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向廣大團員和青年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學生專項工作指引
一、對象群體(ti)
以普通高校、中等學校學生團員和教師團員,各級學聯和高校、院(係)兩(liang) 級學生會(hui) (研究生會(hui) )工作人員為(wei) 重點,帶動全體(ti) 學生和青年教師參加。
二、主要安排
(一)普通高校團組織
1. 加強理論學習(xi) 。團支部以“思想旗幟”、“堅強核心”、“強國複興(xing) ”、“挺膺擔當”為(wei) 主題開展4次專(zhuan) 題學習(xi) ,學習(xi) 內(nei) 容應注重與(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概論》等思政課教材內(nei) 容的結合。校、院(係)團委應對團支部書(shu) 記開展專(zhuan) 題學習(xi) 培訓,幫助團支部書(shu) 記發揮領學作用。組織思政課教師、青年教師黨(dang) (團)員、學生工作骨幹等聯係指導支部開展學習(xi) 。單個(ge) 團支部團員人數較少的,可由院係團委統一組織,或按照年級或專(zhuan) 業(ye) 等開展支部聯學。應當組織入團積極分子等非團員學生參加學習(xi) 。
2. 組織交流研討。在支部專(zhuan) 題學習(xi) 基礎上,組織座談交流、學習(xi) 沙龍、主題團日等形式多樣的交流分享活動,引導團員和青年緊密結合日常學習(xi) 生活中的“真問題”進行互問互答、交流研討,在思辨的過程中相互啟發、深化理解。交流研討應主動回應解決(jue) 學生思想困惑和現實關(guan) 切,注重與(yu) 學生學業(ye) 、專(zhuan) 業(ye) 、就業(ye) 、創業(ye) 等緊密結合,防止“兩(liang) 張皮”,團幹部、指導老師等應當注意引導。學校團委可以通過邀請“青年講師團”進校園、進支部等方式促進學習(xi) 討論。
3. 開展實踐體(ti) 驗。學期中,推進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舉(ju) 辦新學年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啟動周活動,動員團員學生組織化、常態化就近就便參與(yu) 社區實踐;寒假期間開展“三下鄉(xiang) ”、“返家鄉(xiang) ”等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應突出團支部的組織作用。實踐體(ti) 驗後可組織交流分享、總結點評等深化檢驗實踐效果。注意堅持學習(xi) 打頭、實踐促進,防止以實踐活動代替組織學習(xi) ,防止學習(xi) 與(yu) 實踐“兩(liang) 張皮”。
4. 激發建功立業(ye) 。高校團組織開展青春建功行動,應與(yu) 第4專(zhuan) 題學習(xi) 相結合,重點培養(yang) 學生團員和青年的鬥爭(zheng) 精神、奮鬥意誌。注意把誌願服務作為(wei) 重要載體(ti) ,結合重大活動任務、重要時間節點有計劃開展誌願服務。原則上每名團員應在年底前至少參加1次誌願服務。誌願服務活動應注意與(yu) 學習(xi) 內(nei) 容、與(yu) 學生專(zhuan) 業(ye) 特長的結合。
(二)中等學校團組織
1. 加強理論學習(xi) 。團支部以“思想旗幟”、“堅強核心”、“強國複興(xing) ”、“挺膺擔當”為(wei) 主題開展4次專(zhuan) 題學習(xi) ,學習(xi) 內(nei) 容應注重與(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生讀本(初中、高中)》等思政課教材內(nei) 容的結合。縣級團委、學校團委應對團支部書(shu) 記進行專(zhuan) 題培訓,通過提供統一講稿、資源包等學習(xi) 資料,幫助團支部書(shu) 記發揮好領學作用。組織思政課教師、青年教師黨(dang) (團)員等聯係指導支部開展學習(xi) 。單個(ge) 班級團支部團員人數較少的,可由學校團委統一組織學習(xi) ,或按照年級、專(zhuan) 業(ye) 等開展支部聯學。應當組織入團積極分子等非團員學生參加學習(xi) 。
2. 組織交流研討。在支部專(zhuan) 題學習(xi) 基礎上,結合實際開展座談交流、學習(xi) 沙龍、主題團日等形式多樣的交流分享活動,團幹部、指導老師等應當注意引導。學校團委可以通過邀請“青年講師團”進校園、進支部等方式促進學習(xi) 討論。
3. 開展實踐體(ti) 驗。涉及中學中職學生的實踐體(ti) 驗活動,不作統一要求,各地可結合實際用好校內(nei) 外教育資源,就近就便開展實踐體(ti) 驗。
4. 激發建功立業(ye) 。中學中職團組織開展青春建功行動,應與(yu) 第4專(zhuan) 題學習(xi) 相結合,重點培養(yang) 學生團員和青年的鬥爭(zheng) 精神、奮鬥意誌。注意把誌願服務作為(wei) 檢驗團員先進性的重要實踐載體(ti) 。誌願服務一般應由教師黨(dang) (團)員帶領或組織指導,采取校內(nei) 外結合的方式,注重開發設計學校所在社區和校內(nei) 常態化誌願服務項目,注重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校外誌願服務的項目、規模結合實際量力而行。
(三)學聯學生會(hui) 組織
在學校團組織指導下,學聯學生會(hui) 組織機構要抓好自身學習(xi) ,學聯學生會(hui) 工作人員要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1. 專(zhuan) 題學習(xi) 。全國學聯和省級學聯以主題聯學形式,至少開展1次示範性專(zhuan) 題學習(xi) ;校級學生會(hui) 主席團成員深入同學身邊至少開展1次主題宣講;校級學生會(hui) 和院係學生會(hui) 工作機構對照全團4個(ge) 專(zhuan) 題分別開展1次專(zhuan) 題學習(xi) 討論。學生會(hui) 工作機構、學生社團中成立的功能型團支部可以適當方式開展學習(xi) 。
