求,認真完善現有工作機製,確保團的工作有效運行。一是集體(ti) 領導製。團工委班子每月固定時間召開工作例會(hui) ,共同研究決(jue) 定轄區內(nei) 團建重大問題,定期召開街道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聯席會(hui) 議,共同研究和解決(jue) 青年最關(guan) 心、最突出的問題。二是分工責任製。按照新的團建工作思路,規定不同領域團委副書(shu) 記或團委委員,按照組織安排或根據個(ge) 人特長負責一類團建模式,並積極探索所轄範圍內(nei) 的團建規律,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強的製度,擴大團組織的覆蓋麵。三是工作激勵機製。對編製外優(you) 秀團幹部進行適當獎勵,激發團幹部工作積極性。四是定期培訓考核機製。對編製外團幹部采取不同方式進行培訓,並進一步製定了規範管理考核機製,如推行目標管理責任製,健全工作學習(xi) 製度,建立動態管理製度等,並積極通過不同渠道進行推優(you) 推幹,為(wei) 今後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3、創新活動載體(ti) ,有效吸引、凝聚青年。針對目前青年群體(ti) 特征的多樣化,除了強化傳(chuan) 統團組織網絡和品牌工作之外,還通過青年社團、興(xing) 趣小組、QQ群、飛信等新興(xing) 手段聯係青年,設計了一係列靈活、分散、生動活潑的活動,有效吸引轄區內(nei) 青年。比如西安市張家村街道團工委組織開展了“陽光體(ti) 育進社區”、“文明過馬路推動日”、“少兒(er) 英語、義(yi) 務家教進社區”等活動;鹹陽市渭城區新興(xing) 街道團工委通過青年中心及QQ群等平台對青年創業(ye) 貸款等各類青年創業(ye) 扶持政策進行廣泛宣傳(chuan) ,對轄區範圍內(nei) 的部分青年辦理了青年創業(ye) 貸款;榆林市榆陽區崇文路街道團工委通過籃球賽、乒乓球賽、冬季越野賽、演講比賽及青年技能比賽等活動,在轄區產(chan) 生廣泛影響力,受到青年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