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有常民為本(中國式現代化麵對麵⑩)
——如何理解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悠悠萬(wan) 事,民生為(wei) 大。過上富足殷實的生活,一直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孜孜以求的美好夢想。無論是《尚書(shu) 》的“敬德保民”還是《詩經》的“汔可小康”,無論是孔子推崇的“仁政”思想還是孟子倡導的“民本”理念,都包含著對人民美好生活的樸素願望。但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hui) 裏,統治者對解決(jue) 民生問題既缺乏主觀能動,也不具備客觀條件,大多數時候人們(men) 生活都處在困頓的境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走上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後,中國人民的生活才發生了質的改變,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不斷邁上新台階。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奮鬥目標,是中國式現代化最根本的價(jia) 值追求。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人民的生活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實現了從(cong) 溫飽不足到總體(ti) 小康、再到全麵小康的曆史性跨越。現在,我們(men) 踏上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人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憧憬。黨(dang) 的二十大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對增進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作出一係列高含金量的政策安排,努力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體(ti) 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為(wei) 了誰、依靠誰的問題,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試金石。曆史唯物主義(yi) 深刻批判過去思想家錯誤的群眾(zhong) 觀點,高度肯定人民群眾(zhong) 在曆史創造中的主體(ti) 作用,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推進社會(hui) 革命指明了依靠力量。我們(men) 黨(dang) 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所有的奮鬥都是為(wei) 了人民、造福人民。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指出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天然是同人民聯係在一起的,就像魚和水、種子和土壤的關(guan) 係一樣,須臾不可分離,黨(dang) 與(yu) 人民一體(ti) 同心、休戚與(yu) 共、生死相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作為(wei) 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作為(wei)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黨(dang) 的初心使命就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所以說,我們(men) 黨(dang) 是人民的黨(dang) ,黨(dang) 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從(cong) 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ti) 、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正所謂,不謀私利才能善謀大利,大公無私才能大道直行。
縱觀曆史,我們(men) 黨(dang) 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以人民利益為(wei) 根本考量,都是為(wei) 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戰爭(zheng) 年代,黨(dang) 領導人民打倒列強除軍(jun) 閥、打土豪分田地、抗擊日本侵略者、推翻蔣家王朝的腐朽統治,都是為(wei) 了讓人民獲得解放,走上謀求幸福生活的新道路;新中國成立後,黨(dang) 領導人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重整山河,進行大規模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也是為(wei) 了改變人民貧窮落後的狀況;進入新時期,黨(dang) 領導人民實行改革開放,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同樣是為(wei) 了讓人民盡快富裕起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讓人民群眾(zhong) 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為(wei) 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正是秉持這樣的理念,我們(men) 黨(dang) 為(wei) 增進人民福祉行之篤之。比如,我們(men) 黨(dang) 以堅定的決(jue) 心、精準的思路、有力的措施,組織實施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讓近1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使中華民族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在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學有效抗擊新冠疫情,保護了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jue) 定性勝利,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跡;大力解決(jue) 住房保障、教育公平、生態環境、司法公正、資本無序擴張、文娛亂(luan) 象等人們(men) 普遍關(guan) 注的問題,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得到更好實現,人民安居樂(le) 業(ye) 、社會(hui) 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麵不斷鞏固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wei) 現實。這些都在新時代刻下了深深的印記,生動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初心不改、大道不移的為(wei) 民情懷。
【特別關(guan) 注】
四川昭覺“懸崖村”村民下山上樓過上新生活
阿土列爾村,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的一個(ge) 村莊。村民曾經住在懸崖之上,上山和下山全憑懸梯,攀爬落差達800米的山崖,被稱為(wei) “懸崖村”。2020年5月,“懸崖村”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344人告別了大山和鋼梯,整體(ti) 搬遷到昭覺縣城,住進了新樓房,過上了與(yu) 城裏人一樣的新生活。
【經驗分享】
寧夏中衛特色民宿成為(wei) 熱門旅遊目的地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著力打造特色旅遊,大力發展旅遊民宿經濟,培育了一批極具西北特色的旅遊民宿。位於(yu) 寧夏中衛市的沙漠星星酒店、黃河·宿集、金沙海火車主題民宿、黃河小院民宿、黃羊古落民宿、豐(feng) 安屯“棗”主題民宿等形態多樣的民宿,讓遊客融入美景,體(ti) 驗地域風情,是遊客向往的慢節奏“遠方”,成為(wei) 遊客旅途中的心靈驛站。2023年五一期間,寧夏中衛上榜全國民宿預訂熱門城市第一名。
