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治顯智慧(中國式現代化麵對麵⑦)
——如何理解人民民主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yi) ?
回溯人類曆史,人們(men) 對民主的追求由來已久,在各個(ge) 古代文明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ti) 現,成為(wei) 推動曆史向前發展的進步因素。人類邁入現代化進程後,社會(hui) 曆史領域的一個(ge) 重大變化,就是人們(men) 的民主意識日益覺醒和高漲,對民主製度的探索更加迫切和深入。從(cong) 西方民主製度幾百年的演變來看,應當承認它在反對封建專(zhuan) 製方麵的進步意義(yi) ,肯定其在推動世界現代化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但它總體(ti) 上代表的是資產(chan) 階級的利益,是少數人的民主。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jia) 值,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曆史和實踐告訴我們(men)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任務。這是對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建設規律的深刻總結,也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在政治領域的集中體(ti) 現。
人民民主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生命
人民民主,通俗地說就是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yu) 人民,占社會(hui) 大多數的人民當家作主。作為(wei) 人類社會(hui) 的一種新型社會(hui) 製度,社會(hui) 主義(yi) 在政治上追求的目標就是實現人民民主。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中指出,“無產(chan) 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wei) 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這個(ge) 運動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chan) 階級上升為(wei) 統治階級,爭(zheng) 得民主”。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新民主主義(yi) 革命,與(yu) 舊民主主義(yi) 革命最大的區別,就是要在中國建立一個(ge) 無產(chan) 階級領導的民主國家,讓大多數人成為(wei) 民主的主體(ti) 。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為(wei) 爭(zheng) 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英勇鬥爭(zheng) ,與(yu) 此同時,在革命根據地進行民主製度的積極探索。比如抗日戰爭(zheng) 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在陝甘寧邊區實行“三三製”、“豆選法”、民族區域自治等民主製度,為(wei) 在全國範圍內(nei) 建立新的民主政權積累了有益經驗。毛澤東(dong) 同誌曾說,“陝甘寧邊區的方向就是全國新民主主義(yi) 的方向”。
【相關(guan) 鏈接】
三三製
“三三製”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抗日根據地建立民主政權所采取的製度,主要是在政權機構和民意機關(guan) 的人員名額分配上,代表工人階級和貧農(nong) 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代表廣大小資產(chan) 階級的非黨(dang) 左派進步分子、代表中等資產(chan) 階級和開明紳士的中間分子各占1/3。這一製度的成功實踐,對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反對國民黨(dang) 一黨(dang) 專(zhuan) 政起到了積極作用,也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進行了初步探索。
豆選法
“豆選法”是抗日戰爭(zheng) 時期陝甘寧邊區農(nong) 民用豆子作選票選出自己中意的候選人的一種政治參與(yu) 方式。針對當時文盲占絕大多數的情況,在選舉(ju) 時,候選人背對選民坐成一排,每人背後放有一個(ge) 空碗,18歲以上的村民在領到豆子後,將豆子放在中意的候選人碗中,根據碗中的豆子數確定最終人選。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建立後,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圍繞人民當家作主這一目標,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愛國統一戰線等,初步構建起一套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製度,讓人民真正成為(wei) 國家和社會(hui) 的主人。然而,後來發生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國民主製度遭到嚴(yan) 重破壞,人民的民主權利無法得到保障。改革開放後,我們(men) 充分汲取了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建設正反兩(liang) 方麵的經驗,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發展道路,不斷健全各項民主政治製度,為(wei) 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提供堅實保障。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刻把握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的特點規律,進一步豐(feng) 富和發展了人民民主的科學內(nei) 涵,鮮明提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不斷健全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充分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重要作用,豐(feng) 富民主形式,暢通民主渠道,從(cong) 各層次各領域各環節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yu) ,推動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取得曆史性進步。實踐證明,社會(hui) 主義(yi) 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今天,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中華大地展現出蓬勃生機和強大生命力,中國人民對自己的民主製度更加自信,中國特色民主之路越走越寬廣。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民主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這已經成為(wei) 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共識。民主的具體(ti) 製度可以不盡相同,但好的民主製度必須能夠最大限度反映民意,這才是民主的精神和價(jia) 值所在。從(cong) 西式民主的實踐來看,民主極端化、形式化、金錢化等現象愈演愈烈,使民主淪為(wei) 維護少數人利益的工具,對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漠視的。我們(men) 黨(dang) 提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要充分體(ti) 現人民意誌、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這是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的內(nei) 在屬性,也是由我們(men) 黨(dang) 的性質宗旨決(jue) 定的。
