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式現代化麵對麵④)

——如何理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發布時間: 2023-09-18 16:22: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現代化,是一個(ge) 世界性的客觀現象,指的是人類社會(hui) 從(cong) 傳(chuan) 統文明向現代文明轉變的曆史過程。從(cong) 曆史上看,現代化進程發端於(yu) 18世紀的英國等西歐國家,隨後擴展到北美地區,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wei) 世界各國普遍追求的潮流。中國對現代化的探索,早期經曆了種種曲折,直到馬克思主義(yi) 傳(chuan) 入中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才真正把中國引入了現代化正道。一個(ge) 多世紀以來,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接續推進偉(wei) 大的社會(hui) 革命,朝著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不斷邁進,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曆史性飛躍。

  大道之行,天下為(wei) 公。中華民族所追求的複興(xing) ,是在世界現代化大背景下展開的,不僅(jin) 要實現本國的繁榮富強,而且要在這一曆史進程中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就是以這樣的宏大格局來把握世界大勢和中國走向的。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最大先進性、現實性、包容性,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為(wei) 拓展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道路作出的曆史性貢獻,也是中國為(wei) 豐(feng) 富和發展人類文明形態作出的世界性貢獻。麵向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的二十大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明確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中心任務,就是號召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把全部精力、全部熱情投入到這項壯麗(li) 而崇高的事業(ye) 中來。

  中國式現代化是怎麽(me) 來的

  “人猿相揖別。隻幾個(ge) 石頭磨過,小兒(er) 時節。銅鐵爐中翻火焰,為(wei) 問何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人類從(cong) 蒙昧進入文明,經曆了幾百萬(wan) 個(ge) 春夏秋冬。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人類文明發展達到了一個(ge) 高峰,有學者把它稱為(wei) “軸心時代”。此後的10多個(ge) 世紀,人類文明的發展像車輪繞著軸心轉動一樣,周而複始地運行著,總體(ti) 上沒有跳出原有框架。

  從(cong) 14世紀開始,隨著歐洲資本主義(yi) 的發展,西方人文主義(yi) 思潮開始興(xing) 起,西方逐步擺脫宗教神學對思想的禁錮和束縛,認識到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價(jia) 值和尊嚴(yan) 。自此,人們(men) 活動的空間和範圍不斷拓展,逐步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割裂的世界開始連接在一起,文明的發展打開了新的突破口。從(cong) 當時的情況看,這種曆史演進的端倪從(cong) 東(dong) 西方文明中都可以窺見。歐洲的文藝複興(xing) 發出了思想解放的先聲,我國明代也出現了資本主義(yi) 的萌芽,這種悄然的變化幾乎是同步發生的。然而,當西方興(xing) 起工業(ye) 革命並大踏步進入現代化之時,我國卻在封建專(zhuan) 製的束縛下裹足不前,不但與(yu) 現代化進程擦肩而過,而且被曆史的潮流遠遠地甩到了後頭。

  1840年的鴉片戰爭(zheng) ,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自此,在西方現代化發展代差的碾壓下,還處在傳(chuan) 統社會(hui) 的中國毫無還手之力,飽受“落後就要挨打”的苦楚。為(wei) 了追趕世界現代化的進程,中國人也作過很多努力,但在當時主客觀條件下,中國現代化沒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重任,曆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身上。我們(men) 黨(dang) 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引,以徹底的革命精神和強烈的曆史主動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使中國社會(hui) 越來越具備現代性的因素,不斷把中國的現代化事業(ye) 推向前進。

  【相關(guan) 鏈接】

  葡萄牙羅卡角——大航海的起點

  羅卡角位於(yu) 亞(ya) 歐大陸的最西端,是葡萄牙境內(nei) 一個(ge) 毗鄰大西洋的海岬,這裏曾經被西方人認為(wei) 是“世界的盡頭”,幾百年前航海家們(men) 在這裏啟航,踏上了發現新大陸的征途,大航海時代自此開啟。十字碑上刻著葡萄牙詩人卡蒙斯的詩句:“陸止於(yu) 此,海始於(yu) 斯。”

