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年2月26日通過
一、我們(men) 國家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和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的事業(ye) 正在蓬勃地向前發展。為(wei) 了勝利地發展我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事業(ye) ,黨(dang) 和國家要求年輕一代不但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並且要成為(wei) 具有豐(feng) 富的文化科學知識、強健的體(ti) 魄和高尚道德的人。同時,隨著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廣大青年對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強烈,迫切要求組織業(ye) 餘(yu) 學習(xi) 和參加各種生動活潑的文藝體(ti) 育活動。開展業(ye) 餘(yu) 文化活動,不僅(jin) 有助於(yu) 提高青年的社會(hui) 主義(yi) 覺悟,鼓舞青年的勞動熱情,啟發青年的創造能力,增進青年的身心健康,培養(yang) 青年新的道德品質;而且能使團的組織更廣泛地聯係青年群眾(zhong) ,在這種聯係中了解青年情況,傾(qing) 聽青年意見,發現青年積極分子,和改進團的工作。青年團應當充分認識群眾(zhong) 文化工作是對青年進行共產(chan) 主義(yi) 教育的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把它當作自己一項重要的經常的工作去進行。
二、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以後,各級團的組織遵照毛主席“身體(ti) 好,學習(xi) 好,工作好”的指示,積極地倡導和組織了青年進行業(ye) 餘(yu) 文化活動。事實證明:凡是青年業(ye) 餘(yu) 文化活動開展得好的地方,青年的學習(xi) 熱情和勞動熱情就有所增長,青年顯得更加朝氣蓬勃,青年團的組織和廣大青年群眾(zhong) 的聯係就更加密切。可是總的看來,現在青年業(ye) 餘(yu) 文化工作還遠遠落後於(yu) 群眾(zhong) 的需要,不少基層組織的群眾(zhong) 文化活動還沒有廣泛地開展起來,即使已經進行了一些活動的地方,也還存在著活動不經常、內(nei) 容不豐(feng) 富、形式不多樣、參加成員不廣泛等缺點。產(chan) 生上述缺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些團的幹部對這項工作認識不足,缺少經驗和辦法。有的幹部把生產(chan) 和文化活動對立起來,認為(wei) 搞業(ye) 餘(yu) 文化活動會(hui) “妨礙中心工作”;有的強調“時間少”“設備差”“力量不夠”等等困難。另外也有些團的組織還不善於(yu) 運用現有的各種文化設施和社會(hui) 力量來開展群眾(zhong) 文化工作。由於(yu) 許多團的組織沒有努力滿足青年的文化需要並引導青年上進,資產(chan) 階級和各種壞分子,就乘虛而入,利用各種手段引誘和腐化青年,以至許多地方青年在業(ye) 餘(yu) 時間追尋不正當的消遣,染上不良習(xi) 慣,影響了身心健康,也妨礙了工作、生產(chan) 和學習(xi) 。為(wei) 了克服上述缺點,進一步加強廣大青年的共產(chan) 主義(yi) 教育,青年團中央委員會(hui) 要求全國各級團的組織應當全麵關(guan) 心青年,逐步滿足青年的要求,進一步把青年業(ye) 餘(yu) 文化工作廣泛地開展起來。
三、根據這幾年來青年團工作的實際經驗和群眾(zhong) 的創造,青年團中央委員會(hui) 認為(wei) 今後在青年中開展業(ye) 餘(yu) 文化工作,應著重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掃除青年群眾(zhong) 中的文盲,提高青年的文化、科學技術水平。
