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7月通過
一 本團過去鬥爭(zheng) 的總結及現狀
一、大會(hui) 聽了中央委員會(hui) 的報告,認為(wei) 本團自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以來的政治路線大致是正確的。
二、大會(hui) 並完全同意於(yu) 少共國際二月擴大會(hui) 議關(guan) 於(yu) 武漢時期工作之教訓與(yu) 錯誤的估計。
三、當中國革命到了最緊急的關(guan) 頭,黨(dang) 的指導機關(guan) 脫離了布爾什維克的正確路線,並對共產(chan) 國際之決(jue) 議與(yu) 訓令表示怠工,本團在那時候切實幫助黨(dang) 改正政治路線,並在“八七”會(hui) 議上改換黨(dang) 的指導機關(guan) ,大會(hui) 認為(wei) 本團反對機會(hui) 主義(yi) 的領導及擁護共產(chan) 國際訓令的舉(ju) 動是本團的功績。
四、南京與(yu) 武漢國民黨(dang) 相繼叛變後,共產(chan) 主義(yi) 運動進到秘密時期,反動勢力以極度的白色恐怖摧殘革命的工農(nong) 及其領導者??共產(chan) 黨(dang) 、共產(chan) 青年團。在這時期之中,團的明顯的成績,便是組織之能迅速的轉入秘密狀態;團保留了自己的基本幹部,繼續在新的環境之下鬥爭(zheng) 與(yu) 工作,實施其新的任務。新的環境是團的革命性與(yu) 階級性的試金石。本團完全證實了自己是無產(chan) 青年的鬥爭(zheng) 的政治的組織。但在階級力量最強烈分化時,團內(nei) 發生了下列現象:
A.一股政治上最動搖的小資產(chan) 階級分子,在革命高潮中加入本團的,因畏懼白色恐怖而退出本團。這一現象於(yu) 團反而有益,因為(wei) 這樣才能使本團嚴(yan) 重的提起無產(chan) 階級基礎問題。
B.但同時團在許多工業(ye) 中心(上海、漢口、廣州等),也失去了許多青工團員。其原因,一方麵是由於(yu) 反動勢力對團的肉體(ti) 的摧殘,許多團員與(yu) 指導機關(guan) 失掉聯係;另一方麵則由於(yu) 團在公開時期(武漢時期)秘密工作不充分、鞏固組織的工作薄弱與(yu) 團員群眾(zhong) 之缺乏政治教育。
五、本年(一九二八)的整個(ge) 時期中,團的工作經過各種危機。這些危機(取消主義(yi) 、先鋒主義(yi) 、盲動主義(yi) 、團在廣州暴動中作用之微弱等等)的元素是:
A.團忽視中國革命之創傷(shang) 與(yu) 意義(yi) ,忽視工人運動所受的高壓。
B.團未能了解無產(chan) 階級青年政治組織的性質與(yu) 作用,一切工作的方法、方式與(yu) 內(nei) 容,仍是繼續前一時代的係統,與(yu) 黨(dang) 的工作的政治內(nei) 容相仿。
C.團不注意青年工人日常利益的經濟鬥爭(zheng) ,團忽視了瑣細的日常的部分的鬥爭(zheng) ,及在這種口號之下組織與(yu) 動員群眾(zhong) 圍繞在黨(dang) 與(yu) 團的周圍之必要。
D.團的一般的無產(chan) 階級基礎,尤其是產(chan) 業(ye) 支部工作的薄弱。
E.團缺乏適應新的政治環境的群眾(zhong) 工作的方法與(yu) 方式。
F.黨(dang) 對於(yu) 團領導之薄弱。
G.團的活動分子政治認識甚低,團內(nei) 缺乏教育工作,並忽略了一般群眾(zhong) 的宣傅煽動工作。
六、本團“漢全會(hui) 議”同意黨(dang) “八七會(hui) 議”所規定的新路線,並明確的指出團在政局轉變的新環境下之任務。
