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學校工作要點
2008年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學校工作的總體(ti) 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七大和團的十五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以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為(wei) 目標,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為(wei) 主線,以培養(yang) 一大批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和服務大學生成才就業(ye) 為(wei) 重點,深化“大中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逐步構建團隊一體(ti) 化分層教育體(ti) 係,進一步鞏固在全團的基礎性戰略地位,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學校戰線團的工作和建設實現新發展。
一、突出抓好理論武裝工作,不斷提高廣大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七大精神,以中央8號、16號文件為(wei) 指導,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武裝學生頭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1.開展大學生“永遠跟黨(dang) 走,爭(zheng) 做新一代”主題教育活動。利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舉(ju) 辦北京奧運會(hui) 、迎接團的十六大召開等契機,繼續在高校學生中廣泛開展“永遠跟黨(dang) 走,爭(zheng) 做新一代”主題教育活動,采取生動有效的形式,引導大學生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七大精神,深入了解改革開放的偉(wei) 大曆史進程,與(yu) 祖國共奮進,自覺用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堅定跟黨(dang) 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理想信念。
2.深化中學生“邁入青春門,走好成人路”主題教育活動。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堅持“點麵結合、注重普及”的原則,著眼於(yu) 增強中學生的愛國情感、公民意識和社會(hui) 責任感,全麵深化“邁入青春門,走好成人路”主題教育活動。在“五四”、“十一”前後舉(ju) 行“邁入青春門”儀(yi) 式、成人宣誓儀(yi) 式,集中組織適齡中學生開展誌願服務活動,探索和創新活動形式,吸引更多的中學生參與(yu) 到活動中來。
3.樹立和宣傳(chuan) 學生中的優(you) 秀典型。團中央將進一步發揮“中國大學生五四獎勵基金”、“中國中學生正泰品學獎”的示範導向作用,評選表彰一批品學兼優(you) 、表現突出的優(you) 秀學生典型,為(wei) 大中學生樹立學習(xi) 的榜樣。各地各高校團組織要重視並加強優(you) 秀學生典型的發現、推薦、表彰和宣傳(chuan) 工作。要改進評選方式,進一步發揮網絡的作用,擴大優(you) 秀典型在廣大學生中的影響力。
二、深入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著力培養(yang) 一大批青年學生骨幹
以《“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實施綱要》為(wei) 指導,以各高校團委為(wei) 工作主體(ti) ,加大力度,夯實基礎,擴大規模,努力培養(yang) 一大批理想信念堅定、綜合素質全麵的大學生骨幹。
1.構建全國、省級、高校三級聯動的培養(yang) 格局。團中央麵向全國主要高校招收200名左右的優(you) 秀學生骨幹,舉(ju) 辦第二期“中國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學校”,進行為(wei) 期一年的培養(yang) 。各省級團委在去年啟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創新,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項目和載體(ti) 。重點推動“培養(yang) 工程”在各高校的普及和規範,普遍建立“培養(yang) 工程”種子庫,把各類優(you) 秀學生骨幹納入培養(yang) 範圍,建檔立冊(ce) ,跟蹤培養(yang) 。實行自上而下的備案製和自下而上的推薦製,三級聯動,分層推進。
2.進一步改進培養(yang) 方式、完善保障體(ti) 係。著眼於(yu) 增強“培養(yang) 工程”對學生骨幹的吸引力和針對性,堅持集中培訓與(yu) 實踐鍛煉相結合,同時為(wei) 學生骨幹參與(yu) 對外交流、誌願服務提供更多的機會(hui) ,提高他們(men) 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能力。建立輔導教師隊伍,完善輔導教材體(ti) 係,確立一批培養(yang) 基地。建立對學生骨幹培養(yang) 的評價(jia) 考核機製,促進學生骨幹更好地成長和發展。主動爭(zheng) 取黨(dang) 委組織、宣傳(chuan) 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及高校的支持,形成推動“培養(yang) 工程”的合力。
三、不斷推進“大中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促進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就業(ye) 創業(ye)
大力實施“大中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ye) 競爭(zheng) 力為(wei) 重點,廣泛開展社會(hui) 實踐、誌願服務、學術科技、校園文化等活動,積極服務於(yu) 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就業(ye) 創業(ye) 。
1.分層次、分階段推進“大中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按照職業(ye) 生涯規劃、素質拓展訓練、建立評價(jia) 體(ti) 係、強化社會(hui) 認同等“四環節”和思想政治與(yu) 道德素養(yang) 、社會(hui) 實踐與(yu) 誌願服務、科技學術與(yu) 創新創業(ye) 、文體(ti) 藝術與(yu) 身心發展、社團活動與(yu) 社會(hui) 工作、技能培訓及其它等“六板塊”的總體(ti) 要求,結合各高校團的工作的實際,堅持第一課堂與(yu) 第二課堂互通互動、互補互融,分步驟、有重點地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逐步推行“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shu) ”,形成“素質拓展計劃”的有形載體(ti) ,更好地服務於(yu) 學生的求職就業(ye) 。以促進中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為(wei) 目標,適應中學課程改革的要求,完善“中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操作模式,推廣成功經驗。
2.廣泛開展各類學生社會(hui) 實踐活動。結合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十七大精神、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等契機,廣泛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ang) ”和中學生暑期“四個(ge) 一”社會(hui) 實踐活動。著眼於(yu) 提高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能力,鼓勵大學生結合“三下鄉(xiang) ”活動到基層開展掛職、就業(ye) 實習(xi) 等實踐鍛煉。積極參與(yu) “誌願中國?人文奧運”活動。進一步探索中學生實踐教育的內(nei) 容和模式。
