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七大精神,落實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十五屆六中全會(hui) 和教育部、中宣部、中組部聯合召開的第十六次全國高等學校黨(dang) 的建設工作會(hui) 議的有關(guan) 要求,圍繞全麵推進民辦高校團的建設這個(ge) 專(zhuan) 題,總結經驗,分析形勢,研究對策,團中央組織召開了這次全國民辦高校團建工作座談會(hui) 。教育部對我們(men) 這次會(hui) 議高度重視,剛才,教育部思政司楊振斌司長作了很好的講話,對於(yu) 如何在當前準確把握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麵臨(lin) 的一些新的情況,以及如何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出了非常好的要求,希望大家認真學習(xi) 貫徹。
對於(yu) 當前民辦高校團建形勢的判斷,我們(men) 認為(wei) ,總體(ti) 上民辦高校團的工作已經從(cong) 建立團組織步入到建設團組織的階段,但是團組織所發揮的作用離我們(men) 的期望還有很大的距離,建設將是一個(ge) 更漫長的過程。自2000年11月召開全國社會(hui) 力量舉(ju) 辦高校團建工作會(hui) 議以來,各地團組織按照團中央、教育部黨(dang) 組聯合下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社會(hui) 力量舉(ju) 辦的高等學校團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的要求,積極爭(zheng) 取有關(guan) 方麵支持,穩步推進民辦高校團的建設,積累了初步的經驗。湖南、江西、河北、陝西、江蘇、上海、山東(dong) 等地在督導機製、建團模式、團幹培訓、工作交流等方麵進行了大量積極的有針對性的探索。剛才,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河北團省委等單位負責同誌介紹了他們(men) 在實踐中創造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我聽了以後很受啟發。總的看來,通過同誌們(men) 這幾年的努力,大多數民辦高校已建立了團組織,做了一定的工作,部分民辦高校團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民辦高校團建工作仍是個(ge) 新課題,需要進一步分析形勢,把握特點,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別是要進一步分析解決(jue) 目前還存在的諸如隸屬關(guan) 係不順、工作力量不夠、組織活力不強、特色不突出、少數民辦高校尚未建立團學組織等問題,在普遍建立團組織的前提下把民辦高校團組織全麵建設好。
下麵,我著重就民辦高校團的建設如何更好地適應新形勢,實現新發展,講三個(ge) 方麵,供大家參考。
一、充分認識在新形勢下加強民辦高校團建工作的重要意義(yi)
1.加強民辦高校團的建設,是鞏固和擴大黨(dang) 執政的青年群眾(zhong) 基礎的必然要求。截至2006年底,全國共有獨立設置的民辦高校278所,獨立學院318所,在校生合計約280萬(wan) 人,全國民辦高校數量約占高校總數的20%,在校生約占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學生總數的16%,民辦高校已經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高等教育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仍將穩步發展。在民辦高校中,學生團員的比率平均在70%左右,按目前280萬(wan) 在校學生計算,有約200萬(wan) 團員集中在民辦高校,今後還會(hui) 更多。麵對如此之大的團員青年群體(ti) ,我們(men) 必須切實加強民辦高校團的建設,實現對團員青年的有效覆蓋,才能真正地把廣大民辦高校團員團結凝聚在黨(dang) 的周圍,進一步鞏固黨(dang) 在青年群眾(zhong) 中的基礎。
2.加強民辦高校團的建設,是民辦高校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現在,越來越多的民辦高校在基本完成了以規模擴張和校園建設為(wei) 主的第一階段發展任務後,開始轉向注重提高質量、培養(yang) 特色、打造內(nei) 涵。招生和教育質量是民辦高校的兩(liang) 條生命線,學校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這兩(liang) 方麵,相對於(yu) 普通高校,民辦高校學生管理隊伍力量較弱。另一方麵,近幾年來,民辦高校由於(yu) 各種原因出現的一些問題在全部高校中所占的比例較高。我們(men) 經過深入了解發現,在這些學校找不到團組織,這說明團組織的基礎還比較薄弱,而優(you) 秀的民辦高校,黨(dang) 團組織的建設方麵是很不錯的。實踐表明,學校團組織在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全麵發展、活躍校園文化、加強學生管理、維護校園穩定等方麵可以發揮作用,是學校建設和發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民辦高校的發展迫切需要發揮好這個(ge) 力量。