回顧黨(dang) 的奮鬥曆程,“人民”二字深深融入黨(dang) 的血脈,內(nei) 化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薪火相傳(chuan) 、不可磨滅的精神基因,熔鑄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永不褪變、永不消逝的鮮亮底色。百年來,不管是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還是歲月靜好的和平時期,黨(dang)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這一根本立場從(cong) 來沒有改變過、動搖過、遲疑過。
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今天,中國人民已經全麵過上了小康生活,缺吃少穿、物質匱乏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即使在偏遠的山區農(nong) 村,“兩(liang) 不愁三保障”都已成了最基本的配置,普通家庭擁有小樓房、小汽車也不算什麽(me) 稀罕事。2022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wei) 30.5%,其中城鎮是29.5%,農(nong) 村是33.0%,總體(ti) 上屬於(yu) 相對富裕狀態。但也要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已經從(cong) 追求“有沒有”轉向更加注重“好不好”。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黨(dang) 的二十大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向好趨勢,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提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最直接最關(guan) 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為(wei) 人們(men) 提供更滿意的收入、更穩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會(hui) 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一般認為(wei) ,收入分配結構有橄欖型、金字塔型、啞鈴型和倒丁字型等,其中“中等收入群體(ti) 占多數、低收入和高收入群體(ti) 占少數”的橄欖型,被認為(wei) 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收入分配結構。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ti) 規模超過4億(yi) ,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為(wei) 30%多,低收入群體(ti) 的比重仍然較大。完善分配製度,必須重點圍繞“提低”“擴中”的任務,構建科學合理的分配格局,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製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更好體(ti) 現社會(hui) 主義(yi) 公平原則,更好激發社會(hui) 發展動力活力。
【相關(guan) 鏈接】
收入分配結構的4種模型
1.橄欖型,表現為(wei) “中間大、兩(liang) 頭小”,中等收入群體(ti) 占比最多,低收入和高收入群體(ti) 均占少數。
2.金字塔型,表現為(wei) “底座龐大、塔尖細小”,其收入分配特點是高收入群體(ti) 、中等收入群體(ti) 和低收入群體(ti) 的規模依次變大。
3.啞鈴型,表現為(wei) “兩(liang) 頭大、中間細長”,其收入分配特點是中等收入群體(ti) 較少,高收入群體(ti) 和低收入群體(ti) 均占比較高。
4.倒丁字型,表現為(wei) 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群體(ti) 較少,低收入群體(ti) 數量龐大。
【經驗分享】
江蘇多措並舉(ju) 助力大學生就業(ye)
為(wei) 精準幫助大學生就業(ye) ,2023年以來,江蘇省聚焦高質量就業(ye) 目標,探索建立就業(ye) 友好型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千方百計挖掘崗位資源,做實做細就業(ye) 指導服務,多形式開展政策宣講,高頻次舉(ju) 辦招聘活動,全力以赴幫助高校畢業(ye) 生順利就業(ye) 、盡早就業(ye) 。
“飯碗是天大的事”。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既是經濟的“晴雨表”,也是民生的“溫度計”、社會(hui) 的“穩定器”。近年來,我國每年城鎮新增就業(ye) 人數超過1100萬(wan) ,2021年和2022年均超過1200萬(wan) ,分別為(wei) 1269萬(wan) 人、1206萬(wan) 人。從(cong) 2023年上半年的情況看,需在城鎮就業(ye) 的新成長勞動力人數仍在增加,僅(jin) 高校畢業(ye) 生就達到1158萬(wan) 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除就業(ye) 總量上的壓力外,還存在就業(ye) 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穩就業(ye) 仍麵臨(lin) 不少挑戰。保持就業(ye) 形勢的持續平穩,必須按照黨(dang) 的二十大的要求,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落地落實促進就業(ye) 的各項相關(guan) 政策,穩住就業(ye) 基本盤,努力讓更多勞動者獲得工作崗位。
社會(hui) 保障被人們(men) 形象地稱為(wei) “人民生活的安全網”,是社會(hui) 公平和社會(hui) 進步的一個(ge) 重要標誌。從(cong) 全世界社會(hui) 保障發展的曆史看,完備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是現代化國家的“標配”。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覆蓋人口規模最大、功能完備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基本養(yang) 老保險覆蓋10.5億(yi) 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社會(hui) 保障擴麵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不容忽視的是,社會(hui) 保障麵臨(lin) 著一些新挑戰,比如我國社會(hui) 出現的老齡化、少子化、就業(ye) 多樣化等問題,都需要妥善應對。我們(men) 必須按照中國式現代化對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提出的更高要求,全麵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提高社會(hui) 保障統籌層次,持續深化各項重點製度改革,不斷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xiang) 、公平統一、安全規範、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
【經驗分享】
重慶建設保障性住房托起群眾(zhong) 安居夢
保障性住房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近年來,重慶市持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快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chan) 權住房為(wei) 主體(ti) 的住房保障體(ti) 係。截至2023年1月,重慶建成保障性住房共計140萬(wan) 套,保障人數約337.5萬(wan) 人,其中中低收入群體(ti) 約140萬(wan) 人。
【相關(guan) 鏈接】
少子化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嬰兒(er) 出生減少,無法保持現有的人口數量的現象。如果新一代人口增加的速度遠低於(yu) 上一代自然死亡的速度,會(hui) 造成人口不足,對於(yu) 社會(hui) 結構、經濟發展等各方麵都會(hui) 產(chan) 生重大影響。所以少子化是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非常關(guan) 心的問題。