全過程人民民主最為(wei) 關(guan) 鍵的就是“全過程”,即把人民民主體(ti) 現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各個(ge) 方麵,貫通民主選舉(ju) 、民主協商、民主決(jue) 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各個(ge) 環節,實現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實現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使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hui) 生活各個(ge) 方麵都體(ti) 現人民意願、聽到人民聲音。在我國具體(ti) 民主實踐中,我們(men) 通過一係列製度安排,保證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實現。
人大製度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製度,是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製度安排,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製度載體(ti) 。在我國,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hui) 行使國家權力,各級人大都由民主選舉(ju) 產(chan) 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各級國家行政機關(guan) 、監察機關(guan) 、審判機關(guan) 、檢察機關(guan) 都由人大產(chan) 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毛澤東(dong) 同誌曾形象地說:“我們(men) 的主席、總理,都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產(chan) 生出來的,一定要服從(cong)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不能跳出如來佛的手掌。”這充分說明,人大製度是人民握緊“權杖”最有效的製度設計,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最集中的體(ti) 現。
【經驗分享】
廣西陽朔建強人大代表履職“新陣地”
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積極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按照“標準化、品牌化、常態化”要求推進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和工作製度,抓場所“標準化”建設,抓經驗“品牌化”推廣,抓活動“常態化”開展,在“建、管、用”三方麵下足功夫,讓小站點提供“大服務”,使其成為(wei) 人大代表履職為(wei) 民的“新陣地”。
協商民主顯優(you) 勢。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的偉(wei) 大創造,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下,有事好商量,眾(zhong) 人的事情由眾(zhong) 人商量,找到全社會(hui) 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我們(men) 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通過政黨(dang) 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ti) 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hui) 組織協商等形式,全方位、多層次保證人民有序參與(yu) 政治生活,最大限度凝聚社會(hui) 各方麵的智慧和共識,形成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強大合力。
【經驗分享】
貴州麻江“院壩協商”解難題
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始終堅持協商於(yu) 民、協商為(wei) 民,把“有事好商量,眾(zhong) 人的事情眾(zhong) 人辦”作為(wei) 檢驗標尺,把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wei)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協商解決(jue) 基層的實際困難,實現了在群眾(zhong) 中議事、在協商中成事。
基層民主激活力。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ti) 現。完善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是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最直接的形式。這些年,我國基層民主創新十分活躍,從(cong) 民主懇談會(hui) 、民主聽證會(hui) 到黨(dang) 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合進社區,從(cong) “小院議事廳”到“板凳民主”,從(cong) “線下圓桌會(hui) ”到“線上議事群”,廣大人民在火熱的基層生活中,探索創造了一個(ge) 個(ge) 充滿煙火氣的民主實現形式。人們(men) 通過這些接地氣、聚人氣的民主實踐,使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得到充分實現。
統一戰線促團結。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統一戰線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在我們(men) 黨(dang) 的百年奮鬥中,正是憑借著這個(ge) 製勝法寶,我們(men) 才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和衷共濟、同心協力,打倒了北洋軍(jun) 閥、趕走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國民黨(dang) 反動派的腐朽統治,贏得了革命的最終勝利,並把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和改革事業(ye) 不斷推向前進。新時代新征程上,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就是堅持在黨(dang) 的領導下,發揮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新型政黨(dang) 製度優(you) 勢,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幹。
中國式民主好在哪兒(er)