中央十一月擴大會(hui) 議,大體(ti) 上正確的分析了團的危機,嚴(yan) 斥團內(nei) 先鋒主義(yi) 與(yu) 取消主義(yi) 的傾(qing) 向,並完全正確的指出團的主要任務是在產(chan) 業(ye) 支部基礎上鞏固與(yu) 健全團的組織,增強無產(chan) 階級基礎,改良指導機關(guan) 的階級成分。當時的一大缺點是團未能認清盲動主義(yi) 是脫離正確政治路線的最大危險,對於(yu) 團內(nei) 已經發生的盲動主義(yi) 錯誤,未能明顯糾正與(yu) 防止。
中央關(guan) 於(yu) 廣州暴動教訓問題的決(jue) 議案,分析廣州團部的所以不能有偉(wei) 大的作用,是由於(yu) 團的缺乏強固無產(chan) 階級基礎,缺乏青工日常的經濟鬥爭(zheng) 及和廣大青工群眾(zhong) 的聯係,缺乏青年工作,特別是團內(nei) 群眾(zhong) 工作,以及白色恐怖與(yu) 取消派的取消情緒所引起的組織上的極度渙散等等之結果。中央決(jue) 議號召全團根據十一月會(hui) 議的決(jue) 議,認真的起來急劇轉變團的工作路線。
這些中央的決(jue) 議,雖然大致都很正確,但仍未能以最大的決(jue) 心轉變實際工作的路線。先鋒主義(yi) 、取消主義(yi) 與(yu) 盲動主義(yi) (廣州暴動決(jue) 議案指出)的錯誤,雖然指出了,但直到如今還未能根本消滅。
七、大會(hui) 同時指出團在政治路線及實際工作方麵,雖有上述的錯誤,但在同一時期內(nei) 也作了巨大的政治與(yu) 組織工作。如各地蘇維埃區域內(nei) 的工作,無錫、宜興(xing) 暴動的領導,罷工運動中的部分領導(特別是蘇州),團員成分的改良,工農(nong) 分子參加指導機關(guan) 之增加,反對各種錯誤傾(qing) 向的鬥爭(zheng) ,軍(jun) 隊中部分的反軍(jun) 閥主義(yi) 工作等。
八、大會(hui) 指出團在目前有下列的弱點:
A.團內(nei) 無產(chan) 階級成分之單薄(農(nong) 民占全團百分之七十,青工僅(jin) 占百分之十二至十五),團的發展散漫,而大都集中在蘇維埃區域中,在各大工業(ye) 區域內(nei) 新的青工分子入團者甚少,有的地方甚至於(yu) 沒有。
B.產(chan) 業(ye) 支部工作的薄弱。
C.團的群眾(zhong) 工作??青工、青農(nong) 與(yu) 兵士群眾(zhong) 中的部分利益,日常鬥爭(zheng) 及反帝國主義(yi) 工作等極不充分。
D.雖有青工自發的經濟鬥爭(zheng) ,甚至罷工的發展,但團未能充分的領導,甚至常不能抓住這些運動。
E.提拔工人活動分子到指導機關(guan) ,雖然有了相當的成績,但仍未能充分使之擔任真正的領導工作。
F.先鋒主義(yi) 與(yu) 取消主義(yi) 雖然減弱不少,但仍未能徹底肅清,同時盲動主義(yi) 在實際工作中仍未減少。
二 本團目前的任務
一、大會(hui) 完全同意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六次全國大會(hui) 對於(yu) 中國革命過去和前途的估計,以及現時黨(dang) 的路線、策略及任務的決(jue) 定。
中國革命現在的特征就是中國革命在最近時期受著幾次嚴(yan) 重的打擊而失敗,地主資產(chan) 階級反動勢力與(yu) 國際帝國主義(yi) 相當的結合起來反對中國革命,特別反對革命的先鋒隊??工人階級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共產(chan) 青年團。他們(men) 施行空前的最殘酷的白色恐怖於(yu) 中國,工人運動受到極度的摧殘。因此而造成黨(dang) 與(yu) 團在城市內(nei) 的削弱,因此而農(nong) 民暴動受著不斷的失敗,這些就是現實革命力量削弱之基本原因。