2. 骨幹培訓。將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重要內(nei) 容,開展全國高校學生會(hui) 骨幹秋季學期大培訓。省級學聯負責對高校學生會(hui) 主席團開展全覆蓋輪訓;校級學生會(hui) 對本級工作機構人員和院係學生會(hui) 主席團開展全覆蓋培訓;院係學生會(hui) 對本級工作人員開展全覆蓋培訓。全國學聯秘書(shu) 處開展培訓效果調研。中學(中職)學生會(hui) 結合實際開展培訓。
3. 讀書(shu) 活動。認真學習(xi) 《習(xi) 近平著作選讀》、《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專(zhuan) 題摘編》、《論黨(dang) 的青年工作》等著作中遴選的相關(guan) 重點篇目,結合《習(xi) 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xi) 近平與(yu) 大學生朋友們(men) 》等生動教材開展讀書(shu) 學習(xi) 。院係學生會(hui) 和中學(中職)學生會(hui) 可以組建讀書(shu) 小組,開展學習(xi) 討論。校級學生會(hui) 至少舉(ju) 辦1次讀書(shu) 分享活動,鼓勵與(yu) 學校定點幫扶、支教實踐地方的中學(中職)學生會(hui) 結對贈書(shu) 、交流體(ti) 會(hui) 。鼓勵省級學聯舉(ju) 辦示範性讀書(shu) 活動。經團組織審核把關(guan) ,可適當豐(feng) 富書(shu) 單,但應當與(yu) 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密切相關(guan) ,防止泛化。
4. 服務同學。動員學生會(hui) 組織廣泛開展“我為(wei) 同學做實事”實踐活動,圍繞思想成長、學業(ye) 進步、就業(ye) 發展、社會(hui) 融入、身心健康等方麵設計開展小而精、小而實的服務項目。全國學聯舉(ju) 辦高校學生會(hui) 組織“我為(wei) 同學做實事”優(you) 秀項目交流展示。省級學聯開展“我為(wei) 同學做實事”優(you) 秀項目挖掘、推廣、宣傳(chuan) 。高校校級學生會(hui) 和院係學生會(hui) 加強聯動,注重項目品牌建設和服務成效。中學(中職)學生會(hui) 結合實際積極服務同學。
三、實施要求
1. 注重抓好自學。每個(ge) 專(zhuan) 題學習(xi) 期間,團員應在支部專(zhuan) 題學習(xi) 會(hui) 前結合選定的重點學習(xi) 篇目,通過通讀精讀等方式自學。應把《習(xi) 近平著作選讀》、《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專(zhuan) 題摘編》、《論黨(dang) 的青年工作》相關(guan) 篇目作為(wei) 重點,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希望要求,努力使思想有所提高、有所進步、有所感悟。學生團員要側(ce) 重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大中學校考察時的相關(guan) 重要講話精神、對青年學生的重要寄語,教師團員要側(ce) 重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對老師的重要希望要求。
2. 注重分層分類。注意考慮不同學校類型、不同學習(xi) 階段、不同專(zhuan) 業(ye) 類別學生特點,防止一般粗、一刀切。高校團組織應引導團員學生強化理想信念、校準人生航向,樹立投身國家重大戰略和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e) 的職業(ye) 觀、事業(ye) 觀;中學中職團組織應把握學生正處於(yu) “三觀”形成的關(guan) 鍵時期,把教育與(yu) 啟發結合起來,注重講故事、明事理,教育團員學生培養(yang) 樸素感情;職業(ye) 院校團組織應結合學生職業(ye) 能力和職業(ye) 精神培養(yang) ,引導團員學生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3. 注重指導帶動。團中央機關(guan) 健全完善聯係重點高校機製,團中央指導組加強對高校工作指導督促。省級團委領導班子應聯係重點高校,配齊配強麵向高校的指導工作力量。各級團的領導機關(guan) 專(zhuan) 掛兼職團幹部、大中學校教師團幹部應指導聯係學生團支部,主動上講台、傳(chuan) 真理、碰思想、解困惑,參與(yu) 支部專(zhuan) 題學習(xi) 和組織生活會(hui) 。保留團籍的青年黨(dang) 員按要求參加黨(dang) 內(nei) 主題教育,在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中發揮示範作用、展現先進性,影響和帶動廣大團員和青年共同進步。
4. 注重強化實效。緊抓理論學習(xi) 這一基本任務,以強化理論學習(xi) 指導激發實踐建功。不搞“學習(xi) 競賽”,不對團員和青年提出“打卡”、“截圖”、撰寫(xie) 讀書(shu) 筆記或心得體(ti) 會(hui) 等留痕要求,不搞動輒成百上千人的大呼隆、大場麵活動,不刻意把各類節、會(hui) 、賽等與(yu) 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關(guan) 聯,防止形式化、套路化、表麵化,堅決(jue) 防止“低級紅”、“高級黑”,確保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的政治性和嚴(yan) 肅性。注重通過麵對麵訪談、座談、討論等方式,發現問題、發掘典型、評估效果。
責任編輯: 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