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民主模式。判斷一個(ge) 國家的民主製度好不好,關(guan) 鍵是要從(cong) 這個(ge) 國家基本國情來認識,從(cong) 產(chan) 生的實際效果來分析,從(cong) 人民的滿意程度來衡量。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指出的,“鞋子合不合腳,隻有穿的人才知道”。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黨(dang) 領導人民“穿合腳的鞋”、走自己的路探索出來的結果,是中國式民主長期發展、不斷完善、內(nei) 生性演化的產(chan) 物,合乎我國國情、適應時代要求、體(ti) 現人民意誌,在實踐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具有顯著的優(you) 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它體(ti) 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的統一。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jue) 人民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的。一個(ge) 國家民主不民主,關(guan) 鍵在於(yu) 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要以“四個(ge) 要看、四個(ge) 更要看”為(wei) 評價(jia) 標準。有的西方國家,人民隻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後就進入休眠期,隻有競選時聆聽天花亂(luan) 墜的口號、競選後就毫無發言權,隻有拉票時受寵、選舉(ju) 後就被冷落,這樣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jin) 存在於(yu) 票決(jue) 環節,而且存在於(yu) 民主的整個(ge) 過程,更體(ti) 現在民主治理的效能和結果上。
【知識要點】
四個(ge) 要看、四個(ge) 更要看
2021年10月,在中央人大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談到看一個(ge) 國家民主不民主的問題時,提出了“四個(ge) 要看、四個(ge) 更要看”的重要論斷:
1.要看人民有沒有投票權,更要看人民有沒有廣泛參與(yu) 權。
2.要看人民在選舉(ju) 過程中得到了什麽(me) 口頭許諾,更要看選舉(ju) 後這些承諾實現了多少。
3.要看製度和法律規定了什麽(me) 樣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規則,更要看這些製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執行。
4.要看權力運行規則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權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監督和製約。
它體(ti) 現了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的統一。這涉及形式和內(nei) 容的關(guan) 係問題,好的民主一定是形式與(yu) 內(nei) 容相一致的民主。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是什麽(me) 呢?它必須具備一定的意義(yi) ,否則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問題就在於(yu) 確定民主的真正意義(yi) 。”沒有真正意義(yi) 的民主是虛偽(wei) 的、空洞的。就像一些西方國家,民主程序表麵上很嚴(yan) 密,但實則被選舉(ju) 政治、極端民主牽著鼻子走,造成嚴(yan) 重的“政治空轉”,很多問題長期議而不決(jue) ,消耗了巨大的政治成本和社會(hui) 資源。中國式民主不僅(jin) 有完整的製度程序,也有完整的參與(yu) 實踐,通過一係列的製度安排和途徑方式,確保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e) ,管理社會(hui) 事務。
它體(ti) 現了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的統一。所謂直接民主,就是人民直接參與(yu) 政治活動,參與(yu) 公共事務的決(jue) 策和管理;間接民主,就是人民通過選舉(ju) 自己的代表來行使國家權力。這兩(liang) 者各有特點和優(you) 勢,結合得好就能做到相互補充、相得益彰,使全體(ti) 人民的民主權利得到最充分的保障和體(ti) 現。從(cong) 西式民主來看,無論是總統製、半總統製還是議會(hui) 製,實行的都是單一的代議製民主,最後都不可避免地淪為(wei) “國家權力被少數精英所把持”“政黨(dang) 輪替利益分贓”的虛偽(wei) 民主。在我國,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都得到了廣泛實現。比如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縣鄉(xiang) 兩(liang) 級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ju) 產(chan) 生,縣級以上人大代表由下一級人大選舉(ju) 產(chan) 生。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們(men) 不僅(jin) 完善了間接民主的各項製度,使之更加充分地反映民意,而且廣泛開展了網絡問政、開門立法等活動,擴大直接民主的參與(yu) 渠道。
它體(ti) 現了人民民主和國家意誌的統一。馬克思主義(yi) 認為(wei) ,民主就是人民主權、人民意誌的實現,就是人民自己創造、自己建立、自己規定國家製度,並運用這種國家製度決(jue) 定自身事務的過程與(yu) 結果。在我國,民主集中製這個(ge) 國家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的基本原則,很好地把人民民主和國家意誌結合起來。首先,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使人民的意願和要求得到最廣泛的表達和反映。在此基礎上,提煉出人民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經過法定程序上升為(wei) 統一的國家意誌,並通過人民民主監督來確保得到忠實執行。
【經驗分享】
浙江杭州臨(lin) 安“民生議事堂”助推基層民主
浙江省杭州市臨(lin) 安區在轄區內(nei) 村社打造“民生議事堂”平台,通過村民、幹部、鄉(xiang) 賢等多方代表現場協商,將民意轉化為(wei) 對策建議和服務項目,全麵推進基層工作,著力提升村社基層民主水平。
一種民主政治製度的成長,總是同所在國家大的曆史進程緊密聯係在一起的。中國式民主和中國式現代化息息相關(guan) 、同頻共振,統一於(yu)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偉(wei) 大實踐中。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和拓展,中國式民主的旗幟必將在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更加耀眼地高高飄揚,為(wei) 人類政治文明進步作出充滿中國智慧的貢獻。
【深度閱讀】
1.習(xi) 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會(hui) 議上的講話》,《求是》2022年第5期。
2.習(xi) 近平:《在中央政協工作會(hui) 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成立7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求是》2022年第6期。
《 人民日報 》(2023年09月21日 07 版)
責任編輯: 鄧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