同時,因為(wei) 中國革命之基本任務的未能解決(jue) ,豪紳資產(chan) 階級根本不能解決(jue) 這些問題,反動營壘中矛盾之增長(在帝國主義(yi) 間與(yu) 國民黨(dang) 間都是如此),農(nong) 村經濟破壞的加厲,以及工人運動又有高漲的初步象征(上海絲(si) 廠罷工潮),都是證明黨(dang) 的六次大會(hui) 對於(yu) 群眾(zhong) 革命新的爆發,與(yu) 中國革命新高潮之必然性的推測完全正確。
黨(dang) 的六次大會(hui) 又正確的分析,中國目前形勢,“一般說來是沒有廣泛的群眾(zhong) 的革命高潮”,因此黨(dang) 的基本任務是奪取群眾(zhong) ,進行勞苦群眾(zhong) 中的日常經濟與(yu) 政治鬥爭(zheng) ,擁護工地革命的口號,發展和鞏固工農(nong) 群眾(zhong) 的組織及增強黨(dang) 團本身力量,及其在群眾(zhong) 中的影響與(yu) 領導。這樣來奪取群眾(zhong) 與(yu) 準備新的革命高潮是現在黨(dang) 與(yu) 團的基本任務。
大會(hui) 指出團內(nei) 現實仍有忽視極左的盲動主義(yi) 危險的分子,團忽視中國革命所受的幾次打擊,與(yu) 工人運動(尤其是上海、漢口等大工業(ye) 中心區域)所受的摧殘的嚴(yan) 重,正因此,團內(nei) 便遺留有盲動主義(yi) 的傾(qing) 向。
大會(hui) 認為(wei) 黨(dang) 六次大會(hui) 決(jue) 議案是完全正確的,就是暴動的口號已經轉變為(wei) 宣傳(chuan) 的口號,而不是直接實際行動的口號了。大會(hui) 號召全國堅決(jue) 轉變工作方針,移向奪取群眾(zhong) 的鬥爭(zheng) 與(yu) 工作,努力擴展群眾(zhong) 工作以奪取廣大勞苦青年群眾(zhong) 。
二、共產(chan) 國際第七次擴大會(hui) 議與(yu) 黨(dang) 的第六次大會(hui) 指出工農(nong) 青年與(yu) 革命學生在中國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及其重要。在現今革命鬥爭(zheng) 中,工農(nong) 青年的作用更為(wei) 偉(wei) 大,隻有在無產(chan) 階級青年的先鋒隊??共產(chan) 青年團領導之下,廣大的青年群眾(zhong) 才能引入積極的政治鬥爭(zheng) 。因此現時加緊團的青年工作,使團的工作青年化,含有嚴(yan) 重的意義(yi) 。共產(chan) 青年團必須在擁護勞苦青年特殊利益(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鬥爭(zheng) 中,成為(wei) 他們(men) 真正的政治領導者。團為(wei) 勞苦青年群眾(zhong) 的特殊利益鬥爭(zheng) ,就是幫助黨(dang) 吸收廣大的勞苦群眾(zhong) 參加階級鬥爭(zheng) 。
三、大會(hui) 認為(wei) 城市青年工人中的群眾(zhong) 工作是團的最基本任務。我們(men) 在城市中組織之削弱及工廠中組織之非常軟弱,需要我們(men) 努力加緊工業(ye) 中心區域的青工工作。因此首先必須集中注意和力量來鞏固工廠中團的秘密組織,擴大與(yu) 鞏固各生產(chan) 部門(紡織、銅鐵(“銅鐵”疑為(wei) “鋼鐵”??編者注)、鐵路、海員等)中的工人支部,加強團在青工中的發展,進行支部的群眾(zhong) 工作,尤其是支部的經濟鬥爭(zheng) 等等。