在我國工農(nong) 青年中尚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團員中尚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文盲和半文盲,各級團的組織要采取各種辦法貫徹黨(dang) 和人民政府在群眾(zhong) 中掃除文盲的指示,積極在青年中進行掃盲工作。青年團員要帶頭識字學文化,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農(nong) 村中的民校、冬學、青年學習(xi) 小組和工廠裏的業(ye) 餘(yu) 文化學校等各種業(ye) 餘(yu) 學習(xi) 組織,是廣大青年獲取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陣地。團的組織要加強這些學習(xi) 組織中的思想工作和組織工作;推薦有文化的團員擔任教師或小先生,關(guan) 心教師的學習(xi) 和工作;主動地協助政府、工會(hui) 召開優(you) 秀學員或教師的代表會(hu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合作社有條件創辦民校的,團的組織應積極加以倡導和支持。
根據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發展的需要和工農(nong) 青年的迫切要求,青年團的組織必須切實關(guan) 心工農(nong) 青年的技術學習(xi) ,廣泛發動青年邊做邊學,積極參加業(ye) 餘(yu) 技術學校、技術訓練班和技術研究小組等學習(xi) 組織,組織青年工人學習(xi) 蘇聯先進經驗,和有技術的成年工人訂立師徒教學合同,幫助青年農(nong) 民和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站訂立教學合同,以提高青年的技術水平。
團的組織要加強與(yu) 科學技術普及協會(hui) 的合作,有計劃地舉(ju) 辦科學講座和圖片、模型展覽等,向青年進行科學知識的教育,推薦科學教育的電影和通俗的科學技術讀物,充實業(ye) 餘(yu) 文化學習(xi) 中的科學知識內(nei) 容,經常關(guan) 心青年學習(xi) 科學技術知識的情況。
團的組織要重視沒有升學的初中、小學畢業(ye) 生和具有初等文化程度的青年的學習(xi) 問題,吸引他們(men) 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和需要,參加適合於(yu) 自己水平的各種學習(xi) 組織,求得不斷地鞏固和提高他們(men) 的文化科學知識水平。
(二)組織和指導青年閱讀書(shu) 報。
團的組織要加強與(yu) 圖書(shu) 館的聯係和合作,幫助擴大廠礦、機關(guan) 、學校和集體(ti) 宿舍的閱覽室,協助文化館、站建立農(nong) 村圖書(shu) 室和,流動圖書(shu) 箱,改進圖書(shu) 管理工作,推薦優(you) 秀團員擔任圖書(shu) 室管理員,經常關(guan) 心添購為(wei) 青年所喜愛的新書(shu) 。廣泛展開圖書(shu) 宣傳(chuan) ,做好讀書(shu) 指導工作,教育青年勤學好問,組織集體(ti) 朗讀、故事會(hui) 、讀書(shu) 座談會(hui) 、講座、讀者與(yu) 科學家和作家見麵會(hui) 等活動,提高青年的閱讀能力,以擴大書(shu) 籍的教育效果。“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及其他團的報刊應把指導青年閱讀、介紹優(you) 良讀物當作自己經常的重要的責任。中國青年出版社應把供應青年通俗讀物當作自己的基本任務之一,有計劃地出版青年所必需的通俗讀物和青年自學業(ye) 書(shu) ,並要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逐步解決(jue) 供少數民族青年閱讀的通俗書(shu) 刊的出版問題。各級團的組織均應協助新華書(shu) 店和郵局做好通俗書(shu) 刊的供應、發行工作。
(三)開展業(ye) 餘(yu) 藝術活動。
團的組織要按照青年的要求和可能條件建立、擴大和鞏固各種業(ye) 餘(yu) 藝術組織,發揮業(ye) 餘(yu) 藝術組織中團員的骨幹作用,加強對業(ye) 餘(yu) 藝術組織的政治思想領導,注意培養(yang) 和運用業(ye) 餘(yu) 藝術組織中的成員,使他們(men) 成為(wei) 開展和推動群眾(zhong) 性活動的骨幹分子。
