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千鄉(xiang) ”分類示範創建活動(一)
湖北“八查八改”“百縣千鄉(xiang) ”農(nong) 村區域化團建工作競賽
編者按:湖北團省委出台“百縣千鄉(xiang) ”農(nong) 村區域化團建工作競賽的活動方案,提出加強百個(ge) 縣級團委、鞏固千個(ge) 鄉(xiang) 鎮團委、活躍萬(wan) 個(ge) 基層團組織的工作目標,製定了區域化團建工作競賽“八查八改”實施細則。希望各地參考借鑒,創新推動工作。
一、“百縣千鄉(xiang) ”農(nong) 村區域化團建工作競賽八查指引
圍繞組織體(ti) 係、班子隊伍、團員管理、活動開展、基礎團務、工作陣地、微信體(ti) 係、經費保障等方麵重點內(nei) 容開展核查。團縣委通過鄉(xiang) 鎮互查、分片核查、專(zhuan) 班抽查等方式,全麵掌握基層團組織工作開展情況。市、縣團委通過實地調研、電話訪問等方式,指導、幫助和推動基層團的工作。
1. 查組織體(ti) 係是否應建盡建。對照鄉(xiang) 鎮直屬團組織及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團建要求,檢查是否存在遊離於(yu) 團組織之外的青年群眾(zhong) 和具備建團條件而未建立團組織的情況。
2. 查班子隊伍是否充實有力。對照鄉(xiang) 鎮團委組織格局創新工作要求,一查鄉(xiang) 鎮團委委員數量、構成、在崗、作用發揮及更新補充情況;二查村級、直屬團組織及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團組織負責人履職情況;三查開展鄉(xiang) 鎮團幹部和直屬團組織負責人培訓情況。
3. 查團員管理是否規範有序。對照團員隊伍建設要求,一查團員發展情況,包括標準、程序、數量等;二查團員基本信息和流動流失情況,並做好書(shu) 麵記錄。
4. 查團的活動是否豐(feng) 富活躍。對照每月開展團組織活動的情況,一查鄉(xiang) 鎮團委和直屬團組織活動開展所覆蓋團員青年數量和對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的變化情況;二查活動開展頻次和長效機製建立情況。
5. 查基礎團務是否認真落實。對照基礎團務工作規範,一查三會(hui) 兩(liang) 製一課、團員教育評議製度、團員年度團籍注冊(ce) 製度和團課落實情況;二查團費收繳管理情況;三查村級團組織、直屬團組織、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團組織管理情況;四查鄉(xiang) 鎮實體(ti) 化“大團委”台賬數據完善情況。
6. 查工作陣地是否發揮作用。按照標準化、規範化的要求,一查鄉(xiang) 鎮團委辦公場所和相關(guan) 製度上牆情況;二查各類綜合服務平台建設情況;三查區域化陣地共享機製建設情況。
7. 查微信體(ti) 係是否建立健全。對照農(nong) 村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微信體(ti) 係建設要求,一查團幹、團青微信群建設情況;二查微信公眾(zhong) 號訂閱情況。
8. 查經費保障是否落實到位。對照鄉(xiang) 鎮團委工作經費,一查鄉(xiang) 鎮團委工作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及實際到位情況;二查製定經費管理使用辦法,規範有效使用資金情況;三查市、縣團組織整合資金、資源、項目支持鄉(xiang) 鎮團委及直屬團組織情況;四查黨(dang) 建帶團建落實情況。
二、“百縣千鄉(xiang) ”農(nong) 村區域化團建工作競賽八改要求
圍繞組織不全、班子不強、隊伍不優(you) 、活力不足、團務不精、陣地不實、聯係不廣、保障不力等突出問題狠抓整改。針對查找梳理的問題,認真製定工作方案和措施,限期完成整改任務。圍繞團員管理規範、組織體(ti) 係健全、活動經常開展、陣地共用共享、經費有力保障、工作有效評估等建立長效機製,促進鄉(xiang) 鎮團組織發揮樞紐功能。
1. 按照應建盡建、提質擴麵的要求,加強組織建設。一是通過區域建團和功能建團,新建、調整、鞏固鄉(xiang) 鎮直屬團組織。二是推動合作組織團建工作,力爭(zheng) 到2015年底符合建團條件的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建團率達到90%以上。三是強化鄉(xiang) 鎮團委樞紐功能,建立聯席會(hui) 議、定期會(hui) 晤、片區管理等製度,形成區域化的議事決(jue) 策、聯動機製和工作督導機製。