隻有經過真正堅強而又能幹的工廠支部,能在工廠內(nei) 領導青工為(wei) 其部分的與(yu) 一般的經濟及政治要求,而作日常鬥爭(zheng) ,及在此種鬥爭(zheng) 的基礎上,動員與(yu) 號召廣大青工群眾(zhong) 在我們(men) 的領導與(yu) 影響之下參加政治鬥爭(zheng) ,我們(men) 才能加緊團的群眾(zhong) 工作。工廠支部是團在青年工人中群眾(zhong) 工作的核心。
四、除掉鞏固團的隊伍,特別是自己的下層組織,以及發展支部的群眾(zhong) 工作,擴大與(yu) 增長團在勞苦青年群眾(zhong) 間的領導與(yu) 影響以外,本團更有設立輔助組織之任務。隻有靈巧的配合團的秘密工作及其在勞苦青年群眾(zhong) 中的公開與(yu) 半公開工作,團才能擴大自己的群眾(zhong) 工作和在群眾(zhong) 間的影響。這種輔助組織一定要是:
A.職工會(hui) 下的青年部;
B.職工會(hui) 下的青工委員會(hui) ;
C.無黨(dang) 青工的群眾(zhong) 大會(hui) ;
D.青工單獨罷工時的青工罷工委員會(hui) ;
E.青工體(ti) 育組織;
F.青工工廠學校;
G.各種學生團體(ti) 及其公開刊物;
H.農(nong) 民協會(hui) 的青農(nong) 部;
I.蘇維埃區域內(nei) 的少年先鋒隊等等。
創立此種組織的必備條件:
A.要能公開存在;
B.要能吸引廣大工農(nong) 青年群眾(zhong) 參加革命鬥爭(zheng) ;
C.要能保證團之領導作用及其影響;
D.要能在黨(dang) 與(yu) 團口號之下,作反對國民黨(dang) 與(yu) 帝國主義(yi) 及擁護無產(chan) 階級利益和土地革命的鬥爭(zheng) 。
在上述組織或在他種組織(例如有群眾(zhong) 的黃色工會(hui) )中,作奪取群眾(zhong) 工作時,共產(chan) 青年團時時刻刻應當記著:
第一,此種組織重要的作用是為(wei) 團的工作的公開屏障;
第二,是為(wei) 組織工農(nong) 與(yu) 學生青年廣大群眾(zhong) ,使之團結在團的基本的與(yu) 部分的口號之周圍;
第三,應當在組織上鞏固勞苦青年群眾(zhong) 一切自發的革命與(yu) 反抗的積極行動,推動他們(men) 走向自覺的鬥爭(zheng) ,吸引此種組織中最先進與(yu) 積極的青年幹部入團。但必須防止二種傾(qing) 向之產(chan) 生:
A.在此等組織中進行工作時,團絕對不能拋棄階級鬥爭(zheng) 和隱蔽階級鬥爭(zheng) 的革命口號;
B.團本身組織,以及一切行動必須保持絕對政治上與(yu) 組織上獨立。
大會(hui) 同時指明必須在青工秘密組織(兄弟團、姊妹團等)中及青年農(nong) 民群眾(zhong) (如小紅槍會(hui) )中加強我們(men) 的影響,奪取其群眾(zhong) 並引導他們(men) 走入階級革命鬥爭(zheng) 之道路。
五、中國革命之失敗與(yu) 資本向工人階級之進攻,深重的反映到青工之經濟與(yu) 政治的地位(恢複十二時工作製、減少工資、取消青年工人在武漢時期的獲得等等)。在最近的將來我們(men) 可以看到青工自發的單獨罷工之勃興(xing) ,同時這些罷工,尤其是青年工人占多數的紡織業(ye) 的罷工,是含有重大的政治意義(yi) 的。
大會(hui) 提出青工利益的經濟鬥爭(zheng) 與(yu) 工會(hui) 工作是團的目前基本任務。奪取工人階級群眾(zhong) ,及獲得其信仰和領導是黨(dang) 目前基本任務之一。因此團必須積極幫助黨(dang) 建立及發展赤色職工運動的工作。黨(dang) 與(yu) 團之最基本之任務就是努力創立工廠委員會(hui) ,鞏固工人群眾(zhong) 間的影響與(yu) 作用。