  在舊中國這樣一個(ge)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走現代化道路,必須首先打破落後的社會(hui) 製度,並鏟除吸附在腐朽製度上的各種反動力量,為(wei) 實現真正體(ti) 現人民利益的現代化掃清障礙。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黨(dang) 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贏得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為(wei) 中國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社會(hui) 條件。在中國建設什麽(me) 樣的現代化、怎樣建設現代化成為(wei) 擺在我們(men) 麵前的一個(ge) 全新課題。為(wei) 此,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了持續的探索和規劃。從(cong) 1954年“四個(ge) 現代化”的任務到1964年“兩(liang) 步走”的設想,從(cong) 1987年“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到1997年新“三步走”的戰略部署……伴隨著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和改革開放的腳步,現代化改變了國家落後的麵貌,推動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中國現代化的漫漫征途,是長達一個(ge) 多世紀的接力賽,不僅(jin) 需要一棒接著一棒跑的堅毅執著,也需要一浪更比一浪高的開拓進取,隻有這樣才能保持正確的方向和充沛的能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強烈的曆史自覺和寬廣的世界眼光謀劃和推進現代化,提出新“兩(liang) 步走”戰略安排,領導黨(dang) 和人民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們(men) 黨(dang) 對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化、在戰略上不斷成熟、在實踐上不斷豐(feng) 富,使中國式現代化得到大大推進和拓展。

  【相關(guan) 鏈接】

  黨(dang) 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戰略部署

  1987年,黨(dang) 的十三大從(cong) 國際國內(nei) 發展現狀出發,提出中國實現現代化目標的“三步走”戰略部署:第一步,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chan) 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jue) 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chan) 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chan) 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黨(dang) 的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戰略部署

  1997年,黨(dang) 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戰略部署:展望21世紀,我們(men) 的目標是,第一個(ge) 10年實現國民生產(chan) 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再經過10年的努力,到建黨(dang) 100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製度更加完善;到21世紀中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

  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兩(liang) 步走”戰略安排

  2017年,黨(dang) 的十九大明確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兩(liang) 步走”戰略安排:第一步,從(cong) 2020年到2035年,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第二步,從(cong) 2035年到21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

  回顧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曆史進程,我們(men) 黨(dang) 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中國式現代化之路,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ye) 化曆程。百年曆史啟示我們(men) ,馬克思主義(yi) 不僅(jin) 激活了中華文明中的優(you) 秀因子,把中國引向了現代化進程,而且它作為(wei) 對西方現代化批判的思想成果,引領中國突破傳(chuan) 統現代化的窠臼,走上了一條更為(wei) 理性、更為(wei) 人文、更為(wei) 光明的現代化道路。

  什麽(me) 是中國式現代化

  現代化從(cong) 西方國家發軔以來,經過幾個(ge) 世紀的發展,給人類社會(hui) 帶來了突飛猛進的進步,特別是物質領域創造的財富比過去所有時間的總和還要多,整個(ge) 世界的麵貌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變。人類走向現代化的曆史告訴我們(men) ,現代化是世界各國發展的必由之路,但各國的現代化道路又各不相同,世界上不存在定於(yu) 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寬廣的視野考察世界現代化曆史進程,深深植根於(yu) 中國國情和曆史文化傳(chuan) 統,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人口規模不同,現代化的任務就不同,其艱巨性和複雜性就不同,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有自己的特點。現在,全球進入現代化的國家也就20多個(ge) ,總人口10億(yi) 左右。中國14億(yi) 多人口整體(ti) 邁入現代化,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大有大的優(you) 勢,大也有大的難處。超大規模的人口,既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和超大規模市場,也帶來一係列難題和挑戰。光是解決(jue) 14億(yi) 多人的吃飯問題,就是一個(ge) 不小的挑戰,還有就業(ye) 、分配、教育、醫療、住房、養(yang) 老、托幼等問題,哪一項解決(jue) 起來都不容易,哪一項涉及的人群都是天文數字。中國進入現代化,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意義(yi) 和影響也前所未有,將極大改變現代化的世界版圖。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西方現代化的最大弊端,就是以資本為(wei) 中心而不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追求資本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服務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導致貧富差距過大、兩(liang) 極分化嚴(yan) 重。一些發展中國家沒有解決(jue) 好兩(liang) 極分化、階層固化等問題,結果掉進了“中等收入陷阱”。中國式現代化則與(yu) 之不同,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為(wei) 目的的現代化。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要求相一致,也與(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性質宗旨相吻合,是“人心所歸,惟道與(yu) 義(yi) ”的現代化。