俗話說,“健康是福”。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誌,也是與(yu) 每個(ge) 人幸福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重大事情。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衛生健康事業(ye) 取得長足發展,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孕產(chan) 婦死亡率下降到15.7/10萬(wan) ,嬰兒(er) 死亡率下降到4.9‰。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優(you) 化人口發展戰略,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全麵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製度、醫療保障製度和優(you) 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經驗分享】
山西太原醫養(yang) 結合嗬護“夕陽紅”
醫療機構不能養(yang) 老,養(yang) 老機構不能看病,醫養(yang) “兩(liang) 張皮”長期以來製約著老年健康事業(ye) 的發展。近年來,山西省太原市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hui) 參與(yu) 、資源共享”的總體(ti) 思路,把醫養(yang) 結合納入全麵深化改革和重點民生事項統籌推進,不斷推動全市醫療資源和養(yang) 老資源融合互助。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率達84.2%,67.7%的65歲以上老年人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
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今天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突出強調共同富裕,既是由黨(dang) 的性質宗旨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決(jue) 定的,也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現實需要。現在,我們(men) 大力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到了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曆史階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不能等實現了現代化再來解決(jue) 共同富裕問題,而是要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wei)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不斷地、逐步地解決(jue) 好這個(ge) 問題。”
從(cong) 世界範圍來看,共同富裕與(yu) 現代化水平有一定關(guan) 係,但並不完全是正相關(guan) 的。對於(yu) 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還沒有發展起來,拋開別的因素不說,實現共同富裕必要的物質基礎還不具備。再看看發達資本主義(yi) 國家,盡管它們(men) 的現代化程度高,但“富而不公”的現象仍普遍存在,甚至有的國家越發展貧富差距越大。因此,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共同富裕,既需要豐(feng) 厚的物質條件,也需要先進的社會(hui) 製度。
共同富裕還是一個(ge) 動態變化的過程。這種動態性主要體(ti) 現在兩(liang) 個(ge) 方麵:第一,不是所有人同步富裕、同時富裕,而是有一個(ge) 先富和後富的關(guan) 係問題,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先富帶後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第二,這種共同富裕的狀態也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隨著經濟社會(hui) 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就需要通過正確的價(jia) 值導向和合理的製度安排,推動共同富裕向更高水平邁進。
【經驗分享】
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
2021年5月,黨(dang) 中央賦予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新使命,為(wei) 全國推動共同富裕提供省域範例。兩(liang) 年多來,浙江推動示範區建設實現良好開局,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比如,“畝(mu) 均論英雄”、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共富工坊”、山海協作、“兩(liang) 進兩(liang) 回”行動、醫共體(ti) 建設、掌上辦事……在破解地區差距、城鄉(xiang) 差距、收入差距問題等方麵取得明顯進展。
對於(yu) 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人口眾(zhong) 多、發展不平衡的大國來說,實現共同富裕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戰略任務。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men) 黨(dang) 對實現共同富裕有著明確的路徑規劃和製度安排。首先,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進一步做大“蛋糕”,為(wei) 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與(yu) 此同時,通過合理的製度安排分好“蛋糕”,使社會(hui) 財富的流向兼顧效率和公平,既保證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又充分激發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動力。因此,共同富裕是一個(ge) 長期的曆史過程,等不得也急不得,需要保持曆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根據現有條件把能做的事情盡量做起來,積小勝為(wei) 大勝,積跬步至千裏,朝著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奮進。
【特別關(guan) 注】
貴州黔西鴨池河上的7座橋讓天塹變通途
鴨池河位於(yu) 貴州省中部,大河奔騰於(yu) 崇山峻嶺間,河穀深切,水流湍急,處處峽穀天險。1958年,黔西縣與(yu) 清鎮市交界處的鴨池河上(清畢公路)建成第一座現代化橋梁——鴨池河橋,結束了鴨池河兩(liang) 岸靠木船擺渡的曆史。此後的60餘(yu) 年間,鴨池河黔西段先後架起了7座大型現代化橋梁。昔日大河阻隔,今朝天塹變通途,7座現代化橋梁見證了鴨池河黔西段交通的變遷,也見證著貴州大地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麵的發展。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錨定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奮鬥目標,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創造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現代化新道路,最大限度讓全體(ti) 人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
【深度閱讀】
1.習(xi) 近平:《促進我國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求是》2022年第8期。
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召開會(hui) 議 聽取近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習(xi) 近平主持會(hui) 議》,《人民日報》2023年2月17日。
責任編輯: 鄧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