同時必須和黨(dang) 共同進行奪取黃色工會(hui) 下群眾(zhong) 的鬥爭(zheng) 。團應一麵加入有相當工人群眾(zhong) 的黃色工會(hui) ,在其中創立之青工部,在團的口號與(yu) 經濟要求下加緊活動以奪取黃色工會(hui) 下的青工群眾(zhong) ;另一方麵團在黃色工會(hui) 內(nei) 外,必須揭穿黃色職工運動之賣階級的作用及所謂階級合作的騙局。
工廠中每個(ge) 團員必須是工會(hui) 工作的積極宣傳(chuan) 者和組織者。
團的日常鬥爭(zheng) ,不論是青工部分的或一般利益的鬥爭(zheng) ,現時都含有特別重大的意義(yi) 。每個(ge) 工廠支部在青工的經濟鬥爭(zheng) 與(yu) 青工罷工運動中都必須起領導的作用。團如能進行自己的日常鬥爭(zheng) ,提出青年工人經濟要求,進行青年工人部分利益的鬥爭(zheng) ,並使之與(yu) 黨(dang) 及團宣傳(chuan) 和一般經濟與(yu) 政治要求發生聯係,則團可以增強自己在廣大群眾(zhong) 間的影響,而成為(wei) 青年工人的真正政治領導者。
此種工作的方式一定要是職工會(hui) 下的青工部、青工委員會(hui) 、青工大會(hui) 、罷工委員會(hui) 等等。團必須製定生產(chan) 部門具體(ti) 的經濟要求綱領,並以自己名義(yi) 在青年工人經濟利益的日常鬥爭(zheng) 中提出之。在一切職工領導機關(guan) 中(如工廠委員會(hui) 、罷工委員會(hui) 、總工會(hui) )必須使有青工代表參加在內(nei) 。特別應當注意工會(hui) 中團組的建立與(yu) 鞏固,此等團組應和黨(dang) 團發生密切聯係,並得其領導。
六、團的組織任務方麵,有下列幾個(ge) 要點:
A.建立產(chan) 業(ye) 支部,增強支部工作內(nei) 容(召集會(hui) 議進行教育工作、經濟與(yu) 政治鬥爭(zheng) 、支部群眾(zhong) 工作等)。
B.積極進行吸收團員工作,特別在城市中,盡量吸收青工入團。團務須注意社會(hui) 成分之改善。團在發展組織方麵之路線與(yu) 政策是盡量增加全國無產(chan) 階級的成分。在農(nong) 村中的發展,應以吸收貧農(nong) 半無產(chan) 者及積極革命的中農(nong) 分子為(wei) 基礎。
C.改善指導機關(guan) 的社會(hui) 成分。團內(nei) 無產(chan) 分子的領導問題,興(xing) 起一個(ge) 勇敢提拔工人同誌擔任指導工作的迫切任務。
D.根據黨(dang) 大會(hui) 決(jue) 議,改善黨(dang) 團關(guan) 係,從(cong) 支部一直到中央都應加強黨(dang) 對團的領導。
E.注意團的幹部的培養(yang) ,尤其在現在群眾(zhong) 工作的時期,團的幹部的主要部分是中級與(yu) 下級活動分子,特別是工廠支部書(shu) 記。因此在各大工業(ye) 中心,務須成立工廠支部書(shu) 記訓練班。同時應盡量改良支部工作的指導,並盡量經過具體(ti) 的實際指示以輔助工廠支部書(shu) 記(如供給他們(men) 以中央以至區委的各種書(shu) 麵材料,或經過靈活的指導??召集支部書(shu) 記聯席會(hui) 等),同時全體(ti) 指導機關(guan) 務須改善對各地方組織的實際指導,尤應注意對各地方組織的靈活指導。因此中央與(yu) 各省委務須選擇適當的巡視員以健全與(yu) 改善團內(nei) 巡視工作。
F.務須注意各級組織獨立性的增高及在秘密條件許可的範圍內(nei) 切實實施團內(nei) 民主化。因此應當興(xing) 奮各級組織內(nei) 部工作(召集全體(ti) 大會(hui) 、積極分子大會(hui) 、省區大會(hui) ,在廣大群眾(zhong) 間討論政治問題任務等)。