團的組織應積極參加俱樂(le) 部的領導,充實俱樂(le) 部的活動內(nei) 容,經常協助開展簡便的小型多樣的藝術活動,同時還要注意集體(ti) 宿舍和車間俱樂(le) 部的工作。有條件的地方,農(nong) 村團的組織應倡導建立農(nong) 村俱樂(le) 部,或以農(nong) 民業(ye) 餘(yu) 學習(xi) 組織為(wei) 中心,開展經常性的歌群、舞蹈、戲劇及其他為(wei) 群眾(zhong) 所喜愛的民間藝術活動。省市團委可配合有關(guan) 方麵,在經常性的基層活動的基礎上,有準備地組織文藝會(hui) 演,這是推動、指導和提高基層藝術活動的一種有效方法。
開展群眾(zhong) 性的業(ye) 餘(yu) 藝術活動,必須依靠和培養(yang) 群眾(zhong) 中的積極分子。團的組織應協助有關(guan) 方麵利用業(ye) 餘(yu) 時間,有計劃地訓練這些積極分子,運用他們(men) 來開展基層的文化活動。在農(nong) 村中還要特別注意運用小學教師和民間藝人的力量。
團的組織要注意運用電影對青年進行教育,加強與(yu) 電影發行公司的聯係和合作,做好電影的宣傳(chuan) 和推薦工作,組織青年觀看和座談好的電影,可能時還可以舉(ju) 行青年與(yu) 導演、演員的見麵會(hui) 。農(nong) 村團的組織應經常注意電影流動放映隊的下鄉(xiang) 巡回路群,協助他們(men) 做好宣傳(chuan) 和解釋工作。
(四)開展體(ti) 育運動,增強青年體(ti) 質。
團的組織要廣泛宣傳(chuan) 體(ti) 育運動的意義(yi) ,積極組織青年參加各種體(ti) 育活動。在廠礦、機關(guan) 中推行廣播體(ti) 操,建立經常性的體(ti) 育鍛群小組和球類、田徑、器械體(ti) 操等各種運動組織;在中等以上學校應協助行政有計劃地推行“勞衛製”及其他體(ti) 育活動;在農(nong) 村應倡導和組織民兵和青年群眾(zhong) 熟悉和喜愛的體(ti) 育活動;在大中城市應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在有組織的青年中大力開展射擊、行軍(jun) 、航空模型、軍(jun) 事野營、摩托車等各種軍(jun) 事體(ti) 育活動,以加強青年的國防教育。團的組織要積極幫助各產(chan) 業(ye) 係統建立群眾(zhong) 性的體(ti) 育協會(hui) 的組織,並發動青年踴躍參加體(ti) 育協會(hui) 的活動,充分運用一切運動場所,使其成為(wei) 體(ti) 育活動的中心,同時還可以組織業(ye) 餘(yu) 公益勞動來開辟活動場地,增修體(ti) 育設備。團的組織還要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經常舉(ju) 辦各種體(ti) 育運動競賽和示範表演,發現和培養(yang) 體(ti) 育積極分子,推動群眾(zhong) 性的體(ti) 育運動。
團的組織應教育青年注意衛生,養(yang) 成個(ge) 人的衛生習(xi) 慣,改進環境衛生工作,發動群眾(zhong) 自己動手,美化環境,以增進健康。
四、在積極開展青年群眾(zhong) 業(ye) 餘(yu) 文化活動中,各級青年團的組織要貫徹下列幾項原則:第一、要緊緊掌握業(ye) 餘(yu) 的原則,各種活動要適合群眾(zhong) 水平,不要好高騖遠,防止鋪張浪費,避免有礙生產(chan) 、學習(xi) 和健康。第二、必須堅持自願的原則。因為(wei) 隻有根據群眾(zhong) 本身需要、興(xing) 趣和特點自願參加而組織起來的活動,才能鞏固和發展。第三、活動的內(nei) 容和方式必須多種多樣。隻有以多種多樣的活動,才能達到廣泛組織群眾(zhong) 參加業(ye) 餘(yu) 文化活動的目的,並給群眾(zhong) 以豐(feng) 富的教育。在少數民族地區還必須注意照顧當地民族的特點和習(xi) 慣來開展活動。第四、必須注意提倡青年自己的創造,並經常從(cong) 各方麵給予實際的指導和幫助,使之不斷提高。
五、在開展這一工作中,各級團的組織都應當在黨(dang) 委統一領導下與(yu) 政府文化、教育、體(ti) 育部門和工會(hui) 等方麵密切合作,按照實際情況訂出自己的計劃,認真貫徹,並應經常檢查執行情況,總結經驗。同時還應注意組織各方麵的力量,對群眾(zhong) 文化活動進行指導,鼓勵科學家、作家和藝術工作者為(wei) 青年寫(xie) 作科學技術等各種通俗的讀物和文學藝術作品,要關(guan) 懷有文學、藝術、科學、體(ti) 育才能的青年的成長,並支持他們(men) 的活動和有價(jia) 值的倡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