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涅槃煥新顏(中國式現代化麵對麵⑤)

——如何理解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發布時間: 2023-09-19 16:13: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部人類文明史,就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曆史,也是通過發展不斷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曆史。當代世界,發展是解決(jue) 人類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很多欠發達國家政治、社會(hui) 不穩定,根子上是發展短板造成的;今天一些發達國家出現的各種問題,很大程度上也是發展動力衰竭引起的。中國不僅(jin) 認識到發展的重要性,推動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而且因時應勢調整發展理念、方式和格局,不斷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使發展獲得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沒有發展就沒有現代化,沒有高質量發展就沒有全麵現代化。黨(dang) 的二十大把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首要任務鮮明提出來,就是要更加明確發展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第一要務,著力破解經濟發展中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真正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這是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前提,是夯實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物質技術基礎的必然要求。

  必須跨越的重大關(guan) 口

  現代化發展的一個(ge) 重要特征,就是相較於(yu) 傳(chuan) 統社會(hui) ,同樣的消耗卻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社會(hui) 生產(chan) 的效率和經濟發展的質量得到大幅提升。從(cong) 世界現代化的曆程來看,很多發達國家都曾經曆過質量提升的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100多個(ge) 中等收入經濟體(ti) 中隻有十幾個(ge) 成功進入高收入經濟體(ti) 行列。那些取得成功的國家,就是在經曆高速增長階段後實現了經濟發展從(cong) 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國家,就是沒有實現這種根本性轉變。可以說,高質量發展是一個(ge) 國家邁向現代化繞不過的一道坎。

  【相關(guan) 鏈接】

  德國製造質量立身

  100多年前,德國產(chan) 品有著不堪的曆史,曾經也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19世紀後期以來,德國製定了一係列嚴(yan) 格的標準和製度,實施了一攬子硬核措施和政策,使製造工藝和產(chan) 品質量大為(wei) 改觀。現在的德國製造可謂有口皆碑,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處於(yu) 領先地位。

  日本“質量救國”戰略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wei) 了從(cong) 戰爭(zheng) 廢墟中尋求工業(ye) 發展之路,日本實施“質量救國”戰略,將產(chan) 品質量升級放在與(yu)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貿易立國、貿易振興(xing) 同等重要的地位,實施一係列激勵措施,推動企業(ye) 全麵增強質量意識,提高產(chan) 品質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強大競爭(zheng) 力的品牌和企業(ye) ,提升了“日本製造”的聲譽與(yu) 形象。

  韓國“質量趕超”計劃

  20世紀60年代開始,韓國為(wei) 了提升本國工業(ye) 產(chan) 品在國際上的競爭(zheng) 力,實施“質量趕超”計劃,通過舉(ju) 辦國家質量管理大會(hui) 、製定國家質量名匠製度、成立質量管理小組等政策措施,不斷加強產(chan) 品和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使工業(ye) 產(chan) 品和企業(ye) 成為(wei) 韓國經濟騰飛的重要基礎。

  對我國來說,高質量發展是經濟建設不斷向前邁進的必然要求。新中國成立後,我們(men) 在滿目瘡痍、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和國民經濟體(ti) 係。改革開放後,我們(men) 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ge) 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保持了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實現了從(cong) 生產(chan) 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曆史性突破。但由於(yu) 一些地方和部門片麵追求速度規模,發展方式粗放,經濟結構失衡、環境汙染、安全事故等問題更加突出,加之人口、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傳(chuan) 統發展模式難以為(wei) 繼,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ti) 現在發展質量上。

  麵對我國新發展階段生產(chan) 函數和外部環境發生的變化,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站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戰略高度,作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科學判斷,鮮明提出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等重大論斷,引領我國經濟社會(hui) 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you) 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這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順應經濟發展規律的主動選擇。

  【在線問答】

  什麽(me) 是生產(chan) 函數?

  生產(chan) 函數是一個(ge) 經濟學術語,表示在一定時期內(nei) ,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chan) 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chan) 要素的數量與(yu) 所能生產(chan) 的最大產(chan) 量之間的函數關(guan) 係。

  什麽(me) 是高質量發展?概而言之,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ti) 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協調成為(wei) 內(nei) 生特點、綠色成為(wei) 普遍形態、開放成為(wei) 必由之路、共享成為(wei) 根本目的的發展。通俗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經濟發展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經過新時代十年的發展轉換和升級,我國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中國經濟從(cong) 內(nei) 到外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向著“氣質更佳”“顏值更高”“活力更足”的方向邁進。同時也要看到,高質量發展是一個(ge) 新舊事物迭代更替的過程,新觀念與(yu) 舊思維、新方式與(yu) 老套路、創新突破與(yu) 路徑依賴必然要有一個(ge) 拉鋸和膠著的過程。越往深處推動,遇到的阻力就越大,博弈也會(hui) 更趨劇烈。在這個(ge) 時候,更加需要我們(men) 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堅定高質量發展的大方向不動搖,一步一步往前推進,跨越一個(ge) 個(ge) 常規性和非常規性關(guan) 口,形成高質量發展的良性循環。隻有這樣,中國經濟才能跨過坡坎、越過鴻溝,實現“驚險的一躍”,邁上更高的發展台階。

