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為公行大道(中國式現代化麵對麵15)

——如何理解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發布時間: 2023-10-12 15:24:00 來源: 人民日報

  人類社會(hui) 走向世界曆史,這是一個(ge) 必然的過程。伴隨著人類社會(hui) 幾百年的現代化進程,幾乎所有國家和民族都被卷入世界發展體(ti) 係中,世界曆史的趨勢和特征越來越明顯,但全球範圍內(nei) 的矛盾衝(chong) 突也越來越凸顯。過去具有全球性特點的現代化模式,都試圖用一種統一的樣板去改造別人,看似是為(wei) 其他國家好,實質是“按照自己的麵貌為(wei) 自己創造出一個(ge) 世界”,是狹隘的霸權主義(yi) 和強權政治,事實證明最終是行不通的。中國式現代化秉持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的天下情懷,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以新的文明形態促進世界和平與(yu) 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們(men) 生活的世界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cong) 取決(jue) 於(yu) 各國人民的抉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回答人類前途命運之問的中國方案,是引領世界大局大勢的光明坦途。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men) 黨(dang) 立誌於(yu) 中華民族千秋偉(wei) 業(ye) ,致力於(yu)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崇高事業(ye) ,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這突出反映了中國發展與(yu) 世界發展的高度統一,集中體(ti) 現了黨(dang) 領導下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寬廣格局和高遠追求。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闊步前行

  外交作為(wei) 國家意誌的集中體(ti) 現,必須同國家的整體(ti) 實力、對外戰略和安全需求等相匹配,最大限度為(wei) 國家發展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弱國無外交”,卑躬屈膝、喪(sang) 權辱國的舊中國外交,深深刺痛了無數國人的心。新中國成立後,我們(men) 一掃舊中國外交的屈辱,提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導並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定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尊嚴(yan) ,在國際上樹立起社會(hui) 主義(yi) 大國的形象。大國必須有大外交,一個(ge) 國家要成為(wei) 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強國,其外交理論和實踐必須跟上強起來的步伐。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當代中國與(yu) 外部世界的關(guan) 係正在發生曆史性變化,我國同國際社會(hui) 的互聯互動變得空前緊密,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外交事業(ye) 的分量和地位愈加凸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刻洞悉世界大勢,準確把握時代潮流,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針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主動謀劃,努力進取,不斷推動外交工作的理論和實踐創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路。“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新時代十年來,中國外交如鯤鵬展翅,在國際風雲(yun) 激蕩中翱翔,盡顯大國特色、大國風範、大國氣度,為(wei) 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奏響中國最強音。

  “正義(yi) 旗”越舉(ju) 越高。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曆史潮流不可阻擋,人類前途終歸光明。但天下並不太平,恃強淩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淩行徑危害深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等抬頭,給世界和平與(yu) 發展蒙上了陰影。中國始終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yi) ,堅持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倡導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yi) ,旗幟鮮明反對一切霸權主義(yi) 和強權政治,推動提升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引領國際秩序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朋友圈”越來越大。新時代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訪40多次,足跡遍及五大洲70多個(ge) 國家,在國內(nei) 接待10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新冠疫情發生之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積極開展“雲(yun) 外交”,同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通話達180多次,以視頻方式出席重大外事活動80多場。精彩紛呈、氣勢恢宏的元首外交,為(wei) 我國外交布局全麵拓展提供了戰略引領,推動形成更為(wei) 全麵、更為(wei) 堅實的全球夥(huo) 伴關(guan) 係網絡。截至2023年8月,我國已經同182個(ge) 國家建立了外交關(guan) 係,與(yu) 11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huo) 伴關(guan) 係,國際上鐵杆朋友越來越多。