2. 按照拓展渠道、選優(you) 配強的要求,加強班子建設。一是鄉(xiang) 鎮團委班子推行“1+1+X”的配備模式,即團委書(shu) 記由1名35歲以下鄉(xiang) 鎮黨(dang) 政班子成員兼任,專(zhuan) 職副書(shu) 記由1名鄉(xiang) 鎮政府編製內(nei) 的優(you) 秀年輕幹部擔任,兼職副書(shu) 記和委員從(cong) 財稅、金融、公安、文教衛等鄉(xiang) 鎮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中選拔優(you) 秀黨(dang) 團員擔任。大學生村官、農(nong) 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鄉(xiang) 鎮團委編製外委員應不少於(yu) 團委委員的1/3。二是鄉(xiang) 鎮團委建立委員分工負責製、定期溝通反饋製和工作激勵約束製,實行班子成員牽頭包片、結對幫扶和聯係服務青年等措施。每名團委成員聯係1-2個(ge) 直屬團組織並定期跟蹤指導。三是以團縣委為(wei) 責任主體(ti) ,每年至少組織一次以鄉(xiang) 鎮團委幹部為(wei) 主要對象的工作培訓,鄉(xiang) 鎮團委書(shu) 記參訓率達到100%,其它鄉(xiang) 鎮團幹部參訓率達到90%以上。由鄉(xiang) 鎮團委組織的各類團幹部學習(xi) 培訓活動每年不少於(yu) 4次。
3. 按照嚴(yan) 格管理、台賬詳實的要求,加強團員管理。一是從(cong) 嚴(yan) 治團,把嚴(yan) 團員發展標準和程序關(guan) ,嚴(yan) 控團員發展數量,及時接轉團員組織關(guan) 係,建立詳實的團員基本信息台賬。二是加強與(yu) 外來團員聯係,建立團員流動流失登記。三是嚴(yan) 格執行團員的獎勵和處分製度,做好團員離團、脫團、退團工作。
4. 按照強化服務、經常發聲的要求,豐(feng) 富團的活動。一是設計兼顧不同類型團組織的區域性品牌活動,通過挖掘典型案例、組織片區交流、開展現場觀摩等形式,推動區域內(nei) 不同類型、不同隸屬關(guan) 係的團組織集中開展活動。二是促進農(nong) 村青年增收致富,提供金融知識培訓、農(nong) 技推廣等服務。三是推動鄉(xiang) 鎮團委實現活動常態化、特色化,指導和帶動直屬團組織每季度至少開展1次活動。
5. 按照標準規範、數據真實的要求,加強基礎團務。一是認真執行“三會(hui) 兩(liang) 製一課”,形成團員教育評議和團員年度團籍注冊(ce) 製度。二是推動直屬團組織實現有班子、有隊伍、有製度、有載體(ti) 、有活動、有活力的六有目標。三是對鄉(xiang) 鎮實體(ti) 化“大團委”台賬數據進行完善。
6. 按照規範齊備、有形實用的要求,夯實工作陣地。一是鄉(xiang) 鎮團委活動室落實“十有”:即有標牌、有團旗、有桌椅、有上網電腦、有台帳檔案、有規章製度、有組織網絡、有宣傳(chuan) 陣地、有學習(xi) 資料、有工作記錄。二是整合鄉(xiang) 鎮文化站、農(nong) 村黨(dang) 員活動室、農(nong) 家書(shu) 屋等工作陣地,多途徑開辟鄉(xiang) 鎮團委及直屬團組織學習(xi) 、宣傳(chuan) 、活動的有形化陣地。三是建立區域化陣地共享機製。
7. 按照廣泛聯係、注重活躍的要求,加強微信體(ti) 係建設。一是廣泛發動鄉(xiang) 鎮村級團組織、直屬團組織和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團組織,建立麵向團員青年的微信群。二是加強各類“青”字號微信公眾(zhong) 號內(nei) 容轉發、推送,吸引農(nong) 村青年訂閱。三是將線上交流與(yu) 線下活動相結合,將團的服務、活動通過微信傳(chuan) 遞給農(nong) 村青年。每名基層團幹部通過團青微信群聯係農(nong) 村青年不少於(yu) 20名。
8. 按照足額保障、專(zhuan) 款專(zhuan) 用的要求,保障工作經費。一是嚴(yan) 格保障每個(ge) 鄉(xiang) 鎮每年2萬(wan) 元工作經費;二是團縣委對鄉(xiang) 鎮工作經費實行嚴(yan) 格管理和監督,製定行之有效的經費管理使用辦法,規範資金使用審批和撥付程序,將工作經費與(yu) 工作任務、活動項目直接掛鉤,做到專(zhuan) 款專(zhuan) 用、撥付及時、帳目清晰、保障有力。三是建立黨(dang) 政定期聽取團的工作匯報、研究團的工作機製,將團建納入黨(dang) 建範疇,對鄉(xiang) 鎮團委工作進行考核。建立鄉(xiang) 鎮團幹部培養(yang) 選拔使用製度,定期選送學習(xi) 培訓,優(you) 先推薦入黨(dang) 、優(you) 先推薦提拔重用。
附件1:
附件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