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組織青年誌願者 “市民學校”為(wei) 載體(ti) 探索參與(yu) 社會(hui) 管理創新
社會(hui) 管理是人類社會(hui) 必不可少的一項管理活動,加強和創新社會(hui) 管理是我們(men) 黨(dang) 針對當前社會(hui) 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做出的重大安排和部署。社區是城市構成的重要單元,創新社區居民組織、凝聚和服務方式,對於(yu) 加強社會(hui) 管理具有重要意義(yi) 。2011年8月以來,為(wei) 有效組織、凝聚和服務社區居民,提升社區居民素質、倡導社會(hui) 文明風尚、促進文明融合與(yu) 社區和諧,重慶團市委以幫助公租房社區居民盡快融入城市、融入社區、融入新生活為(wei) 目標,組織青年誌願者走進民心佳園、康莊美地2個(ge) 公租房社區開辦“市民學校”,有效組織、服務、凝聚社區居民,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社會(hui) 管理創新。
準確定位,明晰課程。“市民學校”是以誌願者服務為(wei) 主要形式,圍繞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這一主題,紮根社區,組織動員誌願者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安全常識、健康衛生、文明禮儀(yi) 、親(qin) 子教育等內(nei) 容的開放性學堂,以專(zhuan) 題講座和社區活動等方式促進文明融合、社區和諧。課程主要分為(wei) 四個(ge) 方麵:一是專(zhuan) 題講座,重點開設包括安全知識、健康衛生、文明禮儀(yi) 、家庭理財、親(qin) 子教育、權益維護、技能培訓、文化藝術、家居環境、國情市情等講座;二是組織社區活動,開展廣場故事會(hui) 、紅歌大家唱、露天影院、音樂(le) 舞會(hui) 等社區廣場活動;三是誌願者結對幫扶“一老一小”,圍繞學業(ye) 輔導、親(qin) 情陪伴、感受城市、自護教育、愛心捐贈等方麵關(guan) 愛農(nong) 民工子女,圍繞親(qin) 情陪伴、協助出行、家庭護理、文化藝術、愛心捐贈等關(guan) 愛空巢老人;四是搭建居民互助平台,成立社區互助誌願者隊伍,圍繞社區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娛樂(le) 性、互助性等基本功能和居民生活需求,開展互助誌願服務活動。合理安排專(zhuan) 題講座與(yu) 社區活動,確保“市民學校”每周有“課”(講座、活動)。每所“市民學校”安排2名青年誌願者,社區提供專(zhuan) 門辦公,配備專(zhuan) 門經費,做到有人辦校、有地辦校、有錢辦校,確保辦校的持續性。
服務民需,凝聚民心。自8月5日第一課以來,民心佳園、康莊美地累計開課30次,內(nei) 容涉及夏季防暑解暑、夏季保健、老年保健、家居藝術之折花培訓、現代家庭教育、家居安全等內(nei) 容,開展了消夏廣場舞會(hui) 、盛夏音樂(le) 會(hui) 、中秋送溫暖遊園活動、社區紅歌會(hui) 等文化活動,組織了社保、小額貸款、創業(ye) 就業(ye) 等谘詢活動,做到了每周一“課”。“市民學校”駐點青年誌願者入戶調查350餘(yu) 戶,建立了社情民意QQ群,收集整理意見建議140多條,已及時反饋到居委會(hui) 、房管中心等相關(guan) 部門辦理。同時還開著社保、小額貸款、創業(ye) 就業(ye) 等問題谘詢,建立社情民意QQ群,就共同關(guan) 注的問題進行探討。青年誌願者的走訪一方麵了解居民需求,另一方麵宣傳(chuan) “市民學校”,使開設的課程為(wei) 居民所需,得到居民的積極參與(yu) ,既服務民需,又凝聚民心。
整合資源,誌願互助。在市民學校開辦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突出“誌願者”的作用。堅持以青年誌願者為(wei) 骨幹,發展和推動社區誌願者組織建立,發動和組織社區居民以“誌願服務”的方式參與(yu) 社區發展和公共服務,進一步提升了“誌願服務”在社區居民中的影響力。當前,民心佳園、康莊美地有注冊(ce) 130餘(yu) 名誌願者。依托骨幹誌願者,開辦了折花藝術培訓、攝影藝術培訓,組織了少兒(er) 合唱團、社區紅歌隊、舞蹈隊、軍(jun) 鼓隊。社區誌願者,一方麵在參與(yu) 社區服務的過程中增強了主人翁意識,提升了社區認同感,另一方麵通過服務居民增強了社會(hui) 責任感,這為(wei) 推選社區居民代表,加強社區自我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麵,積極整合社會(hui) 資源,發動社會(hui) 誌願者到“市民學校”開展服務。重慶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四川外語學院南方翻譯學院、重慶商務職業(ye) 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渝州義(yi) 工(NGO)、重慶花旗銀行等青年誌願者組織已先後參與(yu) “市民學校”服務。
通過民心佳園、康莊美地的前期實踐,初步形成了“以駐點誌願者為(wei) 核心、固定陣地為(wei) 依托,發展社區骨幹誌願者隊伍,開展經常性活動和培訓”的“市民學校”辦校模式,得到了市民的認可和參與(yu) ,對於(yu) 組織、服務、凝聚社區居民,推進社區自我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委副書(shu) 記張軒等市領導先後4次就“市民學校”建設做出肯定批示,指出:“團市委要爭(zheng) 取把此項活動做成新的‘名片’”、“爭(zheng) 取成為(wei) 青年誌願者工作的名片”。下一步,我們(men) 將聯合市國土資源與(yu) 房屋管理局、市房屋租賃管理局、公租房所在地黨(dang) 政,在每一個(ge) 公租房社區開辦“市民學校”,進一步探索青年誌願者如何參與(yu) 社會(hui) 管理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