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年誌願者赴圭亞(ya) 那服務隊出征
8月12日,團南京市委、南京市誌願者協會(hui) 在南京國際會(hui) 議中心舉(ju) 行中國青年誌願者赴圭亞(ya) 那服務隊出征儀(yi) 式。團中央青年誌願者工作部副部長侯寶森、中共南京市委常委許慧玲、團江蘇省委書(shu) 記練月琴等領導出席,團南京市委書(shu) 記邢正軍(jun) 主持了出征儀(yi) 式。
團中央誌願者工作部副部長侯寶森代表團中央誌工部、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hui) 在儀(yi) 式上講話。他首先回顧了我國踐行青年誌願者計劃的15年以及2002年以來開始向海外派遣誌願者的曆史。總結了我國海外誌願服務事業(ye) 的成就。充分肯定並表揚了我赴海外誌願者的工作成績。他希望援圭青年誌願者:一是在第一批援圭服務隊開創成績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加驕人的成績;二是要牢記使命、紮實工作,多為(wei) 圭亞(ya) 那人民辦實事、做好事,取得優(you) 異的工作業(ye) 績;三是要謙虛謹慎、勤於(yu) 學習(xi) 、自覺遵守當地法律、尊重當地風俗習(xi) 慣,以當地人民為(wei) 師,在實踐中學習(xi) ,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展示中國青年良好的精神風貌,做中圭兩(liang) 國的友好使者;四是要保重身體(ti) 、注意安全,始終保持飽滿旺盛的工作熱情,圓滿完成在圭亞(ya) 那一年的支援服務任務,讓所有關(guan) 心他們(men) 的人放心。
中共南京市委常委許慧玲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即將踏上異國他鄉(xiang) 的青年誌願者表示崇高的敬意,高度肯定了南京青年誌願者行動近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她指出,赴圭亞(ya) 那開展誌願服務,對於(yu) 14位即將出征的青年誌願者來說,既是一項光榮而又艱巨的工作任務,又是一次難得的人生經曆,一次自我錘煉的寶貴機會(hui) 。她希望出征的青年朋友們(men) ,倍加珍惜這次機會(hui) ,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創造、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積極參與(yu) 當地建設,熱心幫助當地群眾(zhong) ,紮實開展援助工作。她要求青年誌願者要不辱使命,努力工作;要甘於(yu) 奉獻,團結協作;要當好使者,傳(chuan) 播友誼。
團江蘇省委書(shu) 記練月琴為(wei) 中國青年誌願者赴圭亞(ya) 那服務隊授旗。
據悉,此次赴圭亞(ya) 那青年誌願者是我國向圭亞(ya) 那派遣的第二批青年誌願者。這兩(liang) 批青年誌願者均由江蘇省派出。2007年6月,我國第一批9名青年誌願者前往圭亞(ya) 那從(cong) 事為(wei) 期一年的誌願服務工作。青年誌願者們(men) 克服了物質生活不便、精神生活單調、文化習(xi) 俗不同、環境氣候惡劣等種種困難,深入圭亞(ya) 那的城市鄉(xiang) 村,為(wei) 圭亞(ya) 那人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體(ti) 育教學交流、傳(chuan) 播中華語言文化。一年中,在廣袤的南美洲大陸,在美麗(li) 的喬(qiao) 治敦,與(yu) 許多需要幫助的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為(wei) 圭亞(ya) 那人民帶去溫暖和關(guan) 愛,用他們(men) 的雙手為(wei) 圭亞(ya) 那經濟社會(hui) 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2008年10月,圭方照會(hui) 我駐圭使館經商處,圭亞(ya) 那總統提出希望我國再派青年誌願者的要求。為(wei) 做好本次赴圭誌願者的招募選拔工作,團中央誌工部指派江蘇團省委誌工部、南京團市委做好招募選拔誌願者工作,南京團市委請示、協調有關(guan) 部門成立了專(zhuan) 門的援外青年誌願者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相應的鼓勵政策,召開了新聞發布會(hui) ,經過社會(hui) 招募、資格審查、筆試、麵試等工作環節,最終確定了14名青年誌願者組成誌願服務隊。青年誌願者服務隊14名成員中,中共黨(dang) 員3名,年齡最大的34歲,年齡最小的22歲,平均年齡25歲,分別來自鼓樓醫院、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南京腦科醫院、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體(ti) 育學院、南京曉莊學院等。
赴圭青年誌願者於(yu) 13日從(cong) 上海啟程經法蘭(lan) 克福、巴巴多斯達圭亞(ya) 那首都喬(qiao) 治敦,開展為(wei) 期1年的經濟管理、體(ti) 育教育、地質學及地礦化學(岩石學)、武術教育、醫療衛生、地理信息係統繪圖及空間分析等誌願服務工作。
鏈接:
圭亞(ya) 那概況
圭亞(ya) 那全稱圭亞(ya) 那合作共和國,位於(yu) 拉丁洲北部的加勒比海地區。西北邊界與(yu) 委內(nei) 瑞拉交界,南部與(yu) 巴西毗鄰,東(dong) 與(yu) 麵蘇裏南接壤,東(dong) 北麵瀕大西洋。大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年平均氣溫24~32℃。東(dong) 北部為(wei) 沿海低平原,中部為(wei) 丘陵,南部與(yu) 西部屬圭亞(ya) 那高原,西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人口77.5萬(wan) (1997年估計)。印度人後裔占48%,黑人占33%,混血種人、印第安人、華人、白人等占18%。英語為(wei) 官方語言。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蘭(lan) 教。
圭亞(ya) 那曾經屬於(yu) 英屬殖民地,1953年取得了內(nei) 部自治地位,1961年英同意圭成立自治政府。1966年5月26日成為(wei) 英聯邦內(nei) 的獨立國家,改稱“圭亞(ya) 那”。1970年2月23日成立圭亞(ya) 那合作共和國,成為(wei) 英聯邦加勒比地區的第一個(ge) 共和國。
圭亞(ya) 那屬於(yu) 第三世界國家,氣候濕熱,經濟落後。社會(hui) 基礎設施並不完善。我國於(yu) 2007年派出的赴圭亞(ya) 那第一批誌願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光榮完成了誌願服務工作。現在派遣的第二批誌願者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努力克服困難,決(jue) 心為(wei) 圭亞(ya) 那和中圭友誼作出貢獻。
與(yu) 我國交往情況
1972年6月27日圭亞(ya) 那與(yu) 我國建交。是加勒比地區第一個(ge) 與(yu) 中國建交的國家。圭多位總統、總理、議長及政黨(dang) 領導人曾訪華。兩(liang) 國外交、商務部之間已建立定期磋商的製度。兩(liang) 國政府間還簽有經濟、科學技術合作、互免公務旅行簽證、醫療合作等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