  “大國範”越來越足。中國積極參與(yu) 全球發展合作,在力所能及範圍內(nei) 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幫助,累計向近170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4000多億(yi) 元人民幣援助。在全球抗疫進程中,中國第一時間開展全球緊急人道主義(yi) 行動,同18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向34個(ge) 國家派出38支醫療專(zhuan) 家組,向12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2億(yi) 劑新冠疫苗。這些實實在在的善行義(yi) 舉(ju) ,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國家和地區的民眾(zhong) 帶去了福祉,彰顯了中國負責任、講道義(yi) 、有擔當的大國形象。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人類隻有一個(ge) 地球,各國共處一個(ge) 世界,越來越成為(wei)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t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順應這一時代發展潮流,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隨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深入推進,這一重大理念日益轉化為(wei) 實際行動,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認同,成為(wei) 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鮮明旗幟。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將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yu)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製。”這是我國晉代思想家傅玄的一句名言,精辟闡釋了公心公道的作用。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jue) 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一年多來,烏(wu) 克蘭(lan) 危機牽動著國際社會(hui) 的神經。中國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始終站在和平和正義(yi) 一邊,主張徹底摒棄冷戰思維,呼籲各方堅持政治解決(jue) 的大方向,通過對話協商尋求烏(wu) 克蘭(lan) 問題的全麵解決(jue) 。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hui) 製度,同世界各國一道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的美好世界。

  【特別關(guan) 注】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7.5萬(wan) 列

  中歐班列是指中國開往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快速貨物班列,共有東(dong) 中西3條運行線路。2011年3月19日首趟中歐班列成功開行,截至2023年7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7.5萬(wan) 列。中歐班列以其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點,以及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的優(you) 勢,成為(wei) 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重要方式。

  【特別關(guan) 注】

  進博會(hui) 成為(wei) 世界經貿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簡稱進博會(hui) ),是我國舉(ju) 辦的世界上第一個(ge) 以進口為(wei) 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hui) ,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進博會(hui) 從(cong) 2018年開始,目前已舉(ju) 辦5屆。進博會(hui) 的影響不斷擴大,促進了世界各國經貿交流合作,促進了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增長,推動了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成為(wei) 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2000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經》裏對大國有這樣的描述:“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說的是大國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天下河流才能交匯於(yu) 此。中國作為(wei) 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始終以“四海一家”的寬廣胸懷,廣交天下朋友,推動與(yu) 各方關(guan) 係全麵發展,致力於(yu) 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ti) 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guan) 係格局,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努力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yi)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

  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開放才能發展,合作方能共贏。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們(men) 始終不渝地堅持,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全行業(ye) 對外直接投資9853.7億(yi) 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5.2%,實際使用外資首次突破1.2萬(wan) 億(yi) 元,較上年增長6.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直接投資金額同比增長17.2%。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中國堅持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方向,推動營造有利於(yu) 發展的國際環境,為(wei) 全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推進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全球治理格局取決(jue) 於(yu) 國際力量對比。當今世界,受國際力量消長變化的影響,全球治理赤字現象突出。發達國家一方麵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意願提供全球公共產(chan) 品,另一方麵又不願意向發展中國家讓渡更多權力,造成了全球治理的供需失衡。破解全球治理赤字,國際社會(hui) 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推進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大力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

  “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當今世界,人類麵臨(lin) 許多共同的挑戰,解決(jue) 共同的問題呼喚共同的價(jia) 值。這種共同價(jia) 值一定是站在全人類的高度,超越不同文明、不同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差異,具有最大包容性和認可度的價(jia) 值公約數。正如我國著名社會(hui) 學家費孝通所說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yu) 共,天下大同”。

  2015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hui) 一般性辯論時指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jia) 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此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多個(ge) 重大國際場合,都對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和重大意義(yi) 作了深刻闡述。這一重大理念,蘊含著中華文明四海鹹輝、協和萬(wan) 邦的和合智慧,體(ti) 現著不同文明價(jia) 值追求的共通點,給動蕩變革的世界畫出最大同心圓,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奠定了價(jia) 值根基。