3.完善校園科技創新活動體(ti) 係。總結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成果和經驗,啟動第十一屆競賽的籌備工作。籌辦首屆全國高職院校“挑戰杯”技能創新大賽。開展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評選表彰和第二屆“未來杯”全國中學生創意設計競賽,完善“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工作格局。
4.進一步活躍校園文化。啟動第三屆“中國大學生校園文化節”,開展全國高校優(you) 秀學生社團評選活動,組織大學生校園歌手比賽和校園文化係列論壇,把校園文化節辦成展示素質教育成果和大學生青春風采的繽紛舞台。以豐(feng) 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活躍中學生課餘(yu) 生活。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強青少年體(ti) 育增強青少年體(ti) 質的意見》,積極組織各類學生課餘(yu) 體(ti) 育活動和體(ti) 育競賽。
5.積極幫助大學生提高就業(ye) 創業(ye) 能力。通過組織報告團、座談會(hui) 、勵誌講座等形式,進一步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ye) 觀念,自覺麵向基層就業(ye) 。組織更多學生參與(yu) 就業(ye) 見習(xi) 、實習(xi) 活動,聘請“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導師”深入高校開展政策宣講和就業(ye) 輔導。組織開展第六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ye) 計劃競賽,努力為(wei) 大學生創業(ye) 開辟更多途徑、創造更好條件。
四、切實關(guan) 心和幫助困難學生,積極促進校園和諧穩定
充分履行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服務青年和維護青年合法權益的職能,找準位置,發揮優(you) 勢,關(guan) 心和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1.關(guan) 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集中開展“服務青少年月”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切實做好元旦春節期間慰問和幫扶經濟困難學生工作。積極整合社會(hui) 資源,通過設立獎助學金等形式,為(wei) 更多學生提供資助。繼續評選“大學生自強之星”,激勵更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立自強、奮發成才。積極為(wei)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就業(ye) 指導和服務。
2.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實施“心理陽光工程”,舉(ju) 辦第五屆“5?25”中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節,編寫(xie) 發放《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手冊(ce) 》。充分發揮網絡和學生社團的作用,為(wei) 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心理輔導和谘詢服務,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活動。
3.代表和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參與(yu) 學校有關(guan) 學生事務的決(jue) 策,拓寬代表和維護學生權益的渠道。密切關(guan) 注與(yu) 青年學生切身利益相關(guan) 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做好訴求反映工作。指導學生會(hui) 組織依法有序地代表和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
4.積極做好維護高校穩定工作。高度重視敏感時期和重大活動期間的校園穩定工作。進一步完善信息反饋、校園輿情分析監測等機製,及時掌握學生動態。在各級黨(dang) 委統一領導下,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等工作,促進校園和諧穩定。
五、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大力加強學校團的自身建設
充分認識學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麵臨(lin) 的新形勢和新機遇,堅持鞏固與(yu) 創新並重的原則,著眼長遠,大力推進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和理論建設。
1.加強普通中學和高校團的建設。進一步突出中學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的基礎性作用,切實做好團員發展、團員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組織基礎;依托中學生團校加強中學團員教育。開展中學生骨幹培養(yang) 的試點工作。高校要進一步鞏固班級團支部建設,活躍班級團支部工作,同時探索新的建團模式,深入開展團員意識教育活動。依托大學生業(ye) 餘(yu) 黨(dang) 校,加大推優(you) 入黨(dang) 工作力度,為(wei) 黨(dang) 組織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
2.加強民辦和職業(ye) 院校團的建設。民辦高校團的建設要填補空白點,形成符合民辦高校特點的組織建設體(ti) 係。聯合教育部門進一步提出關(guan) 於(yu) 加強民辦高校團的建設的意見,推廣民辦高校團建工作經驗。推動普通高校與(yu) 民辦高校團組織實行結對互助。規範高等職業(ye) 院校和中等職業(ye) 學校團的建設,積極探索符合職業(ye) 學生特點的團的工作的新路子。
3.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製訂學校團幹部培訓規劃,利用各級團校等培訓機構開辦培訓班,通過集中學習(xi) 、參觀考察、課題研究等方式,幫助廣大學校團幹部進一步掌握團的基本理論、工作內(nei) 容、工作方法。完善學校團學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設,加強團幹部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促進基層團組織工作的規範化和製度化。
4.加強學聯、學生會(hui) (研究生會(hui) )和學生社團建設。加強對學聯、學生會(hui) 的指導,增強工作活力及在學生中的影響力,鞏固在學生組織中的主體(ti) 地位。召開全國學聯第二十四屆第三次全委會(hui) 。落實團中央、教育部關(guan) 於(yu) 加強學生社團建設的意見,引導其規範發展,納入團委、學生會(hui) 工作格局。加大學聯組織與(yu) 港澳台學生組織及國外學生組織的交流,以對港澳台交流為(wei) 重點,認真實施相關(guan) 工作項目,積極拓展新的交流渠道。
5.加強調查研究。認真研究分析學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麵臨(lin) 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當代青年學生特別是“90後”學生的新特點新變化,積極探索學校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徑,與(yu) 時俱進地開展學校團的工作。重點圍繞構建團隊一體(ti) 化分層教育體(ti) 係進行研究和探索,努力使學校團學工作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