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nong) 林大學蜂學學院在石樓開展暑期實踐
蜂產(chan) 業(ye) 地校戰略合作走向深化
在團中央駐石樓扶貧工作隊的積極協調推動下,福建農(nong) 林大學蜂學學院師生一行四人,於(yu) 7月27日至7月30日在石樓縣開展了主題為(wei) “生態蜂釀甜蜜生活 創業(ye) 助力精準扶貧”的暑期實踐活動。期間,實踐團走訪蜂場,對貧困蜂農(nong) 進行了現場技術指導,與(yu) 養(yang) 蜂戶代表開展座談交流了養(yang) 蜂心得,與(yu) 縣域蜂產(chan) 業(ye) 龍頭企業(ye) 善農(nong) 公司溝通了產(chan) 品開發和市場營銷事宜,對於(yu) 助推石樓蜂產(chan) 業(ye) 科學規範發展、帶動貧困蜂農(nong) 脫貧致富具有重要意義(yi) 。
此前,在工作隊的牽線搭橋和大力推動下,石樓縣人民政府與(yu) 福建農(nong) 林大學蜂學學院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雙方將從(cong) 行業(ye) 谘詢服務、產(chan) 業(ye) 技術支持和人力資源培育等多個(ge) 方麵係統地加深地校戰略合作。
下一階段,工作隊將繼續聚焦石樓蜂產(chan) 業(ye) 發展,逐步將與(yu) 福建農(nong) 林大學蜂學學院的地校合作項目引向深入。一是調整產(chan) 業(ye) 布局,根據蜂學學院的調研建議,結合全縣退耕還林規劃,推動種植適合當地蜂產(chan) 業(ye) 發展的蜜源植物;二是配合學院進行流動取蜜機的研發測試,通過機械化、流動式的搖蜜技術提高采蜜效率、減少環境汙染、提升蜂蜜質量;三是開展聯合實驗,收集提取本地資料,通過實驗論證成熟原蜜的采集時間和相應的成本收入之間的關(guan) 聯,從(cong) 而確定最適宜、效益最高的采蜜周期和時間。
呂梁市委書(shu) 記李正印在石樓縣開展調研充分肯定團中央工作隊扶貧工作。
7月31日,呂梁市委書(shu) 記李正印同誌在石樓縣開展調研。在聽取了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匯報後,李正印充分肯定了團中央扶貧工作隊以助推石樓蜂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主的幫扶工作。
李正印指出,蜂產(chan) 業(ye) 是工作隊發現的一個(ge) 從(cong) 無到有、小中見大的產(chan) 業(ye) ,是一個(ge) 可持續發展的新型主導產(chan) 業(ye) 。石樓縣在現有20多萬(wan) 畝(mu) 紅棗林、40多萬(wan) 畝(mu) 槐花林、一萬(wan) 多箱蜂的基礎上,要依托退耕還林和單季槐種植專(zhuan) 案,將三萬(wan) 多箱的蜜蜂承載上限進一步擴大,並注重產(chan) 業(ye) 的延伸和結合發展。要圍繞蜂產(chan) 業(ye) 發展,實現“龍頭企業(ye) +合作社+養(yang) 蜂戶”的利益連接,把蜂蜜加工成高質量係列產(chan) 品,並積極推動企業(ye) 在本地建廠生產(chan) ;另一方麵,要將蜂產(chan) 業(ye) 和文化事業(ye) 發展相結合,依托石樓縣現有的紅色傳(chuan) 統文化,建立蜂產(chan) 業(ye) 博物館、展示館,在青少年中宣傳(chuan) 科普蜜蜂文化,讓青少年了解蜜蜂,學習(xi) 蜜蜂。
李正印強調,石樓縣要正確處理小和大、有和無的辯證關(guan) 係,圍繞蜂蜜做文章,將其它扶貧措施和蜂產(chan) 業(ye) 有機結合。石樓縣蜂產(chan) 業(ye) 現階段能帶動幾百戶農(nong) 戶,要取得進一步發展,就努力向上下遊延伸,向文化旅遊延伸,向電商產(chan) 品延伸。要立足石樓縣沒有工業(ye) 汙染、蜂蜜資源優(you) 質的優(you) 勢,圍繞綠色生態、紅色基因、特色蜂蜜、電商發展等因素,打造“賞黃河奇灣、觀紅色景點、品優(you) 質蜂蜜、送甜蜜回家”的特色鄉(xiang) 村旅遊和農(nong) 村電商項目,馳而不息、久久為(wei) 功,依托石樓特色蜂產(chan) 業(ye) 發展縣域經濟。
石樓縣將認真貫徹落實李正印書(shu) 記指示精神,大力推動“善農(nong) 計劃”有序實施,著手打造蜂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探索構建“公司+協會(hui) +合作社+蜂農(nong) (貧困戶)”的生產(chan) 經營模式,積極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認證和歐盟有機認證,啟動開展“蜂農(nong) 工匠”培訓提升工作,扶持培育蜂蜜係列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全力支持“蜂蜜+電商”協同發展,努力打造地域性蜂蜜龍頭品牌,推動石樓蜂產(chan) 業(ye) 向更廣、更深發展。