  【在線問答】

  什麽(me) 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這個(ge) 概念由世界銀行提出,指的是部分新興(xing) 經濟體(ti) 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矛盾和問題,當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達到一定數量後,這些矛盾和問題就會(hui) 集中爆發出來,如果應對不當,就會(hui) 導致經濟增長停滯甚至回落,引發一係列社會(hui) 問題,無法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西方現代化帶來了物質主義(yi) 的膨脹,而且在一整套經濟社會(hui) 製度的塑造下,使人陷入物欲橫流的循環而無法擺脫,本來很豐(feng) 富的人性被掏空、被簡化。美國學者馬爾庫塞在《單向度的人》一書(shu) 中就深刻批判過這種現象,人性應該是多麵的,但在資本主義(yi) 條件下遭到削弱摧殘而變成單一的了。這是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悲劇,也是人道主義(yi) 的悲劇。中國式現代化著眼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麵的發展,既強調物質財富極大豐(feng) 富,也強調精神財富極大豐(feng) 富,是追求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相促進、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西方現代化發展到今天,經曆了環境的破壞到修複的過程,但由於(yu) 物質主義(yi) 的驅使,整體(ti) 上沒有改變對自然資源過度消耗的模式。特別是某些西方國家,把增加的消耗和攫取通過經濟的方式延伸到全世界各個(ge) 角落,讓整個(ge) 地球都在為(wei) 滿足他們(men) 的貪欲“輸血”。美國以占世界不到5%的人口,消耗世界能源產(chan) 量的34%,並製造出大致相當的汙染物,但美國早在2001年就退出《京都議定書(shu) 》,拒不履行減少全球溫室氣體(ti) 排放量的責任。這種現代化的方式是文明的病態,也是地球的災難。基於(yu) 中華文明的中國式現代化天然對自然有敬畏之心,強調人與(yu) 自然的和諧共生,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不僅(jin) 是為(wei)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謀,也是為(wei) 保護地球家園長遠計。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涉及現代化和暴力之間的關(guan) 係問題,如果沒有精神因素的製約,暴力不僅(jin) 充當現代化的“馬前卒”,甚至不加節製的暴力將成為(wei) 現代化的“掘墓者”。愛因斯坦曾預言,第四次世界大戰人們(men) 使用的武器隻能是石器和棍棒。這裏麵的意蘊是很深刻的。西方國家的現代化,充滿戰爭(zheng) 、販奴、殖民、掠奪等血腥罪惡,具有擴張性、侵略性甚至野蠻性。直至今天,霸權主義(yi) 的陰霾不僅(jin) 沒有散去,而且以更隱蔽、更殘酷的方式最大限度榨取其他國家的財富和利益。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著“天下一家”的寬廣胸懷,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文明5000多年來一直傳(chuan) 承的理念,主張以道德秩序構造一個(ge) 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關(guan) 係中以他人為(wei) 重。所以說,中國式現代化以和平的方式實現,是由我們(men) 的文化基因決(jue) 定的。這一點,是那些以己度人的霸淩主義(yi) 者無法理解的,他們(men) 總是把中國擺在與(yu) 其爭(zheng) 霸的位置上,這完全是以惡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正是基於(yu) 對現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把握,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它以“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起首,以“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定向,貫通“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等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方麵,落腳在“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蘊含著獨特的世界觀、價(jia) 值觀、曆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是對西方現代化的重大超越,有著改造現代社會(hui) 弊病的更高追求。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它是中國曆史發展的現代形態,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形態。