  【特別關(guan) 注】

  “中法文化之春”搭起兩(liang) 國文化交流的橋梁

  “中法文化之春”創立於(yu) 2006年,旨在推動中法兩(liang) 國藝術機構和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對話,增進兩(liang) 國民眾(zhong) 的友誼和對彼此文化的了解。經過17年的發展,“中法文化之春”已成為(wei) 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2023年的“中法文化之春”,超過65個(ge) 文化項目在中國20多個(ge) 城市開展,涵蓋音樂(le) 、戲劇、電影以及沉浸式數字創作等領域的200多場交流活動。

  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內(nei) 容豐(feng) 富、係統全麵,是一個(ge) 有機統一的價(jia) 值體(ti) 係,契合了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猶如空氣和陽光;發展是各國的第一要務,是增進人類福祉的重要前提;公平、正義(yi) 是國際秩序的基石,事關(guan) 國際關(guan) 係的道義(yi) 基礎;民主是人類不懈追求的政治理想,其本意是要求實行多數人的統治;自由是人類社會(hui) 進步的產(chan) 物,強調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和平與(yu) 發展是我們(men) 的共同事業(ye) ,公平正義(yi) 是我們(men) 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們(men) 的共同追求。”這3個(ge) “共同”,集中體(ti) 現了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企盼,也昭示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正確方向。

  我們(men) 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不是要搞價(jia) 值觀輸出,與(yu) 某些國家鼓吹的所謂“普世價(jia) 值”有著根本區別。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反映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體(ti) 現了不同文明的價(jia) 值共識,“普世價(jia) 值”僅(jin) 代表部分西方國家的利益,依靠強行輸出。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自由民主”,不存在唯我獨尊的“普世價(jia) 值”。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是以聯合國憲章為(wei) 基礎和行為(wei) 準繩的,其理論基礎是共識性的、不是獨斷的,實踐基礎是包容性的、不是排他性的,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普遍認同的價(jia) 值理念的最大公約數,從(cong) 根本上符合世界人民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共創人類更加美好未來的前進方向。從(cong) 現實看,某些國家打著“普世價(jia) 值”的幌子,肆無忌憚推行幹涉主義(yi) ,熱衷顛覆別國政權,培植地區代理人,在別的國家和地區製造混亂(luan) ,導演了一係列“顏色革命”,甚至不惜動用武力,導致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至今政治動蕩、經濟凋敝、社會(hui) 混亂(luan) 、民生困苦。這充分說明,所謂的“普世價(jia) 值”隻是某些國家的一廂情願,給其他國家和地區帶來的並不是什麽(me) “福音”,而是無窮無盡的深重災難。隻有建立在廣泛共識、共同利益基礎上的價(jia) 值觀,才能真正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和認同。

  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是以充分尊重文明的多樣性為(wei) 前提的,主張在文明多樣性的基礎上找到共同點,在多元文明交流互鑒、共生共存的過程中發現共通性。中國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jia) 值內(nei) 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價(jia) 值實現路徑的探索,主張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chong) 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ou) 越,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最大限度匯聚人類文明進步的精神力量,為(wei) 共同建設美好世界的崇高事業(ye) 燃起更加熾熱的奮進之火。

  “這是一個(ge) 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ge) 最壞的時代。”英國文學家狄更斯曾這樣描述工業(ye) 革命發生後的世界。當今時代,我們(men) 也前所未有地身處一個(ge) 矛盾集中的世界之中,既麵臨(lin) 巨大的挑戰,又充滿無限的希望。我們(men) 不能因現實複雜而放棄夢想,也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中國人民願同世界人民一道,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深度閱讀】

  1.習(xi) 近平:《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上的主旨講話》,《人民日報》2023年3月16日。

  2.習(xi) 近平:《攜手建設守望相助、共同發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國—中亞(ya) 命運共同體(ti) ——在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上的主旨講話》,《人民日報》2023年5月20日。

責任編輯: 鄧婷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