  【經驗分享】

  廣東(dong) 湛江全力建設世界級臨(lin) 海鋼鐵產(chan) 業(ye) 集群

  廣東(dong) 省湛江市位於(yu) 中國大陸最南端,靠近鐵礦石和煤炭等原料產(chan) 地,擁有天然深水良港,背靠珠三角龐大的消費市場,具有發展鋼鐵產(chan) 業(ye) 的有利條件。近年來,湛江經開區充分利用這一優(you) 勢,不斷完善鋼鐵下遊產(chan) 業(ye) 鏈,全力建設世界級臨(lin) 海鋼鐵產(chan) 業(ye) 集群。到2025年,鋼鐵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值預計達到800億(yi) 元左右。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是一個(ge) 由多維目標構成的係統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之所以是首要任務,就是因為(wei) 它具有基礎性、牽引性的意義(yi) 。這個(ge) 基礎夯實了,這個(ge) 牽引有力了,就能帶動經濟社會(hui) 各個(ge) 方麵更好發展,從(cong) 而全麵提高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質量和水平。

  正確看待質和量的關(guan) 係

  質和量是哲學上的一對範疇,描述的是事物發展演變的相繼狀態,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量具有一定的動態性。兩(liang) 者的辯證關(guan) 係,一直是古今中外哲學家把握世界的一個(ge) 重要維度。老子的“合抱之木,生於(yu) 毫末;九層之台,起於(yu) 累土”,荀子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說的都是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古希臘麥加拉學派提出有趣的“穀堆”“禿頂”論證,也反映了質和量的關(guan) 係問題。馬克思主義(yi) 唯物辯證法把兩(liang) 者關(guan) 係闡述得十分透徹,認為(wei) 量變和質變是相互轉化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為(wei) 新的量變開辟道路。從(cong) 哲學上認識這個(ge) 問題,有助於(yu) 我們(men) 更好厘清高質量發展中質量和數量的關(guan) 係。

  【在線問答】

  什麽(me) 是“穀堆”“禿頂”論證?

  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麥加拉學派哲學家歐布利德提出了著名的“穀堆”“禿頂”論證。“穀堆”論證認為(wei) ,一粒穀子不能形成穀堆,再加上一粒也不能形成穀堆,如果每次都加一粒穀子,而每增加的一粒又都不能形成穀堆,那怎麽(me) 能形成穀堆呢?“禿頂”論證認為(wei) ,掉一根頭發不能成為(wei) 禿頂,再掉一根也不能成為(wei) 禿頂,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一根又不能形成禿頂,那麽(me) 何時形成禿頂?很明顯,上述兩(liang) 個(ge) 論證與(yu) 事實不相符。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首先從(cong) 量變開始的。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hui) 引起質變。加一粒穀子或掉一根頭發固然不會(hui) 形成穀堆或禿頂,但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穀堆或禿頂。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往往把質和量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顧此失彼、各執一端。比如,一些地方還沒有從(cong) 原來發展的思維慣性中跳出來,仍然一味追求GDP,以增速論英雄,熱衷於(yu) 短期效應、盲目擴張,看似轟轟烈烈,實則影響了當地經濟發展的質量。同時,另外一種現象也值得警惕。一些地方不顧實際情況,簡單搞“一刀切”,出現“無豬縣”“封炕封灶”等不良現象,不僅(jin) 影響了當地發展的基礎,也給人民群眾(zhong) 正常的生產(chan) 生活帶來了不便。這些都啟示我們(men) ,高質量發展是質量與(yu) 數量的統一,必須把握好度,把兩(liang) 者保持在合適的範圍內(nei) 。

  【經驗分享】

  山東(dong) 臨(lin) 沂大力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近年來,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把工業(ye) 化理念引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利用智能自動化設備進行蔬菜種植,加快建立集科技引領、特色種植、休閑觀光、科普教育等多種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實現傳(chuan) 統蔬菜產(chan) 業(ye) 升級,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賦能增效。

  高質量發展是一個(ge) 質和量相互關(guan) 聯、相互影響的過程。隻有數量、沒有質量,不是高質量發展;同樣,隻有質量、沒有數量,也不是高質量發展。從(cong) 宏觀上來看,高質量發展就是要看經濟的新增量是不是有質量,如果是結構優(you) 化的量、技術貢獻提高的量、效率提升的量、碳排放和汙染減少的量,這就是高質量發展。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通過質的有效提升引領量的合理增長,通過量的合理增長支撐質的有效提升,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

  【經驗分享】

  重慶永川打造現代製造業(ye) 基地

  近年來,重慶市永川區緊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機遇,利用區位、職教等優(you) 勢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同時,永川區聚焦數字化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wei) 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一大批製造企業(ye) 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升級步伐,實現產(chan) 業(ye) 能級持續提升,集聚起汽車、電動車等一批鏈主企業(ye) 。

