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ang) 鎮實體(ti) 化“大團委”建設專(zhuan) 刊(五)
廣東(dong) 多舉(ju) 措推進鄉(xiang) 鎮實體(ti) 化“大團委”建設
團廣東(dong) 省委認真貫徹團中央部署,采取多項措施,大力推進鄉(xiang) 鎮實體(ti) 化“大團委”建設。
1.按照鄉(xiang) 鎮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確定建團任務。將全省20市的1146個(ge) 鄉(xiang) 鎮,分為(wei) 兩(liang) 類:一是中心鎮、示範鎮,二是一般鄉(xiang) 鎮,結合地域差異,確定直屬團組織建設任務。一般鄉(xiang) 鎮新建不少於(yu) 20個(ge) 直屬團組織;中心鎮和全省首批組織格局創新工作示範鎮中,粵東(dong) 西北的新建不少於(yu) 30個(ge) 直屬團組織,珠三角地區的新建不少於(yu) 40個(ge) 直屬團組織。全省共新建26890個(ge) 鄉(xiang) 鎮直屬團組織。
2.明確直屬團組織建團路徑。按照聚集區域和聚集載體(ti) 兩(liang) 大類型,確定了黨(dang) 建帶團建、經濟組織、社會(hui) 組織、七站八所、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工作項目、消費關(guan) 係、青年聚集方式、文體(ti) 興(xing) 趣組織、大學生村官組織、新媒體(ti) 、品牌活動和產(chan) 業(ye) 特色等13條具體(ti) 建團路徑,並推動鄉(xiang) 鎮實體(ti) 化“大團委”形成樞紐功能。
3.建立督導機製。一是加強領導。團省委成立以書(shu) 記為(wei) 組長、黨(dang) 組成員為(wei) 副組長、各部門和直屬四個(ge) 中心的主要負責人為(wei) 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二是分片督導。團省委班子成員將分成4組,分別帶隊到珠三角、粵東(dong) 、粵北、粵西四個(ge) 片區督查,並召開片區推進會(hui) ,把握進度、總結經驗、查找問題、指導推進。三是進行督查。建立省、市兩(liang) 級團建督查員隊伍,團省委機關(guan) 全體(ti) 幹部作為(wei) 省級團建督查員,每個(ge) 部門督查1-2個(ge) 地市,每人督查1-4個(ge) 縣;市級團委機關(guan) 全體(ti) 團幹部作為(wei) 市級團建督查員,檢查結果將作為(wei) 考核當地團工作的重要參考。四是信息化督查。市級團委向團省委報送《每周進度表》,團省委分別從(cong) 短信每日發、微信每日發、簡報半月通報等三方麵進行信息通報,並在團省委網站首頁開設各地市完成率排名表,每周滾動排名。
4.強化保障機製。一是團省委設立200萬(wan) 元獎勵經費,對率先啟動、力度較大的鄉(xiang) 鎮團委和完成較好、團建成效明顯的鄉(xiang) 鎮(各100名),給予1萬(wan) 元經費獎勵。二是對於(yu) 工作指導有力、成效明顯的市、縣、鎮三級團組織和優(you) 秀團幹部將在“五四”評優(you) 評先中優(you) 先考慮;對工作落後的地市,團省委將對團委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對工作推動工作不得力的鄉(xiang) 鎮團委委員建議免職。三是通過開展“活力在基層”、農(nong) 村青年文化活動月、青春情暖、保護母親(qin) 河、“農(nong) 村清潔·青年先行”等活動,給予新建直屬團組織一定的活動經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