3.加強民辦高校團的建設,是民辦高校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然要求。民辦高校的學生應對高考的能力不是很強,但是在其他方麵的能力未必就差,我們(men) 要發揮其長處。建設我們(men) 國家,需要各個(ge) 方麵的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不僅(jin) 僅(jin) 需要碩士生博士生,也需要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民辦高校學生有著鮮明的特點。一方麵,他們(men) 作為(wei) “教育消費者”的意識越來越強烈,普遍關(guan) 注學校的建設、教學管理和生活服務質量等,表達和維護自身具體(ti) 利益的需要更為(wei) 強烈;另一方麵,他們(men) 又作為(wei) 高考的“相對失落者”,存在較大的學習(xi) 、心理和就業(ye) 壓力。民辦高校生源質量相對較低,再加上社會(hui) 對民辦高校畢業(ye) 的學生往往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men) 比普通高校學生提高自身素質以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的願望更加強烈。民辦高校雖然和普通高校相比有其自身特點,但團組織在育人宗旨上是一致的。因此,加強民辦高校團的建設,發揮團組織的教育引導、實踐育人功能,培養(yang) 學生的綜合素質,對於(yu) 民辦高校學生的成長成才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二、緊密結合民辦高校的特點和實際,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動民辦高校團的建設
民辦高校和公辦高校在基本職能上是一樣的,最終目的都是為(wei) 了培養(yang) 人才。不管民辦高校出現過什麽(me) 樣的問題,其初衷總是要把學校辦好,而學生也想學好,這和公立院校是一樣的。但是在注意共性的同時,更要考慮到事物的特性。從(cong) 二者的領導體(ti) 製上來說,公立院校是黨(dang) 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而民辦高校則不同,他們(men) 是董事會(hui) 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黨(dang) 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團建是黨(dang) 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民辦高校團建領導體(ti) 製也將區別於(yu) 公立院校。民辦高校既要堅持公益性的方向,也要求合理的回報,這和公立院校有所不同,進而二者的團幹部在編製、發展上也有區別。因此決(jue) 定了我們(men) 不可能完全按照傳(chuan) 統的方式去要求民辦高校的團建工作。我們(men) 要在把握好這些特點的基礎上,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進一步明晰民辦高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的職能,切實發揮其作用。黨(dang) 賦予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的職能是明確的。胡春華同誌在團十五屆六中全會(hui) 上所作的講話,專(zhuan) 門就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組織的三項主要職能進行了深入的闡述,並提出要切實把學校團隊工作放在基礎性的戰略位置,這對包括民辦高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組織在內(nei) 的所有學校團組織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認的是,民辦高校團組織受學校辦學體(ti) 製、組織設置、工作環境等方麵的製約,履行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組織的基本職能方麵還有欠缺。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們(men) 有必要認真思考、進一步明晰民辦高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的職能,圍繞教育和引導學生、動員和組織學生、關(guan) 心和服務學生、代表和維護學生,切實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教育和引導學生方麵,要旗幟鮮明、堅持不懈地用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教育學生,高度重視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動員和組織學生方麵,要緊緊圍繞黨(dang) 的中心工作,動員組織學生參與(yu) 社會(hui) 管理、誌願服務等,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政治、文化、和諧社會(hui) 建設貢獻應有的力量。在關(guan) 心和服務學生方麵,要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始終堅持為(wei) 學生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特別要努力為(wei) 學生的成才就業(ye) 服務。在代表和維護學生方麵,要發揮學生和學校管理者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傾(qing) 聽廣大學生的呼聲,反映他們(men) 的訴求,盡可能地維護他們(men) 的正當權益,為(wei) 建設和諧校園作出貢獻。
2.下大力氣完善民辦高校團的組織體(ti) 係。開展工作的前提,一是組織框架,一是幹部隊伍。從(cong) 組織框架的角度,班級是基本單元,以此為(wei) 基礎和院係的分團委、校團委相結合,構建良好的組織體(ti) 製。當然在這方麵也要根據學校的具體(ti) 情況去分析。而在幹部隊伍方麵,不能完全按照公立院校的模式來要求。即便和學校溝通把專(zhuan) 職幹部按2001年《意見》的要求配到位,在幹部人數上仍存在較大缺口,我們(men) 應考慮專(zhuan) 兼職結合的模式,以學生為(wei) 主。民辦高校團建工作,不僅(jin) 要董事會(hui) 接納,更要得到學生的歡迎。