  提升質量仍是經濟發展的關(guan) 鍵。現在,我國經濟發展量的增長到了平台期,質的突破還處在醞釀期,我們(men) 同發達經濟體(ti) 的差距主要也在質上。從(cong) 製造業(ye) 來看,雖然我國製造業(ye) 規模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但高技術製造業(ye) 領域仍然落後於(yu) 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從(cong) 農(nong) 業(ye) 來看,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但相較於(yu) 荷蘭(lan) 、美國等國的90%以上,差距還不小。我國經濟規模體(ti) 量大,隻要質的提升取得新的突破,我們(men) 就可以迎來量的井噴,開啟新一輪發展和趕超。

  經濟增速必須保持在合理區間。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突破1萬(wan) 美元還不久,發展的任務還很重,必須長期保持經濟的合理增長。如果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經濟運行不能保持在合理區間,那麽(me) 不僅(jin) 談不上高質量發展,還會(hui) 出現種種矛盾和困難。繼續把經濟“蛋糕”做大,有利於(yu) 統籌推進擴大就業(ye) 、改善民生、防範化解風險等工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提質增量的關(guan) 鍵所在

  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作為(wei) 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題,關(guan) 係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全局,具有牽頭管總的特征,需要我們(men) 從(cong) 宏觀和微觀、當前和長遠、認識和實踐上來考量、來把握。黨(dang) 的二十大站在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夯實物質技術基礎的高度,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麵部署,提出了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5個(ge) 方麵的重點任務。這是我國發展實現躍升的關(guan) 鍵點,也是未來五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

  【經驗分享】

  貴州貴陽“數字農(nong) 耕”為(wei) 農(nong) 民插上增收翅膀

  貴州省貴陽市依托大數據發展優(you) 勢,加快數字化在產(chan) 品溯源、智能灌溉、智能溫室、精準施肥等智慧農(nong) 業(ye) 新模式上的推廣運用,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帶來蓬勃生機,助力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

  發展理念要對頭。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本前提是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從(cong) 這些年的實踐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隻顧一點不及其餘(yu) ,畸輕畸重、以偏概全的現象仍然存在。應該說,無論是主觀認識還是客觀現實上,統籌把握好5個(ge) 方麵的關(guan) 係有一定難度。這就需要我們(men) 提高思想認識、增強發展本領,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以五大發展理念的內(nei) 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

  發展方法要科學。今天的中國經濟是個(ge) “大塊頭”,體(ti) 量規模大,發展涉及的因素多,駕馭它需要高超的智慧和科學的方法。在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出發,提出了“六個(ge) 更好統籌”的要求。這是我們(men)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論指引。尤其是在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要更好統籌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國內(nei) 大循環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知識要點】

  六個(ge) 更好統籌

  2022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提出“六個(ge) 更好統籌”,強調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更好統籌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nei) 需、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統籌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

  發展動力要激發。說一千道一萬(wan) ,推動高質量發展關(guan) 鍵要靠幹。目前,有的領導幹部因怕擔責而缺乏幹的精神,有的企業(ye) 家因一些不確定性而不敢幹、不願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發展的動力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hui) 創造力,充分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幹部敢為(wei) 、地方敢闖、企業(ye) 敢幹、群眾(zhong) 敢首創,幹實事、真幹事、幹正確的事,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千帆競發、百舸爭(zheng) 流的生動局麵。

  【經驗分享】

  江蘇常州按下新能源產(chan) 業(ye) “快進鍵”

  從(cong) 傳(chuan) 統車間到智慧車間,從(cong) 燃油產(chan) 品到新能源產(chan) 品,從(cong) 傳(chuan) 統化工到綠色環保……江蘇省常州市積極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動力電池、太陽能光伏等領域的製造基地,逐步形成“發電、儲(chu) 能、輸送、應用”的綠色新能源全產(chan) 業(ye) 鏈。目前,常州市擁有鋰電池電芯及配套生產(chan) 企業(ye) 120餘(yu) 家,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2022年實現產(chan) 值超1700億(yi) 元。

  經濟發展是一個(ge) 曆史運動過程。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必經之路,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在今天這樣一個(ge)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關(guan) 鍵當口,如果現在不抓緊,將來解決(jue) 起來難度會(hui) 更高、代價(jia) 會(hui) 更大、後果會(hui) 更重。隻要我們(men) 咬定青山不放鬆、堅定不移向前進,就一定能夠衝(chong) 破製約高質量發展的重重障礙,推動中國經濟不斷邁上新台階、開創新局麵。

  【深度閱讀】

  1.習(xi) 近平:《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ge) 重大問題》,《求是》2023年第4期。

  2.習(xi) 近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求是》2023年第8期。

   人民日報 》(2023年09月19日 07 版) 

責任編輯: 鄧婷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