  怎麽(me) 走穩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有學者認為(wei) ,每一種文明都有生命周期,必然經曆誕生、發展、鼎盛、衰落、滅亡的過程。的確,從(cong) 以往很多文明的發展來看,這似乎成為(wei) 一個(ge) 無法擺脫的“文明魔咒”。像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lun) 等古典文明,由於(yu) 內(nei) 外部因素,最終難逃覆滅的命運。現代西方文明建立在物質主義(yi) 基礎上,囿於(yu) 其固有弊端和局限,發展到高峰之後危機日益顯露。中國式現代化植根於(yu) 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沃土,既賡續文明又更新文明,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包容性,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必將蹚出一條人類走向美好未來的文明新路。

  康莊大道並不等於(yu) 一馬平川。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ye) ,必然會(hui) 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向外看,兩(liang) 種意識形態、兩(liang) 種社會(hui) 製度的競爭(zheng) 和較量更趨激烈,守成勢力不甘心優(you) 勢地位旁落,必然會(hui) 對我們(men) 進行各種打壓、遏製甚至破壞;向內(nei) 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涉及思想觀念、生產(chan) 方式、利益格局的深刻變革,還有一係列難點、卡點、堵點需要突破,改革發展的任務異常繁重。我們(men) 必須深刻認識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艱巨性和長期性,以強烈的曆史主動精神推動“中華號”巨輪劈波斬浪,穿越“問題島鏈”和“矛盾漩渦”,全速平穩駛向更加遼闊的海域。

  黨(dang) 的二十大科學判斷時與(yu) 勢、辯證把握危與(yu) 機,鮮明提出了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條重大原則,即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鬥爭(zheng) 精神。這五條重大原則好比“定海神針”,決(jue) 定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方向道路、價(jia) 值立場和動力活力。隻要守住了、把穩了,中國式現代化就能不偏向、不迷航,始終朝著既定的目標破浪前進。

  中國式現代化作為(wei) 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是一個(ge) 高度複雜的係統工程。這種複雜程度既體(ti) 現在內(nei) 部新舊問題的交織疊加上,也體(ti) 現在內(nei) 外因素的深度互動上,其整體(ti) 性、關(guan) 聯性、動態性前所未有,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憑六韜以安天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統籌兼顧、係統謀劃、整體(ti) 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yu) 實踐探索、戰略與(yu) 策略、守正與(yu) 創新、效率與(yu) 公平、活力與(yu) 秩序、自立自強與(yu) 對外開放等一係列重大關(guan) 係”。這是通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勝利彼岸的“橋或船”,是我們(men) 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金鑰匙”。

  人類文明滾滾向前,是一個(ge) 不斷積累的過程。傳(chuan) 統與(yu) 現代不是截然分開的,現代文明從(cong) 傳(chuan) 統社會(hui) 中脫胎而來,傳(chuan) 統因素構成了現代文明大廈的基座。如果不從(cong) 源遠流長的曆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中國式現代化承續著幾千年的中華文脈,吸吮著現代文明的豐(feng) 厚滋養(yang) ,一定能夠創造中華民族巨龍騰飛的新奇跡,一定能夠鑄就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高峰。

  【深度閱讀】

  1.習(xi) 近平:《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求是》2023年第11期。

  2.習(xi) 近平:《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康莊大道》,《求是》2023年第16期。

   人民日報 》(2023年09月18日 06 版) 

責任編輯: 鄧婷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