要從(cong) “建設、發展、激活”入手,努力構建以團組織為(wei) 核心,以學生會(hui) 組織為(wei) 依托,以學生社團為(wei) 延伸的民辦高校團學工作格局。
建設,即全麵建設校團委、院係團總支(分團委)、班級團支部的三級縱向組織架構。沒有建團的民辦高校應盡快建立團的組織。已建團的民辦高校,要注重調整、加強、完善團的各級組織。一是要鞏固班一級。要進一步完善團的組織生活、加強團員日常管理、健全評比考核製度,以鞏固這一基礎。與(yu) 此同時,積極探索公寓建團、生活園區建團、社團建團、網絡建團等模式。二是要加強院係一級。要適應院係在學校教學、管理等方麵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的形勢,把院係一級團的組織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要提升校一級。校團委是民辦高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組織的龍頭,要積極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和其他高校團委和社會(hui) 機構的聯係和合作,進行溝通交流,實現資源整合,努力做強做優(you) 。
發展,即大力發展學生會(hui) 、學生社團等團組織有益的補充力量。民辦高校團組織要積極幫助建立學生會(hui) 組織,合理調整、靈活設置學生會(hui) 內(nei) 部的組織形式。要加強對學生會(hui) 工作的指導,選派優(you) 秀教師擔任學生社團指導教師,幫助學生會(hui) 和學生社團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要管理好學生社團,引導他們(men) 在活躍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全麵發展方麵發揮積極作用。要熱情幫助學生會(hui) 、學生社團建設好隊伍,完善民主選舉(ju) 選拔程序,提高工作水平,解決(jue) 工作中的困難和實際問題。
激活,即不斷探索增強團組織內(nei) 在活力的新機製。要按照推進黨(dang) 內(nei) 民主建設的新要求,積極完善團內(nei) 民主機製,尊重團員主體(ti) 地位,保障團員民主權力,建立健全團情團務公開、基層直選、團代表常任、評議監督等製度,積極探索擴大團內(nei) 基層民主多種實現形式,以激發創新活力。要加強網絡陣地建設,探索建立基於(yu) 網絡、與(yu) 傳(chuan) 統組織動員方式互為(wei) 補充、覆蓋廣泛、互動性強的快速動員和響應機製。
3.努力建設一支適應民辦高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需要的團幹部隊伍。培養(yang) 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團幹部隊伍,是團組織抓好自身建設的關(guan) 鍵所在。要按照“忠誠黨(dang) 的事業(ye) 、熱愛團的崗位、竭誠服務青年”的要求,以提高工作能力為(wei) 重點,努力建設一支黨(dang) 放心、青年滿意的團幹部隊伍。要針對民辦高校學生參與(yu) 意識、自主意識較強的情況,爭(zheng) 取黨(dang) 委支持,采取公開選拔、民主推薦、競爭(zheng) 上崗等方式,把德才兼備、熱愛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的年輕幹部選拔到民辦高校團的工作崗位上來,提升其在團員青年中的威信。要在繼續落實《關(guan) 於(yu) 加強社會(hui) 力量舉(ju) 辦的高等學校團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配強專(zhuan) 職團幹部的基礎上,根據民辦高校學生規模不斷增大的現實情況,積極選聘優(you) 秀學生擔任團幹部。上級團組織要積極為(wei) 民辦高校團幹部服務,通過組織參加學習(xi) 培訓、社會(hui) 考察、掛職鍛煉、參觀交流等活動,幫助他們(men) 提高做好團務工作的能力。
4.全力打造民辦高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的品牌。建團本身並不是最終目的,而是為(wei) 了更好地把團的工作開展起來。民辦高校團組織要緊密結合自身特點,積極主動地設計一些有牽動性的工作項目,讓基層團組織活躍起來。
要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要采用靈活多樣、適合學生特點的形式,幫助學生加深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堅定跟黨(dang) 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信念;要大力開展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胸懷祖國,服務人民;要加強對學生的紀律教育、民主法製教育,引導學生積極支持和促進學校的改革、發展、穩定;要把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擺到突出的位置,激勵學生自尊自強,奮發成才。
要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為(wei) 重點,服務學生就業(ye) 創業(ye) 。要廣泛開展各種課外學習(xi) 交流活動,組織專(zhuan) 題講座,努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麵,開闊視野;要抓住民辦高校絕大多數定位於(yu) 應用性的高等職業(ye) 技術教育這一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鼓勵或組織學生參加實用技能培訓和比賽,提升其專(zhuan) 業(ye) 技能;要把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活動和“大學生就業(ye) 見習(xi) 行動”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在實際的就業(ye) 崗位上錘煉素質;要通過組織報告會(hui) 、論壇等形式,幫助學生確立職業(ye) 方向,樹立“靈活就業(ye) ,先就業(ye) 、後擇業(ye) ”的新型就業(ye) 觀念,倡導學生麵向基層就業(ye) 。