G.團內(nei) 發生的多次巨大破壞指明團秘密工作的極端軟弱,有些地方所采取的秘密工作方法,是絕對不容許的(如保藏團員名單等)。大會(hui) 委托新中央設法改善團的秘密工作方法。
H.大會(hui) 喚起各級組織注意改善團整個(ge) 組織工作及養(yang) 成有實際工作經驗的組織者之必要。
I.注意農(nong) 村工作幹部的挑擇,要以熟悉農(nong) 村工作條件和農(nong) 民運動有密切聯係,且能正確的實施團的農(nong) 村工作方針的農(nong) 村無產(chan) 分子中,提拔指導農(nong) 村工作的活動分子。
七、團須把工作重心移到城市,但同時絕對不是拋棄農(nong) 村工作。我們(men) 農(nong) 村工作的基本任務一定是:
A.在農(nong) 民運動各重要中心區鞏固舊的並建立新的支部,努力增長農(nong) 民運動中團的領導與(yu) 影響;
B.經過調派工人同誌擔任農(nong) 村工作,或經過吸收農(nong) 村貧民半無產(chan) 分子,以改善農(nong) 村組織的社會(hui) 成分及其指導方法,增強農(nong) 村組織的無產(chan) 階級領導;
C.應當在土地革命的堅強的口號之基礎上,鞏固並擴展農(nong) 民組織(農(nong) 協下的青農(nong) 部、少年先鋒隊、青年農(nong) 民大會(hui) 等),並增強無產(chan) 階級在其中的領導作用;
D.繼續發展農(nong) 民遊擊戰爭(zheng) ,並引入有組織的蘇維埃政權與(yu) 土地革命的鬥爭(zheng) ;
E.組織與(yu) 鞏固農(nong) 民隊伍,並滲入無產(chan) 分子在內(nei) ,幫助黨(dang) 建立工農(nong) 紅軍(jun) ,此種工作的成功對新革命高潮有重大意義(yi) ;
F.在未受黨(dang) 與(yu) 團影響的各農(nong) 民群眾(zhong) 組織中(紅槍會(hui) 、秘密會(hui) 社等),建立我們(men) 的領導與(yu) 影響;
G.增強我們(men) 農(nong) 村組織間的訓育工作;
H.在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間發展土地革命,與(yu) 共產(chan) 黨(dang) 土地綱領的宣傳(chuan) 。
八、團在蘇維埃區域內(nei) 的任務是:
A.擴大與(yu) 鞏固蘇維埃區域,並轉變之為(wei) 更廣大的運動的基礎;
B.幫助黨(dang) 努力發展工農(nong) 常備紅軍(jun) ,並號召青年工農(nong) 加入紅軍(jun) ;
C.積極的參加實現共產(chan) 黨(dang) 土地綱領工作;
D.動員廣大青年群眾(zhong) 以建立蘇維埃機關(guan) ,並積極參加蘇維埃工作和實施蘇維埃政府各種經濟與(yu) 政治的工作;
E.努力擴大團在蘇維埃區域內(nei) 的群眾(zhong) 工作與(yu) 活動(少年先鋒隊、群眾(zhong) 大會(hui) 、各種會(hui) 議、農(nong) 民群眾(zhong) 對紅軍(jun) 日常的幫助與(yu) 聯係、幫助遊擊隊工作、動員廣大群眾(zhong) 以保障蘇維埃區域、消滅內(nei) 部反革命力量的鬥爭(zheng) 等);
F.擴展的公開工作,加強團在農(nong) 村青年群眾(zhong) 中及其組織中的活動領導與(yu) 影響,奮興(xing) 團的內(nei) 部工作(教育工作、學徒利益的經濟鬥爭(zheng) 、煽動與(yu) 宣傳(chuan) 工作、經常召集團的大會(hui) 與(yu) 各種會(hui) 議討論黨(dang) 的政治問題、每個(ge) 團員的獨立與(yu) 積極等)。同時務須保留幾個(ge) 同誌準備團轉入秘密狀態的秘密工作,蘇維埃區域領導機關(guan) 應號召全團準備此種秘密工作的到來。
九、反動軍(jun) 隊在鎮壓工農(nong) 暴動中的作用大,中國革命的失敗,特別是廣州暴動的教訓,都明顯的指出我們(men) 在兵士群眾(zhong) 中影響的軟弱。在此時許多兵士的叛變與(yu) 騷動很少在黨(dang) 與(yu) 團領導之下的。大會(hui) 號召全團注意:破壞反動軍(jun) 隊的反軍(jun) 國主義(yi) 工作,在現在對本團工作與(yu) 任務含有特殊的政治與(yu) 實際的意義(yi) 。
大會(hui) 同意於(yu) 黨(dang) 六次大會(hui) 對於(yu) 建立黨(dang) 統一軍(jun) 事組織之必要的決(jue) 議。大會(hui) 認為(wei) 團必須最高度的在這方麵表現自己的活動。少共國際整個(ge) 的反軍(jun) 國主義(yi) 工作的國際經驗,須作為(wei) 我們(men) 積極工作的顯明的例證。因此必須:
A.有係統的準備反軍(jun) 閥主義(yi) 工作的幹部團員,並派他們(men) 混入反動軍(jun) 隊中工作;
B.和黨(dang) 共同建立及鞏固士兵工作委員會(hui) ;
C.領導兵士群眾(zhong) 日常利益的鬥爭(zheng) (如增加兵餉,改善軍(jun) 營生活條件,反對無理由的束縛與(yu) 摧殘,反對兵士死刑,要求給傷(shang) 兵病兵及被裁的兵以相當的撫恤,看戲免費等);
D.設法建立公開的兵士群眾(zhong) 組織(同鄉(xiang) 會(hui) 等);
E.組織兵士委員會(hui) ;
F.加強軍(jun) 隊中煽動與(yu) 宣傅土地革命及蘇維埃的工作,向兵士散發團的通俗傳(chuan) 單、小冊(ce) 子。
十、在紅軍(jun) 工作方麵,團應當幫助黨(dang) 作下列工作:
A.鞏固紅軍(jun) 中黨(dang) 與(yu) 團的組織;
B.必須極力注意紅軍(jun) 政治訓育工作,因此團務須派遣相當的數量的工作者加入紅軍(jun) 作此項工作;
C.加緊地方團部對紅軍(jun) 各部隊日常幫助與(yu) 聯係;
D,幫助黨(dang) 增加紅軍(jun) 戰鬥力,並經常以無產(chan) 分子充實紅軍(jun) ;
E.派工人團員充實紅軍(jun) ,並設軍(jun) 官學校以訓練之。
團的整個(ge) 軍(jun) 事工作必須經過黨(dang) 軍(jun) 事委員會(hui) ,並在其直接領導之下,惟團必須有軍(jun) 事工作同誌參加此項工作。
十一、在我們(men) 工作的現在一時期,團內(nei) 政治教育工作含有特殊的意義(yi) ,反對三民主義(yi) 和所謂第三黨(dang) 的改良派理論與(yu) 其在群眾(zhong) 間的影響,以及反對黨(dang) 與(yu) 團內(nei) 各種錯誤傾(qing) 向(先鋒主義(yi) 盲動主義(yi) ,特別要防止取消主義(yi) 以及機會(hui) 主義(yi) 的複活)的鬥爭(zheng) ,都需要極力提高團員群眾(zhong) 政治認識的。
大會(hui) 因此委托新中央采取實際方法(準備宣傅幹部、組織團校、準備政治書(shu) 籍參考書(shu) 等),來進行團內(nei) 教育工作及在廣大勞苦青年群眾(zhong) 間的煽動宣傅工作,支部教育工作的提高,應特別注意。
同時務須經過研究少共國際曆史、國際革命運動問題、中國革命意義(yi) 與(yu) 特性及將開幕的少共國際五次大會(hui) 的決(jue) 議案等方法,以加強團員的國際教育。大會(hui) 認為(wei) 中央必須組織供給活動分子以理論與(yu) 實際的雜誌及供給青年工人的群眾(zhong) 報紙。