要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要圍繞文化娛樂(le) 、公益服務、體(ti) 育競技等多項主題廣泛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給學生創造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hui) ,創造一個(ge) 良好的校園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要通過舉(ju) 辦優(you) 秀社團評比展示、社團活動展演等方式,大力扶持學生社團發展,使其成為(wei) 建設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的重要力量;要利用網絡建設青年文化宣傳(chuan) 陣地,幫助廣大學生提高人文素養(yang) 。
要熱忱服務困難學生。各地團組織要通過樹立優(you) 秀自強典型,引導和激勵更多的經濟困難學生自強自立,勤奮學習(xi) ;要積極推進“一助一”結對扶助,積極開展勤工助學,為(wei) 經濟困難同學提供多方麵的服務;要針對民辦高校學生普遍心理負擔較重、精神壓力較大的情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廣大學生解決(jue) 心理困惑、塑造健全人格。
三、切實加強對民辦高校團建工作的領導
1.抓契機。中央高度重視民辦高校的健康發展和民辦高校黨(dang) 的建設。2006年12月,中組部、教育部黨(dang) 組下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民辦高校黨(dang) 的建設工作的若幹意見》,各地黨(dang) 委政府正在全力落實,出台了很多諸如挑選德才兼備、熟悉教育工作的黨(dang) 員幹部到民辦學校擔任黨(dang) 組織負責人、建立督導專(zhuan) 員和督學製度、黨(dang) 建工作聯絡員製度等措施。各地團組織要抓住民辦高校黨(dang) 建的契機,堅持“黨(dang) 建帶團建”,積極主動地向校黨(dang) 組織匯報工作,把民辦高校團的建設納入基層黨(dang) 的建設的整體(ti) 格局之中,爭(zheng) 取經費、人員、陣地等保障政策的出台,在黨(dang) 建的帶動下紮實推進民辦高校團建工作。
2.抓調研。從(cong) 今天座談會(hui) 提交的交流材料來看,大家對民辦高校團建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但和我們(men) 對普通高校情況的關(guan) 注、了解相比,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特別在有些高校還沒有建立團的組織,這就需要我們(men) 下更大的力氣去推動這方麵的工作。在新的一年裏,團中央將進一步研究部署推進民辦高校團建的具體(ti) 措施。希望各級團組織要深入到民辦高校中去,時刻關(guan) 注、認真研究、敏銳把握民辦高校團建方麵的新情況,及時幫助他們(men) 總結經驗,切實把握團建工作的規律。要組織理論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開展專(zhuan) 題研究,為(wei) 加強民辦高校團建工作提供理論支持和決(jue) 策依據。
3.抓機製。要建立領導責任製,各級團的領導機關(guan) 要切實重視民辦高校團建工作,民辦高校集中的省份,要加大民辦高校團建工作的力量,並建立團省委領導幹部、學校部和組織部負責人定點聯係民辦高校製度,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定期部署研究,加強督查指導。要完善加強民辦高校團建工作的體(ti) 製機製,明確和理順民辦高校團組織的隸屬關(guan) 係,並做到業(ye) 務指導常態化。要健全考核激勵機製,對表現突出的團幹部要納入到本地區優(you) 秀團幹部的獎勵序列中來。
4.抓骨幹。“典型引路”是我們(men) 多年工作的經驗。我們(men) 要在學校裏麵樹立一些優(you) 秀的榜樣,充分發揮他們(men) 的模範引領作用。要選擇部分辦學條件比較好、機製比較完善、有一定規模的民辦高校,作為(wei) 工作的重點,給予重點指導和支持,及時總結他們(men) 的成功經驗,推廣他們(men) 好的做法,發揮他們(men) 的輻射帶動作用。有條件的地區可成立民辦高校團委書(shu) 記聯誼會(hui) ,共同商討民辦高校團建工作中的問題,促進資源共享、共同發展。要重視發揮本區域公辦高校中骨幹學校的作用,通過傳(chuan) 統的“一帶一”、“一幫一”的結對幫扶模式,加強民辦高校團組織和公辦高校團組織之間的交流,互相借鑒,互相促進。
最後,希望大家通過這次座談會(hui) 能夠提高認識,進一步開拓思路。過一段時間,我們(men) 在總結各方麵情況的基礎上,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還會(hui) 再次召開民辦高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會(hui) 議,到時將會(hui) 提出一些製度化的措施,目前我們(men) 正在研究這方麵的問題,希望大家提出寶貴建議。總的來說,民辦高校團建工作責任重大,希望各位切實關(guan) 注民辦高校學生的思想動態,為(wei) 國家的發展營造一個(ge) 好的環境。
同誌們(men) ,再過幾天,春節就要到了,在這裏,我提前給大家拜個(ge) 早年,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工作順利,家庭幸福,身體(ti) 健康。我也衷心地希望,通過我們(men) 的共同努力,不斷開創民辦高校團建工作的新局麵。謝謝大家!
(2008年3月14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