十二、許多資產(chan) 階級學生分子固然脫離革命鬥爭(zheng) ,但仍有不少的小資產(chan) 階級的學生,特別是城市與(yu) 鄉(xiang) 村貧苦及小有資產(chan) 分子出身的,對於(yu) 國民黨(dang) 及帝國主義(yi) 的統治取反對的態度。團務須利用這些抱反對國民黨(dang) 與(yu) 帝國主義(yi) 的傾(qing) 向學生群眾(zhong) ,吸引他們(men) 的運動圍繞工農(nong) 階級革命的鬥爭(zheng) 。因此團必須在學生群眾(zhong) 中加強自己的工作影響;我們(men) 在學生運動中的策略,必須是建立及組織各種團體(ti) (不必建立集中的學生會(hui) ),以發展我們(men) 在其中的階級革命宣傳(chuan) 和吸引廣大青年學生群眾(zhong) 走入革命鬥爭(zheng) 。尤其含有特殊意義(yi) 的就是利用他們(men) 的公開刊物作為(wei) 我們(men) 公開宣傅之用。
在工作中間對黨(dang) 與(yu) 團表示忠誠的最優(you) 秀的革命的學生分子,必須吸收到我們(men) 的團體(ti) 中來,在學生團體(ti) 內(nei) 的團組工作特別有重大意義(yi) 。
十三、處在童工被殘酷剝削的情形之下,中國無產(chan) 兒(er) 童運動有特別重大的意義(yi) 。同時,武漢政變後因團之轉入秘密狀態,本來在群眾(zhong) 中有重大的政治影響,且數量達十二萬(wan) 的童子團的組織,便在各城市中完全潰散了。大會(hui) 號召全團注意反對童工勞動,在保障無產(chan) 兒(er) 童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及其特殊的文化與(yu) 體(ti) 育任務的基礎上,建立群眾(zhong) 的無產(chan) 兒(er) 童運動。
大會(hui) 認為(wei) 此種組織必須成為(wei) 革命兒(er) 童運動公開的群眾(zhong) 組織。應當盡量的保障團對兒(er) 童運動的領導作用與(yu) 影響。
大會(hui) 委托新中央采取具體(ti) 步驟在最近即建立此種運動。
十四、大會(hui) 請求少共國際的帝國主義(yi) 國家下的全體(ti) 支部,加強和中國少共聯係,並相互交換工作的經驗與(yu) 意見。同時我們(men) 號召這些國家的團在駐在中國或正式派至中國的帝國主義(yi) 軍(jun) 隊中加強反軍(jun) 國主義(yi) 工作。帝國主義(yi) 國家的團必須向國際無產(chan) 階級宣傳(chuan) 幫助和保障中國革命。
大會(hui) 委托中國出席少共國際五次大會(hui) 的代表團向各國兄弟團提出這一切問題。
十五、大會(hui) 認為(wei) 建立中國團與(yu) 少共國際更密切的關(guan) 係,並加強國際對中國團的指導,是中國團執引並完成其當前的群眾(zhong) 革命鬥爭(zheng) 偉(wei) 大的任務的保證。
附說明:
1.五次代表大會(hui) 通過政治決(jue) 議案時,大會(hui) 決(jue) 議委托新中央對此決(jue) 議案作最後修正的責任,同時大會(hui) 一切決(jue) 議又須經過少共國際最後之審查與(yu) 修正,故大會(hui) 閉會(hui) 後即將此修正的工作與(yu) 少共國際共同進行。此決(jue) 議案即係新中央與(yu) 少共國際共同修改過,並經過少共國際主席團批準。
2.最後修正之處,隻是將決(jue) 議案布置的格式有些變動,內(nei) 容更加充實,大會(hui) 的路線絕未有絲(si) 毫的變動。
3.此決(jue) 議案發出後,前次發出未經修正之決(jue) 議案著即取消(“未經修正之決(jue) 議案”附錄於(yu) 後,見本書(shu) 225頁至234頁??編者注);在這裏須聲明:該決(jue) 議案發出時中央未說明須經過最後修正的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